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芸原本担心有人会对阮语yīn阳怪气,结果现在除了林琦琦、苏曼莹,以及因为迟来没受魅惑影响的贺笙,其他学生似乎都对阮语敬而远之。 化学、钢琴、绘画家教次日晚上就来温家报道了,如今阮语的晚上时间被安排得很充实,化学每晚补,练琴和练画则排到了双休日。 但阮语还是要求自己每天练琴一小时——而且还是在温芸掐表做数学题的时候练习。 琴房的隔音效果虽好,由于离温芸房间近,时不时还是有琴声若隐若现地钻入温芸耳中。 温芸最近也抽空去了解了一下钢琴技巧和考级相关,还把原主的记忆薅出来琢磨。 阮语弹奏的曲子,按考级标准来说,等级都是偏低的,和弦和旋律也都非常简单。 不过阮语自主练习时弹的每一首曲子,她都喜欢听,或许是因为旋律舒缓,琴音gān净流畅,能抚平她做题时的焦虑。 随着时间进入九月,高一高二也开学了,食堂每天中午都挤得不行。 温芸习惯自己带点小零食上学,课间拿出来吃一点,这样午饭就不用一下课就冲食堂,跟学弟学妹们排队抢饭,还多出了将近二十分钟做题。 她甚至想趁机向同样没去食堂的阮语问问题目,结果她的同桌贺笙也是这么想的,上午最后一节课的老师刚走,贺笙就拿出自己的卷子开始刷题。 温芸只好换了个科目复习,等班里人开始多起来了,才合上笔记,起身准备邀请阮语一起吃饭。 因为原文里写过的那些剧情,她还是不放心阮语一个人走在校园里。 贺笙懒洋洋地给她让了座,温芸经过她时,忽然听她压着声音说:“你不是韵韵吧。” 温芸心中一惊,下意识看了她一眼,见贺笙若无其事地坐回去,才敢收回目光,心里不断打鼓。 要说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人最有可能扒她马甲,那大概就是贺笙这个粘人的资深二次元同桌了,不仅对离奇事件接受程度良好,脑dòng还大,什么都敢想,说难听点就是个“中二病”。 而且贺笙跟人做同桌全凭气场合不合,对所谓的“气场”变化,应该也是相当敏感的。 不过瞧贺笙现在的反应,好像并不打算深究她的情况,也不知道是因为她们的气场合拍,还是单纯出于对“换人”这种超自然事件的兴趣。 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温芸走到了阮语桌边。 九月初的气温还挺高,学校的空调一旦检测到室内温度超过30摄氏度,就会自动开启。 阮语的座位距离空调很近,她一起身,丝丝冷气就能对着后脑勺chuī。 温芸最初发现这个情况时,还特意问过她要不要再换个位置,遭到拒绝后,便没有再问过,现在见了,顶多也只是顺手帮她理一下被chuī乱的发丝。 走出教室,一来到无人处,温芸就忍不住说:“今天数学课最后讲的两道大题……” “一会儿我把笔记借给您。”阮语心领神会地接过话,“如果还想不明白过程,回去以后我再给你详细解析。” “真是帮大忙了!”温芸万分感激,随后小声嘀咕,“你们到底是怎么吃透数学题的?我总觉得我在这方面一窍不通,完全找不到方向!” “多练,多总结。”阮语说,“我以前的学校推崇‘题海战术’,那也算是一种方式,熟悉的套路见多了,自己下笔就会有数。” 她顿了顿,“不过,要是思考方向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做再多的努力都是无用功。如果您缺乏这样的判断力,我还是建议多请教别人,尤其是老师。” 温芸若有所悟:“我懂了,其实就是找个水平更高,并且已经过了这个坎的人当向导,先把我拉出思维的死胡同?” 阮语微微一怔,随后笑着点头:“您可以这么理解。毕竟身在局内时,确实更容易受到很多限制而不自知。” 作者有话说: 本章掉落18个红包,请让我全派送出去吧!! 第19章 阮语说到做到,吃完午饭回到教室,就把笔记本拿给温芸。 看着密密麻麻的解析,温芸大吃一惊。 太详细了!这明显不是课上的速记思路,而是课后特意为她整理的吧! 看得温芸都不好意思了,连连道谢之后,拿着草稿纸,沉下心来琢磨,觉得自己再想不明白,就是对不起阮语的努力了。 ……事实证明,数学这个东西,她确实就是想不明白。 哪怕阮语几乎把过程掰碎了喂她嘴里,她能看懂过程思路,可一旦遮住正确步骤,自己却还是写不出来。 于是晚饭过后,温芸抱着试卷、笔记本和草稿纸,厚着脸皮叩响了客卧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