甚至跑得远的地方还有其他公社和市里。 长久下来,也就慢慢攒了起来。 许城兵总觉得姜母这话是对他说的。 他没想到这姜家这般疼闺女,陪嫁给五六百的,就算是他们省城也少见。 这下,他越发替自己战友高兴。 周中锋倒是没这么多弯弯绕,他皱眉,“叔婶,我在部队的工资津贴是养得起姜舒兰同志的。” 言外之意,你们不用担心舒兰嫁人吃不上饭。 周中锋这话,到底是让姜父和姜母高兴的。 姜父道,“周同志是个厚道的,我们晓得,只是我们——” 说到这里,他语气藏着担忧,“周同志,我也不瞒你了,舒兰这孩子,因为出生的晚,又是我们家唯一的女娃,我们家打小就格外娇宠着她,不说要什么买什么,但是起码她的要求,我们都没拒绝过,但是正因为这样,这孩子被我们养的太娇了,下地干活,插秧种田,这些活她怕是做不了。” 也就是做做饭,偶尔洗下衣服,喂喂鸡这种手头轻便活,才会交给姜舒兰。 周中锋闻言,道,“叔,这个你放心,她跟着我随军去海岛那边,是不需要种地插秧的做重活的。” “那我就放心了。” 姜父就怕别让她闺女嫁过去了,出力气活,那不是要人命吗? 这个问题定了。 姜父突然想起来,“我听于主任说,你那边催的急着离开,你看看大概什么时候走?我们看个日子好结婚?” 他闺女是头婚,下定过门已经算是遭了,结婚这天,怎么说也要好好办上一场。 他养闺女这么多年,可不就是盼着闺女这一天吗? 周中锋想了想,思忖片刻,“择日不如撞日,就明天,您们看成吗?” 姜父没说话。 姜母倒是开口,有些犹豫,“这……会不会太快了?” 盼着嫁闺女是一回事,但是这明天就结婚,怎么心里不是个滋味呢! 姜父看了一眼姜母,想到郑向东,心里不由得沉沉,“就听周同志的吧,那就说好了,明天早上,周同志你过来迎亲?”顿了顿,他问了一句,“你父母会过来吗?” “我父母那边暂时过不来。”周中锋自然没有不答应的,他摇头,“我没问题,那明天上午十点,我来接舒兰,带她去领证。” 姜父点头,这下,基本事宜算是敲定下来了。 闺女的终身大事,也是成了一大半。 只是,一想到闺女嫁给周中锋后,就要去那千里之外的海岛,姜父和姜母的心情都有些沉重,也嫁的太远一些。 只是,郑向东倒是近,他们不乐意。 想来,周中锋也算是合适的人选了。 厨房。 姜舒兰将大哥前些天去山上猎来,没舍得吃,暂时养着的野鸡,给清洗干净后。 把鸡肚子里面塞上了小野葱和野蒜苗,又切了一块生姜丢进去,用着灶膛里面的小火炖着,熬成金黄色的鸡汤。 接着,从水缸旁边的木桶里面捞起了一条鱼,他们这边别的不多,就是冬天的时候冰钓,鱼特别多。 姜家和尚多,你一个我一个,下工以后就去河边砸个冰窟窿,就能捞上来鱼来。 姜舒兰麻利的收拾干净后,又抽掉鱼线,这才放在搪瓷盘里面。 将切好的红辣椒铺在鱼肉上面,放在锅里面清蒸起来。 最后一道是肉菜,姜舒兰用的是年前生产队分下来还没舍得吃完的腊肉。 腊肉切片,放在锅里面轻轻过一道,熬成汤是乳白色后,在捞起来和蒜苗一起清炒,翻炒之间,腊肉香味便扑鼻而来。 姜家二嫂吸了一口香味,瞧着姜舒兰那专注的样子,忍不住好奇道,“舒兰,你就不担心周同志他怎么和爹娘谈的呀?” 自己的婚事,怎么就这么淡然呢! 姜舒兰利索将腊肉炒蒜苗给盛在白色镶红边的搪瓷盘里面,擦掉了周围的热油。 她笑了笑,“二嫂,爹娘会坑我吗?” “那当然不会!” 姜家二嫂道,公婆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疼闺女的父母,连带着她这个媳妇嫁进来,也跟着沾了不少便宜。 “那不就行了。”姜舒兰笑着把菜递给二嫂。 又打开蒸笼,看了一眼蒸好的鱼,在鱼背部洒上葱花。 这下,菜算是全部做好了。 姜舒兰去了堂屋,声音软糯地招呼,“饭好了。” 听到这话的时候。 堂屋坐着的许城兵早已经等着急了,双方都在谈事,厨房的香味飘过来,他都忘记了自己一开始来的目的是啥了! 好在姜父姜母也直接开口了,“走吧,去尝尝我们家舒兰的手艺。” 这几乎是他们这个地方,男方上门看家最基本的东西了。 周中锋点头,其实在闻到香味的时候,他就知道姜舒兰的厨艺可能不差,但是等坐上桌的时候,他更有了真切的感受。 称之为色香味俱全也不为过。 等尝到嘴巴里面,饶是不重视口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