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杀伐决断的美人,竟然就要守寡了。 * 半个时辰后,在宁安华的强烈要求下,陶嬷嬷和李婆子只得用温水给她擦了两遍身子,才把濡湿的被褥换掉,铺上新的,又给她换上干爽的衣裳。 陶嬷嬷直摇头:“没见过新产妇这么爱干净的。幸亏是夏天,不然着了凉落下病根儿怎么办?” 左右都已经照她的意思办了,宁安华只当听不见她们的抱怨和意见。 奶娘喂过了奶,把孩子抱过来,放在她枕边。 宁安华吃了回奶药,正玩孩子的小手,林平家的进来笑道:“硕大爷、青姑娘和檀衣、菊影、菊露、寒燕四位姑娘都想进来看太太。” 宁安华笑道:“好了,嬷嬷们歇着罢,换她们进来就行了。” 陶嬷嬷:“檀衣她们都是姑娘,又肯听姑娘的话,姑娘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可不敢全交给她们。不然明儿姑娘想出去,她们现敢给姑娘穿衣服!少不得我托个大,今儿竟要驳回姑娘的话了。” 宁安华笑问:“难道嬷嬷拦得住我?” 陶嬷嬷气鼓鼓瞅了她一眼,竟然一心摆果子散味,不理她了。 这时,柳月眉领着宁安青等进来,宁安华难免有些相谢之语。 柳月眉笑道:“你这身子骨我也是见识了,生得又快又顺,生完了竟然还一点不累,也不困,这么有精神。我没帮你什么,没给你添乱就行了。” 宁安华指着宁安青等笑道:“怎么没帮什么?不是姐姐,谁替我拦住他们?” 宁安青正看着宁安华枕边的孩子,小声说:“姐姐别嫌他丑,璇妹妹也是慢慢才变好看的。” 宁安华摸了摸妹妹尖尖的下巴:“吓着你了没有?” 宁安青摇头:“我不怕。” 宁安华叫檀袖过来:“带你姑娘回去歇着罢,小心这几日她着凉受风。” 宁安青恋恋不舍地出去了,宁安华也请柳月眉回去休息。 柳月眉道:“你有事只管找我。”看这里无事,也去了。 宁安华上午生产时已知,仪鸾卫来的是一位从三品指挥同知,在仪鸾卫中的地位仅次于指挥使,可见皇上的重视程度。 把下咒之人的地址交了出去,甄家至少会有一个行巫蛊之术、诅咒朝廷命官的罪名。 她能做的已经做完了,剩下的,就只等仪鸾卫拿林如海查出来的证据捉拿主犯从犯,再看皇上与太上皇、甄太后的博弈会是什么结果。 生孩子确实耗费体力,被檀衣几个围着说了一会儿话,她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她醒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地上的余热也散了。 虽然陶嬷嬷死活不肯给她放冰,但另一边屋子的窗户开着,有些微的风可以吹到她床帐外面,再加上她是最不怕热的水系灵体,所以也还算舒服。 就是饿得慌。 陶嬷嬷和檀衣都在她床边守着,见她醒了,一个去倒水,一个说:“备了六样太太又爱吃又好克化的菜,都给太太端过来?” 宁安华先看菜单:“都拿来罢,你们和我一起吃。”又喝了一盏水:“有没有什么事?” 陶嬷嬷不说话,把水杯端走。 檀衣低声道:“那位罗大人一个时辰前过来了,在那屋里等着呢,也没说有什么事。” 宁安华道:“你们出去,请她进来。” 陶嬷嬷叹道:“姑娘才生了孩子,就不能歇一天?” 宁安华笑道:“我又没病得要死了,有什么好歇的?快办完了事,你们好陪我吃饭,我饿得受不了了。” 陶嬷嬷:“……有没有这么说自己丈夫的。” 檀衣笑推她道:“嬷嬷就当没听见罢。” 罗十一进来,关上门,先行了礼,才坐到檀衣方才坐的椅子上:“同知大人已经派人去金陵拿人了,让我和夫人说:仪鸾卫近五年还没有过失手的时候,请夫人放心养着就是。” 宁安华道:“替我多谢同知大人。”又叹道:“若是我也和你们一样会武,能亲自过去拿人就好了。” 罗十一目光微动:“夫人安富尊荣,怎么会愿意出去奔波劳碌?” 宁安华笑问:“你觉得是遇事只能束手束脚,困于内宅的好,还是学得了一身本事,可以救自己的好?” 罗十一道:“夫人莫要妄自菲薄。就算您不会武,也已经做了许多寻常男子都做不到的事。” 宁安华笑道:“但遇到刺客,我还是只能坐以待毙,等着你们来救。” 如果她明面上学会些武艺,再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至于只得假装无力自救了,还会有许多别的方便之处。 四日后,宁安华得到消息,仪鸾卫已经抓住了下咒之人,一应赃证也都拿到了。 经过仪鸾卫的“亲切询问”,他全盘交代了是何人指使,也停了做法。 但林如海仍然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 甄家是太后娘家,甄府是御赐承恩公府,仪鸾卫没有得到拷问甄家男女的许可,所以,也还没有问出来他所中毒药的解药在何处。 算上宁安华生产的那天,林如海已经昏迷整整五日没有醒过了。 这个晚上,宁安华抱着孩子,请罗十一带她去了书房。 第37章 觊觎有夫之妇 时已人定, 夜空明寂,星光簇拥着一弯弦月挂在半空。 虽然还在伏天,但立秋已至, 夜晚的风变得微凉。 陶嬷嬷抱着两件斗篷,跟在不让人省心的大姑娘身后, 连声问:“姑娘冷不冷, 再披一件罢?”又说:“还是传个软轿来,姑娘抱着哥儿坐。”又说:“姑娘把哥儿给我抱着也行啊?” 宁安华抱着孩子, 脚步稳健轻快, 完全看不出来才生了孩子不到五日, 回身笑道:“嬷嬷再说,肚子里灌了风,明儿再着了凉, 可就更管不了我了。” 陶嬷嬷:“……” 菊影“噗嗤”一笑,被檀衣戳了一下,又忙收住了。 罗十一在前面听见, 也忍不住微微一笑。 从正院到前院书房大半刻的路程,宁安华不到半刻就走完了。 听着身旁檀衣等人的气喘, 她看到这处书房与她生产前已经变得不同。 院门处多了四个黑衣仪鸾卫, 向里看,正房门口有一个穿五品服色的千户另外带着八个人侍立, 还不知有多少仪鸾卫隐藏在黑暗里。 为了将公私分开,临产前,她特意将仪鸾卫的住处安排在离林如海书房有三进院落远的地方。 而据罗十一这几日所说,林如海书房的护卫只比她正院多四个人, 由正六品司卫罗十二负责。 看来是指挥同知已经先她一步到了。 宁安华迈入院中之前,便有一个仪鸾卫先行进去报信。 从前她过来林如海书房的时候, 当然也有小厮进去通报。可小厮们是林家自家的人,仪鸾卫只是同一阵营的外人。 巡盐御史衙门不是林家的私宅,却是林如海的官邸。他的书房更是他私人办公起居之处。 仪鸾卫来去自如,不用林家小厮,竟似已经在这里“当家做主”了,让她心中腾起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