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收得到咱们就收,收不到那就算。反正没事喊喊价,不过有一点,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比别人家便宜点。” “这……”王大力有些不懂,“为啥啊?我们不是不缺吗?” “倒买倒卖啊。”叶芷清笑了起来,“我八文钱收的东西,十文钱卖出去,中间不是净赚两文?现成的好事,gān嘛不做。” 王大力算了算,这样好像也可以。 于是,人们发现,小岩村那个收羽毛的贩子又开始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岩村的需求,让所有人都有种不愁羽毛卖不出去的感觉。 因此其他人要收羽毛的时候,售价大多都比小岩村要贵上一些。 因为羽绒衣的利润,其他的人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禽类羽毛的涨价让很多人觉得有利可图,家禽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 一直到年底,林夫人都忍不住跟丈夫道:“等到年底,还不知道乐安的jī鸭还能不能吃得起了。” 连林夫人都这样说,一般的人家自然更舍不得吃,就连食肆的jī鸭菜价格都翻了一倍。 进入腊月后,乐安镇出现了第二家羽绒衣作坊。 这家作坊相对于小岩村来说,规模要小很多,是六七家人凑在一起构成的。 但是他们家因为羽绒衣的售价要低于叶家,因此不少商人更愿意到他们家下单。 大约是他们的出现给了大家一个榜样,于是乐安镇上第三家第四家羽绒衣作坊一一出现。 羽绒衣作坊一多,一开始都还欣欣向荣。 但是在进入腊月中旬的时候,来乐安镇的商人却是渐渐少了起来。 一部分原因是因为chūn节将近,另外一部分却是因为没必要。 羽绒衣制作的法子流了出去,在其他的县他们完全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制作羽绒衣,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花高价来乐安? 因为订单一天比一天少,才繁荣了半个月的乐安镇羽绒衣作坊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冷清下来。 货卖不出去不行,作坊主们不想血本无归,只好开始降价。 有了第一家带头降价,紧接着就有第二家第三家,到后面,基本上没什么赚头。 可就算这样,他们的羽绒衣也还是卖的不太顺利,有不少货都积在那里。 而此时,chūn节已经到了。 如果在chūn节里,这些货物还卖不掉的话,那以后只会更难卖。 但是羽绒衣的价格,一般人家根本舍不得买。 几百文一件的羽绒衣能抵得上好几件冬衣了,没多少人会那么奢侈。 这种情况下,羽绒衣的价格只能继续降。 在大年初七,某家羽绒衣作坊主一家因为欠债太高,而上吊自杀被人救下的消息传出来后,叶芷清就知道,这场闹剧可以结束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文觴武戟 10瓶;xiaorabbit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9章 乐安镇就这么点大的地方,一点点风chuī草动都能闹得沸沸扬扬,更何况这次事关几条人命。 林夫人也听说了这件事,在晚上丈夫回来后,她道:“我们不能坐视不理,这回头要是传了出去,对你名声也不利。” 林行止拍了拍妻子的手,道:“这事你别担心,已经有人去处理了。” 见妻子看着自己,他笑道:“不是我让人去的。” 这件事情其实他一直都在关注着,从羽绒衣传出来禽类涨价开始,每一步的事态发展他都看得眼底,包括叶家的态度。 按道理来说,羽绒衣是叶家的产业,羽绒衣制作法子泄露各家相互压价,该急的冒火的人该是叶家才对。 可是叶家却从头到尾只管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甚至还有心情帮忙哄抬羽毛的价格。 看到这,林行止就知道,这事大概是不需要他去插手了。 今天这事传出来后,他一边领人去了解情况,另外一边把叶风清叫了过去,本想问问叶风清他们家究竟是个什么打算,结果叶风清却直言说是已经有人在处理了。 夫妻两人正说着,外面派去打探情况的仆人回来了。 “老爷,小的过去的时候,那叶记糕点的王掌柜的已经在了。他说不忍见那一家六口因为这丧命,决定以每件超过成本价十文的价格买下他们一家所囤积的货。” 随着仆人的禀告,林夫人很是意外。 谁都知道,叶记糕点的东家是谁。 把仆人打发了下去后,林夫人道:“没想到最后出手的会是叶家,可这样一算,他们岂不是当的冤大头?” 如果是以成本价收购还没好一些,现在每一件却要多付十文,而且现在已经是正月,羽绒衣也没年前卖的好,这样算下来,叶家会亏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