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风流王爷说不:玉台碧

岑三娘前世就算和人斗心眼儿,也没上升到技术流的高度。穿越之后,岑氏三房毫不客气的对她进行了再教育。岑三娘望着奶娘丰盈的身体和丫头娇憨可爱的脸得意的想:这就是灯下黑啊!

作家 桩桩 分類 古代言情 | 106萬字 | 573章
第11章
    她回到院子里,念经似的将自己记得住的唐诗宋诗一阵狠背,胸口闷着的一口气才吐了出来:姐没文化?!”

    端午又要和那嚣张的小屁孩亲近?和他有毛线的共同语言!岑三娘心里一阵吐槽。然而表面上她仍然得维持着脸上的笑容,言不由衷的关心道:九哥儿可又壮实了些?在外院住得可还习惯?”

    岑府的男子秉承男女七岁不同席的古礼,启蒙之后便独自挪到外院居住。

    四夫人抿嘴直笑:那小皮猴儿正是贪玩的时候,两个小厮都看不住他。听说昨日描红,先生圈了八个红圈。他两个哥哥七岁时描红,不过得了四个红圈。哎,要不是老太太坚持,我可真舍不得……”

    四夫人泫然欲滴。一副四房抢走了她优秀儿子占足了她便宜的可怜模样。

    岑三娘心都在淌血,那是她的家产啊!四房没儿子,她立个女户,坐拥产业奴仆,在这开放的大唐活的会有多滋润?怎么也比寄人篱下,嫁给谁还要别人来替她作主qiáng吧?

    想明白了

    六娘和七娘在一旁早憋的难受,终于有机会cha嘴。

    母亲,九哥儿以后是不是不认我这个姐姐了?”七娘天真无邪的问道。

    六娘更委屈:母亲,九哥儿叫三娘姐姐,是不是和咱们就疏远啦?我从小就带着他玩呢。他可不能不认我。”

    尼玛!

    四夫人却收了那副伤心样,斥道:九哥儿叫三娘姐姐是他俩有缘份。九哥儿过继到四房,也是你们的堂弟。什么叫和你们疏远了?以后不许胡说了,叫你们大伯母笑话。”

    训得六娘七娘低着头称是。

    大夫人被点了名,只得开口:我家大娘子未出嫁时,和她哥哥们感情也是极好的。六娘七娘心疼九哥儿,弟妹应该欣慰才是。”

    六娘七娘又向大夫人道谢。

    岑三娘只能顺着大夫人的口风,赔着笑脸又说了好些感激三房的话,捧得四夫人笑意盈盈,连一旁端坐的大夫人也矜持的微笑起来。

    不管怎么说,四夫人岔开话题,也算是出言相助了。说话间,岑三娘便已经捋顺了关系,想明白了四夫人这么做的原因。

    四夫人的小儿子过继给了四房,名份上岑三娘是九哥儿的亲姐姐了。就算岑三娘嫁了人,九哥儿都是她的娘家人。

    如果岑三娘嫁得好,将来九哥儿就多了一门可以借势的姻亲。嫁的不好,将来就会缠着九哥儿打秋风。所以四夫人巴不得她嫁得好。

    岑三娘突然间就冒出了一个新的念头。这是否意味着,四夫人在她的亲事上能使上一把劲?

    她怎么以前没想到这点呢?不管九少爷对四房有无感情,他都是自己的兄弟了。虽然仍住在三房,过着原来的生活。但他从此称呼四夫人只能叫她堂婶了不是?岑三娘暗骂自己愚笨,三年时间也没能真正的领悟古代风俗人情的jīng髓。

    她内心深处从来没把九哥儿当成自家人。逢年过节见着,也是浮于表面的客气。一旦想明白这层互利互惠的关系后,她眼前豁然开朗,顿时觉得在三房并非毫无借力之处。如果能策反四夫人,达成统一战线,她的亲事也未必悲观。

    如今四夫人主动提及让她和九哥儿亲近。岑三娘想,她以前没出孝也不常出门走动,现在出了孝,她应该利用近水楼台的优势,多去隔壁串串门,抓住一切机会和九哥儿培养下姐弟感情。也许将来她和九哥儿还真能相处融洽,有几分亲情。

    岑三娘开心的笑了:等九哥儿得了十五个红圈,我就亲手做个书包给他。”

    六娘七娘也转了口风,纷纷表示要给九哥儿做针线。

    借着九哥儿的话题,众人聊得开开心心。

    时间不长,田妈妈便从正房出来,恭敬请众人进去。

    两虎相争

    三老太太嗜茶。早起之后,喜欢亲手沏杯茶歇息片刻,再摆早饭。

    众人进屋的时候,三老太太正坐在竹榻旁用竹夹炙茶饼。

    三老太太六十高龄,头发尚未全白,整齐的在脑后挽成了一窝丝,用了枝凤头白玉长簪簪住,戴着一对金镶玉的耳塞子。庄重典雅。

    等众人进来行了礼。老太太便招手叫岑三娘:三娘,来替堂祖母分茶。”

    是。”岑三娘乖巧的应了声。上前侍立在旁,待老太太泡好茶,将茶分到茶盏里后,便端了茶给大夫人四夫人送去。小辈是吃不到老太太泡的头壶茶的。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