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由提供下载,欢迎光临。更多最新全本小说请访问 或直接百度搜索:】【夭桃仙仙】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洞仙歌》作者:痴娘 你要是死而复生,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辛灵说,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追随救活她的仙人,寻仙求长生。 可是,如果拜师以后,有一个男人非要伴在你身边,一起修练一起杀妖呢? 如果那个男人,有八千只触手呢? 其实,这是个大魔王扮忠犬的故事…… 此文结局HE,1V1,过程有小虐 内容标签:灵异神怪 乔装改扮 近水楼台 平步青云 搜索关键字:主角:辛灵,律令 ┃ 配角: ┃ 其它: ====================================================================== 文章类型:原创-言情-架空历史-仙侠 作品风格:正剧 文章字数:244446字 ====================================================================== 卷一:洞里乾坤 第1章 结发还阳 他是一个孩子。 这个孩子,吃过了午饭,便像往常一样,开始站在这里,懵懂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往常,这郊外的道上都是空无一人,只有黄尘满天飞滚。可今日的景象,却是迥然相异的。 因为时处阴冷的深冬,虽是午后,四周还是很幽暗的。只能借着那仅有一点的日光,先看到的眼睛,然后鼻子,然后是一张悲怮的脸,浮在灰黄里,如果不是 他脚下那双赭黑色的布靴还在缓缓向前移,小孩差点以为,他是个沉寂而凝固的石俑。 是的,一对靴子挪过,隔不了片刻,又是另一对靴,又是另一对靴…… 整个队伍绵绵延延,拖沓得就像这冗长的阴天。 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肃穆,悲凉,眉毛锁得紧紧的。他们罩着白麻的头巾,尖尖似锥,尾部长垂到地上。他们或举着白幡,或手持引帜,或一眼不发,或 低声抽泣,或分撒着纸裁铜钱,或吹奏着诸般响器:“咿呀咿呀呜——”调子带着一股森森的阴气,让人打颤。 小孩注意到,队伍里有个同他年纪相仿的男孩,手里捧着一个瓷青的碗,里面盛着满满一碗米饭,上头还盖着大块的五花ròu,肥得流油。 纵然这气氛再诡异,他还是馋了,忍不住就吞了把口水。 可那捧饭的男孩,却看不出丝毫的垂涎。他同那群人一般黯然,完全没有了孩童的生气。小心翼翼地端着,谨慎地走着每一步,生怕出了任何差错。 因为,他是个挎蓝小孩。 挎蓝小孩,就是在出丧时候端遗饭碗的小孩。 为死者引路,靠赚死人钱维持生计。 这是洛阳最富的辛家出丧。 此时,丧礼的主人正躺在队伍正中的灵柩里——灵柩很沉,外层是水晶,里层是楠木,首大尾窄,其状若梯,斜面对靠,通璧雕纹: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 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正是二十八星宿。 灵柩正上,放着一片阴阳瓦,上头篆着一行小字: 辛慎娘,字灵,丁年戊申月壬寅日癸卯时生,己巳年壬申月癸酉日乙卯时卒 她不过只活了一十六岁,昙花一现,就已走完了一生。她将成为骷髅,而后腐烂为尘土,没入永远没有晨暮的世界。 蓦然回首,流光如电—— 从这大道往后退,直退进瑰丽的洛阳城,市列珠玑,千牙高骑,看不完的热闹繁华。再弯弯绕绕,穿过千街万巷,直回溯进辛家的大宅。两扇朱漆的大门合拢 ,“哐当”一声关严,便进入了一个密闭的世界,将外面的万事万物都隔绝开来,再也出不去。 从此,能看到的,只是那门上的镂花填金。它本是极艳丽喧嚣的颜色,看久了,却怎么看怎么觉得殷暗发紫,空洞地伫着,了无声息。 这深闺多么像一幅画啊!多少年就一直这么挂着,黄了旧了也不更换,愈发显得死寂,叫人心里发慌。 辛家的独女辛灵,就被缝死在这画上,一辈子。 只能自对着院内的花团锦簇,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似水流年,亘古不变。 要是别人家的小姐,也许就算了,可这个生命,她不甘心。 她郁郁寡欢,愁闷消瘦,终是积忧成疾,一病不起。 最后,她栖于一个微小的时间点上——己巳年壬申月癸酉日乙卯时,成为尸体。 二八佳人,怅然殒命。 “咿呀咿呀呜--” “咿呀咿呀呜--” 乐班将哀乐吹得凄凄惨惨,诡异莫名,末端总是喑哑得接不上气,就好像油膏就要燃尽的时候,那最后一点残照回光。 “咿呀咿呀呜--” “咿呀咿呀呜--” “吁——” “咿呀咿呀呜--” 小孩子听见,在这一片戚戚之音中,有一声轻微得几不可闻得叹息。 吁—— 在他身后忽然响起。 小孩子回过头去。 是谁?是谁? 身后的人很高,小孩子只能勉强与他半身齐平,看见的是一袭白鹤氅,里面的广袖长衫也是白色的,犹如白玉上又坠了雪,神姿高彻,令人吃惊。 更令小孩惊叹地是,这满道的黄尘肆意呼啸,吹得谁都是蓬头垢面。可偏偏到了他这,却不近身,而似行船拨水般,分开两路朝身侧绕道。他那身白还是白, 没有沾染上半点污渍,瑶枝玉树,自是风尘外物。 “她竟是生死夹命八字。”那男子缓起丹唇,淡淡开口道:“死地畏合,理应长生。” 孩子只觉得这声音之温文,语气之飘渺,绝非世上任何一个人所能比拟。他下意识地就抬头仰望,想看看这声音的主人,到底长得什么样子。 可他还是没来得及见着男子的容颜。 就在刚才那一瞬间,那白衣男子犹如长剑轻掷,纵一个身,就到了灵柩之上,垂悬在众人头顶,若驾云端。 送葬的那群人哪里见过这种景象,都吓得僵住了,连嘴巴也来不及张大。偶有几个胆子大、反应快的,回过神来双膝一软,“扑通扑通”跪倒在地,不止不住 地磕头拜道:“神仙,神仙!神仙饶命!” 有人一跪,这茫茫的队伍就先后全跪了下去,连那八个抬棺的壮汉,也慌乱放了灵柩,不迭地磕头道:“神仙,神仙饶命!” 他们明明没有做错事,却抖得不得了,眼角眉梢皆是惶恐,仿若犯了大罪,闯了大祸。 人总是这样,平日里喜欢求神拜佛,可往往真遇着了神仙,第一个反应,却是害怕。 那男子并不言语,只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