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仪鸾卫控制情绪的能力比常人强很多,但他们到底也都是普通人。 以同一个目标合作了一个月,又没有什么利益上的冲突,她和罗十一之间的气氛也从一开始的没有事不说话,变得融洽了许多。 那一日,她让林平家的和秦嬷嬷在两家择选素日稳重,又有接生经验的媳妇婆子去,罗十一问:“夫人真的不去外面请产婆了?” 宁安华笑道:“只有你们两位,也难把整个扬州城的接生婆都查一遍。不如选自家的人,好歹信得过他们没有坏心。” 罗十一:“夫人倒真看得开。” 宁安华笑道:“看不开又能怎么样?” 罗十一看了她一会儿:“夫人信不信得过我?” 宁安华:“你会接生?” 仪鸾卫的培训项目还包括这个? 罗十一微微一笑:“会。” 宁安华笑道:“那我信得过。” 这可是皇帝专属高端人才,没有点实在本事,也说不出这个“会”字了,比什么产婆都靠得住。 身体素质再好,异能没到三级,生孩子的时候该疼还是疼。 宁安华努力吸气呼气,跟着罗十一的指挥用力,一声痛也没叫。 她上辈子受过的伤不算少,也感受过几次濒临死亡,生孩子的痛夹在那些回忆中虽然突出,但也不是不能忍受。 李婆子是被宁安华亲自叮嘱过的,只听罗十一的指挥打下手。 等太阳升到最高处的时候,宁安华终于觉得身下一阵轻松,像是排出了堆积十年的宿便。[注] 接着,她听见了新生儿嘹亮的哭声。 她抬头看,罗十一在给一团皱巴巴红通通的东西剪脐带,李婆子正拿棉布擦去那团东西上的污秽。 柳月眉一脸欢喜地握住她的手:“你看见了吗?是个男孩!” 若林大人无事,这是个女孩儿也很好。可林大人眼见要…… 夫人生下了林大人的子嗣,等贾家的人来了,才不会吃亏。 她也曾劝过夫人,左右已经怀胎九个月了,等孩子生下来,再把林大人病重的消息告诉贾家也未为不可,但夫人没有这么做。 宁安华点头:“这小东西,真是折磨死人了。” 陶嬷嬷看她生得顺利,胎盘也顺顺当当出来了,在一旁都高兴出了眼泪,一边给她擦汗,一边笑道:“姑娘这是头一胎生孩子,已经算快的了,有的人生两三天都生不下来。” 柳月眉拿鸡汤卧的荷包蛋喂给她吃,也笑道:“这说的就是我家琢儿,让我疼了整整两天才肯出来。” 陶嬷嬷笑道:“琢大爷孝顺聪慧,您的福气长着呢。” 罗十一已经把孩子称好了,说:“六斤七两。”抱给宁安华看。 虽然这孩子眼睛还没睁开,头发眉毛都淡淡的,看上去丑得简直不像她和林如海生的,宁安华还是立刻就喜欢上他了。 她只摸了摸孩子又红又嫩的小脸,便用力抓住罗十一的袖子:“我有话和你说。” 罗十一看了看四周。 柳月眉等人都大概猜出了罗十一身份不同,这一个月也见识了宁安华的手段。 见此,陶嬷嬷先抱了孩子去给乳母喂奶。 柳月眉替宁安华盖好被子,便出去给宁安硕等人报个平安。 李婆子等都放下手中的东西,先退至外间。 宁安华浑身是汗,身下也还不太舒服,但现在是最合适的时机。 贾宝玉能衔玉而生,她的孩子怎么就不能得知父亲被人诅咒,降生时托梦给母亲? 她在罗十一耳边说:“我方才看见……”她说出了她用几个月时间才探查到的地址,“给他行巫蛊之术的人就在里面。” 罗十一罕见地没有控制住表情,面上显出惊讶:“夫人能确定吗?” 宁安华摇头苦笑:“我不知道。” 罗十一起身:“我去汇报给同知大人,是否为真,一探便知。” 宁安华用异能聚集了几滴“泪”在眼角,叹道:“但愿不是我疼糊涂了。” 罗十一犹豫了一下,把将要迈出去的脚又收了回来。 听着外面庆贺念佛声不断,她轻轻握住了宁安华的手:“夫人是有福之人,林大人是有功之臣,陛下是圣明之主。我们会将夫人与大人的忠心禀报陛下的。” 此言之意,就算林如海活不成了,皇上也不会亏待宁安华。 宁安华抹掉“泪水”:“多谢你。你快去罢。” 产房被设在西厢房内,现在屋外廊下挤满了人。 柳如眉才出来,就被宁安青、檀衣等团团围住。 宁安硕也想挤进去,却已经十三了,实在不能再充作孩子,只得在外层伸脖子等着。 而菊露只在一旁倚着廊柱,腿软手软,面色白得吓人。 宁安华怕吓着这些没成过婚的年轻丫鬟,不许她们进来陪产。但生产得再顺利,也免不了有几盆带血色的水被端出来,看得人心惊。她又不哭不叫,更叫守在外面的人揪心。 菊露是亲眼见过她亲娘后娘都是怎么死于难产的,心里比别人更怕。 终于听到柳太太出来说太太平安,她再也撑不住,捂着心口就开始念佛。 宁安硕从丑时就守在外面,到现在五六个时辰了,一口水也没喝,此时却精神得像是吃了仙丹灵药,笑道:“好!姐姐今日母子平安,人人有功!白三叔?” 白三也笑得眼角都出褶子了,忙赶到宁安硕跟前:“大爷?” 宁安硕笑道:“家里人人赏三个月的月例,给李婆子赏三年的!林家……” 檀衣忙擦了眼泪过来,笑道:“大爷不用忙,我一会儿去问太太的意思。” 宁安硕才要说话,房门又被推开了。 正是伏天,今日又万里无云。罗十一出来,被外面的阳光刺得眯了眯眼。 身旁忽然静了下来,她没有任何表态,只对柳月眉点了点头,便向外走。 宁安硕怔了一瞬,忙赶上去,对着她一揖到地:“多谢大人今日大恩。” 罗十一向皇宫方向拱了拱手:“我听从圣命行事,宁公子不必称谢。” 她放下手,走到院门,对罗十八说:“我有事要回禀同知大人。” 罗十八:“你去,这里交给我。” 院门处,除了林家和宁家的青壮男仆小厮,还有四五个一看便是练家子的年轻男女,皆穿一身黑衣,腰戴佩刀护卫着。 因这几个人里,领头的罗十八是林平等人常在林如海书房见过的,又有宁安华的吩咐,所以两批人各自守卫,没起冲突。每隔一个时辰,还有林家厨房送来茶水点心供他们吃喝。 罗十一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转角处。 一个看上去只有十八九岁的年轻仪鸾卫低声道:“林大人已近濒危,这里内外竟然丝毫不乱。” 罗十八看他一眼:“宁夫人,非凡人也。” 怀胎九月,正对刺客的刀尖还能面不改色的年轻女眷,他也只见过这一位。 可惜林大人活不了几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