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兮从我栖

:太子得胜还朝,带回来了一个女子。接到这个消息时,太子妃正在庆功宴上,接到了一堆或嘲讽或怜悯的目光。异域而来,被当成战利品的小公主。正位东宫,聪慧无双的太子妃。骄纵不羁的朱砂痣,撞上美丽凶残的白月光。还想左拥右抱,坐享齐人之福?

作家 从我栖 分類 百合 | 78萬字 | 404章
第40章
    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皇帝身边的小穆后似是看到了她灰败的面容,像是想起了什么,逐对皇帝笑道:“陛下,妾想起一件事。”

    “何事?”皇帝看着自己的小妻子,眼中尽是柔和。

    “妾听闻,羽弗家有位贵女,因其夫残bào狠戾,动辄打骂于她,一次竟将她生生打至小产,她实在受不了,便和离了,哪知和离归家后,竟被族人bī着剃了头发出家为尼。”

    “荒缪!”皇帝不屑地说道,“自家女儿被欺rǔ至此,羽弗家的儿郎都死光了吗?”

    羽弗夫人的脸色,已经不能用苍白来形容了。

    第三十七章 大宁帝后(下)

    “听说羽弗家还因此得了个贞静守节,教女有方的美名。”小穆后还嫌火不够大似的,又凑了一把火。

    “简直愚昧至极!”皇帝说道,“若是一律追求所谓的守节,那还要公理律法做什么?”

    此时的始作俑者,羽弗夫人更是不敢说话了,她仿佛已经感觉到了,以后天下人会怎么看待她。

    一个被皇帝斥为愚昧无知的蠢妇。

    “太子妃。”皇帝看向自己的儿媳。

    “儿臣在。”

    “你去把那个羽弗女从寺庙里接出来,等她蓄长了头发,为她择一门好亲事,待她成亲那日,朕给她备一份嫁妆。”

    “儿臣遵旨。”

    “传朕旨意,即日起,大宁境内不得有人阻碍寡孀再嫁之事,凡再嫁之人,所辖之地赠其良田一亩,以供夫妻二人以后的生活所需。”

    皇帝一道圣旨下来,众夫人们愣了一下。

    陛下这是……公然支持寡孀再嫁?!

    “吾皇英明!”太子妃率先呼应道。

    随着这一声呼应,如同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继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等人们反应过来,都已经不由自主地跟着太子妃高呼了那一声“吾皇英明”。

    ~~~~~

    小竹轩

    静笙看着暮月正在收拾回去的东西,大长公主的花宴结束了,苏浅还在帝后那里,让暮月先带静笙过来。

    “那个……”静笙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好奇的心,“暮月,你们大宁的皇后今年多大?”

    “皇后殿下?”暮月收起了一个赤金小薰球,“比你大一岁。”

    “她才十七岁?!”静笙惊诧,那不是比阿浅还小?

    “皇后殿下是继后,元后是她嫡亲姐姐。”暮月给她梳理着皇室的关系,“两年前元后殿下病重,当今皇后入宫侍疾,至纯至善,元后薨逝后,被立为了继后。”

    “你是说,她姐姐生病时,她被皇帝看上……唔唔……”

    暮月忙捂住了静笙的嘴,“我的小祖宗啊!这话也是能说的吗?”

    当年有流言,说小穆后趁元后病重,爬上了龙塌。但那些人都死了,坟头草都几丈高了!

    在宫里,让人万劫不复,往往一句话便可。

    “你们是在说本宫吗?”

    偏偏这时,身后传来一声询问,女子的声音如huáng莺出谷般动听,却让暮月浑身的寒毛都竖起来了。

    “皇后殿下!”暮月惊惶地跪下,抖得不成样子。

    小穆后倒没有理她,而是走到静笙面前,很感兴趣地问了一句,“你就是郁久闾良娣?”

    “是。”静笙不卑不亢地回了一句。

    小穆后将静笙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

    “皇后殿下在看什么?”静笙不解。

    “本宫想看看,让苏浅费尽心思也要力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费尽心思?”

    “苏浅为了保你,不止在陛下面前立了状,还答应解决京中流传《女诫》一事。”

    “什么?”静笙惊。

    “原来你不知道啊。”

    《女诫》一书京中流传甚广,皇帝一开始就察觉到此风不可长。大宁现在最需要休养生息,要尽快恢复人口,才能复苏经济国力。可此书提倡的守节,大大阻碍了皇帝的计划。

    偏偏女德这种东西,皇帝一个大男人不好插手,皇后作为天下女子楷模,更不可能公然挑战这种东西。

    所以皇帝想到了太子妃。

    “其实这事就是一蹚浑水,稍微处理不好,就损害了自己的名声,还会惹得一身腥。”现在天下哪个女子敢公然挑战女德这种东西?皇后倒没想到,苏浅能处理得这么好。

    不止遏制了此书,还协助皇帝让大宁数十万寡孀,以及那些单身军士的婚事有了着落,也算解决了皇帝颇为头疼的问题。

    “阿浅……是因为我吗?”静笙想起了之前她去找阿浅借《女诫》,阿浅确实很苦恼的样子。

    所以,阿浅今天顶着得罪满朝诰命的风险,布下了局。

    是为了保她?!

    第三十八章 复杂的皇室关系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