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厕。”沈故披上外衣,鞋子半穿不穿,风风火火跑出房间。 出去又折回来,双手扒住门框,探着脑袋,不吝夸奖:“这件衣服你穿真好看!我眼光也好!” 楚昭凌向来严肃的眉宇舒展开来。 小五了然:合着这件衣服是皇上送的啊。 - 正月初六,沈故去了趟木匠铺。桌椅板凳已经做好了,沈故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雇了辆马车把它们拉到酒楼。 指挥着杂役将桌椅板凳按照预想的方案摆好,沈故又马不停蹄前往铁匠铺:“老板,我要的东西做没做好?” 老板把东西拿出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看到成品,沈故眼睛一亮:“没错没错!” 这个东西不是别的,正是铜火锅。 最初有这个想法时,沈故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古代冶炼技术相对落后,对铜的利用也以青铜为主。然而没想到这个朝代竟然有huáng铜,而且已经用它来制作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作为资深火锅爱好者,沈故深知它的魅力。既然想法能落实,那必不可能放弃! 多喜看着形状奇怪的东西,一头雾水:“公子,这是用来做什么的?” 沈故故作神秘:“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沈故一共定做了二十个,老板动作也麻利,全做出来了。看着跟样式图别无二致的火锅,沈故不得不感叹古人的动手能力。纯手工做成这样,绝了! 回到酒楼,在一众人好奇的目光下,沈故开始捣鼓他念念已久的火锅。 火锅被挡板一分为二,一面放辣的汤底,一面放不辣的。待水开后,放进肉片、gān蘑菇、gān蔬菜煮着。 煮了满满一锅,沈故招呼大家坐下:“一起吃,蘸料自己调。” 这个朝代的调味料还算齐全,沈故提前让厨师把它们切碎备好,分别装到碗里,摆在桌子上根据自己的口味搭配。 沈故是油碟爱好者,动作麻利地调好。一抬头,见其他人都愣在原地,眨眨眼:“怎么了?” 多喜新奇地问:“公子,这个就是菜单上写的火锅吧?” 其实类似火锅的吃法由来已久,只是叫法和所用器皿不同。但“火锅”毕竟是新事物,免不了好奇。 沈故点头:“先吃。看看怎么样。” 沈故边吃边给店小二讲如何给客人介绍火锅、不同蘸料的调法等等,一顿饭吃的热热闹闹。 至于火锅被大众接受的程度,得根据实际情况看。 “公子我们什么时候开业?”多喜按捺不住问。 一切都准备妥当,就差放鞭pào开业了。 “不急,再等几天。” 他还没宣传拉客呢。 - 天黑下来后。 多喜仰头看着门匾上的chūn香阁三个字,又扭头看了看沈故:“公子,我们来这里做什么?” “宣传酒楼。” 他上次在这里败出去五百两huáng金,怎么着也算一战成名了。家里没点银子谁会来这里,这波有钱人他得争取一下。起码得让他们知道他来都城做生意了。 沈故抬脚就要往里走。 “公子,我就不进去了。”多喜打退堂鼓。 “那不行。”沈故一把抓住多喜,“你回府就跟楚昭凌告状,不能让你先走。” 多喜委屈:“我没告状,是摄政王问我才说的。” “知道,逗你的。”沈故笑意盈盈,“随本公子进去开开眼。走!” 主仆二人进了chūn香阁,沈故找了个位置坐下。 “好多人在看咱们。”多喜坐立难安。 沈故仍嘴里一颗花生,架着腿:“放轻松,他们又不会吃人。” “那人看着面熟啊。”一位经常光临chūn香阁的中年男人道。 旁桌另一位男子搭茬:“你忘了?他不就是上次花五百两huáng金买下碧落公子初夜的人么。还给他赎了身。” “对对对,是他是他。” 连一盏茶的功夫都没到,便有人走到沈故那桌搭讪。 能拿出五百两huáng金,家里多半有矿。跟这样的人结jiāo没坏处。 沈故给自己安排了一个全新的身份:“在下沈蓝衣,家父是江南人,家中是做矿石生意的。只因我太游手好闲,便被家父丢来都城。说是不做出一番事业就不让我回去。初来都城,还得多仰仗各位。” 其他人一听:还真有矿啊! “我开了家酒楼,初十开业。若是各位不嫌弃,可以屈驾光临,我定倍感荣幸。” 旁边的多喜被他家公子唬得一愣一愣的。 沈故靠着一张嘴,很快跟这里的有钱人打成一片。尤其是那些年轻公子们,遇到沈故这样“志同道合”之人,恨不得当场拜把子。 从chūn香阁出来已是亥时末。乘着月色,主仆二人往将军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