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子午

子夜,多少魑魅出没,魍魉暗行,午时,又是车马络绎,锦绣繁华。在这子午之间,是他们在惩治恶戾凶残,守护人间太平。

第29章
    郑府尹站起来道:“此案审理宜早不宜迟,早日审清结了案,也让亡者安息。我们这就去吧?”

    三人都站起行礼,与郑府尹一起走去大堂。

    “穆咏,你是功臣之后,有爵在身,本府也不想弄得太难看,事情已经明朗若斯,你还是从实说了吧。”

    隔了这段时间,穆咏站在京兆府大堂上倒比崔熠bī问他时更从容一些,“某确实与卫氏有私,但赵大不是我杀的。”

    站在这堂上的,哪有老老实实招人的?郑府尹于此颇有经验,只道:“你且说来。”

    “卫氏本是家祖母的婢子,某年少时,家祖母溺爱,多遣身边小婢照顾,卫氏便是其中之一。大约某十岁上下时,发现了外书房的密道,当时正是卫氏随侍,便带她去探这密道……”

    “可曾与人说起?”

    “当时小,怕家里大人说,便不曾与他们说起。后来又下去那密道几次,不过是个荒废小宅,并无可观处,便不再下去,渐渐也便淡忘了。”

    “你和卫氏之私又是何时开始的?”郑府尹问。

    “舍下与信阳候府有些旧亲,她后来被家祖母送与了信阳候府的三娘。三年前,她来长安,从那地dòng中出来,我才知道她被放了出去,且嫁与了那赵大。”

    穆咏抿抿嘴,“她哭诉赵家吝啬、赵母刻薄、赵大粗鄙,我很是怜惜她,我们本是相熟的旧人——便,便有了私情。”

    这么轻易就有了私情?周祈终于信了传奇上男女初见便如何如何不是瞎编的了。那《花月记》上……周祈赶忙在脑子里打住,用手指揉揉耳朵,接着听。

    “那卫氏所生之子,是你所出,还是赵大的?”郑府尹又问。

    “是我的。”穆咏低着头道。

    这倒也在意料之中,郑府尹道:“那便说说你杀害赵大的事吧。”

    “我真没杀赵大。不管你们信不信,我真没杀他。”穆咏抬起头。

    郑府尹笑一下,觉得他否认得很没意思,“那你说说,你的荷包是如何掉在平康坊尸体之侧的?”郑府尹颇通诈供之术,根本不问他那荷包是不是他的,只问他为何掉在那里。

    果然穆咏没有否认,沉默了片刻,只摇摇头:“我不知道,兴许是被谁偷了,或掉在平康坊什么地方了,被人捡了用来栽赃。”

    郑府尹觉得这功臣之后啊,真是huáng鼠láng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啊,这样的蹩脚借口大约只三五岁小童会用,七岁的都会想个更通顺一些的。但转即又想,就是这么个货办的事,让自己差点提前养老,心里不免堵得慌。

    “那你再说说地道里的血迹吧。”

    “那个,我确实不知道。兴许是多年前的陈迹吧。当年秦国公府被围,有受伤之人用那暗道,滴落了血迹在地上。”

    郑府尹拍案,冷笑道:“简直一派胡言,处处漏dòng。那dòng中是拖擦血痕,且是从赵宅方向拖去公府,说什么陈年旧迹……”

    穆咏皱起眉,目光略显茫然,“我真不知道。”

    呵,装得倒像,这郡公也不是全无是处。郑府尹缓缓地道:“本府说说,你看对不对。你与那卫氏有了jian情,并生有一子。不知何处露了端倪,引起了赵大怀疑,故而赵大与卫氏发生口角,所以婢子才听到‘有人’的话。”

    郑府尹语速渐快:“这通jian,大小也是个罪名,你怕赵大找你去闹,被人知道,故而带着家奴、伙同卫氏,便在赵家打伤打晕甚至杀了赵大,并通过地下密道运回家中。又砍了头颅,收拾gān净,用马车载去平康坊,丢在东回北曲。”

    “许是卫氏早知道赵大认识常丹娘,告诉了你,所以你才这般嫁祸的。你那荷包便是搬运尸体时不小心掉下的。本府的推测,没什么差错吧?还不速速从实招来!”说到后面便有些疾言厉色的意思了。

    穆咏面色苍白,不断摇头:“不是,我没杀赵大,我不知道,不是我!”显是jīng神已濒错乱。

    郑府尹冷哼一声,若不是你身上有爵,一顿板子下去,就都招了。审这种人实在束手束脚,郑府尹想着初步审出个头绪来,写了奏表,把他往大理寺一送,也就完了,便挥挥手,让人把他带下去。

    然后提审卫氏。

    卫氏与穆咏所言差不多,赵大买这宅子果然是她引导,“我告诉他听人说这坊里有便宜小宅,他为人吝啬,听了便宜二字,哪里还顾旁的,与其母商量过,便买了下来。”

    “……他想整一整后园,把那花厅改成暖房,好放花木。我说暖房要点炭,放那点子花木,不定能不能抵上炭钱呢,他才作罢。”

    “那日婢子听你与赵大口角‘有人’,是怎么回事?”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