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帮忙的汉子张张嘴就想反驳,但想到邻居这位就是个实心眼的人,就没再说,心里却当真不屑撇嘴。 大家都羡慕张家,既有杨三郎能挣钱给张二家盖了那么大的房子,又能供张老大读书考取功名,又羡慕张老大考上秀才后能在镇上买房子住,但凡有点能力的,哪家不希望自家孩子也能有朝一日考取功名的? 张家现在那十几亩地还都不用jiāo税的,谁不羡慕? 只可惜读书实在太难供养了,也就是想想罢了。 张二家。 "不是我没良心,不想管继小子。"张家大媳妇张刘氏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念叨,"可是爹娘你们也看见了,打继小子傻……生病以来,哪天断过药的?这就是钱财万贯也经不起这么花呀。而且你看瑞中又要读书又要帮着照看铺子,如今马上又要备考了,实在是忙不过来啊,哪还有时间去照顾继小子?" 张老汉坐在屋檐下啪嗒啪嗒地披着竹子,他媳妇张罗氏就坐在小矮墩上手里灵活地编着箩筐,两老都没搭话,半晌张罗氏才闷闷地说:"铺子可以让小二去看,就让老大专心念书吧。" 张老汉点头,"小继有我们照顾,我和你们娘的意思就是让小继去镇上住好方便看郎中……" 张刘氏当下就急了:"这怎么行……不是,我的意思是爹和娘你们都去镇上了,这家里谁来管?而且如今瑞中正是紧张的时候,还有齐儿也是要第一次考都是需要安静的,这时候家里住太多人不是吵到他们了吗?" 两老一听觉得也是,大儿子之前就有说过还有大孙子似乎今年就有个大考,需要好好看书备考,顿时就没话说了。 张罗氏下意思探头朝右边望了一眼,放低了声问道:"那,老大和齐儿起来了没?" "哪会这么早啊,我看这太阳不下山哪会起的,反正也自会有人端水端饭送进屋去,又饿不死,起那么早做什么?是吧,大嫂。"回答的是端着筛子走来的小儿媳妇张秀莲,张刘氏一听到这声音脸色也不禁一变,再听到这话顿时变得难看,却一时找不到话反驳,因为她这会确实就端着正要送回自屋的饭菜,只得愤愤瞪了一眼这个一直和她不和的妯娌然后端着饭菜出去了。 张秀莲撇嘴轻嗤了声,当没看见。还真当自己是官家老爷了,自个亲侄儿都病成这样了,不就套个马车弄点声音吗就能挤兑个没完,还以为真的有多娇贵不成。 "爹娘,小继醒了吗?" 张老汉沉默地摇摇头,脸色有些暗沉,"之前迷糊醒了一小会,你娘给喂了点米汤就又睡过去了,就不知道……" "放心吧,爹,瑞祥很快就把郎中请来了,继儿肯定会好起来的。你和娘也要自个保重自己的身体,这样继儿也才安心呀。" 张老汉应了一声就又埋头片竹子,张秀莲看着公公,又看看一边编竹筐一边抹眼泪的婆婆,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最后还是没说出口,走进屋里把筛好的米倒进米缸。 "爹娘,这是昨个儿瑞祥新碾出来的米,娘您拿来熬粥给继儿吃。" "让你娘家有心了。"张罗氏看看这个素有泼辣之名的小儿媳妇,心思复杂,但这会最多是感激,"这不是你娘拿来给你和小宝吃的吗,拿这么多来那小宝可怎么办?" 张秀莲洒然一笑,"我那里还有,够小宝吃的,再说小宝现在也吃不了那么多,再说咱家也不缺这点米吃。小宝还直念着等继儿好了能带他玩呢。" "好好好,真是我们家的乖孙子,不枉咱家灵丫头从小就疼他。"张罗氏边笑边抹着眼泪说,"小继有个好兄弟啊,不错不错。" 想到里屋躺在chuáng上虚弱的侄儿,张秀莲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三人伤感了一会,张秀莲忽然出声问:"大哥是不答应带继儿回镇上吗?" 结果两老都沉默了。 "我就知道。"张秀莲差点骂出口,念在面前的是公公婆婆,才勉qiáng给留了个面子,但也难掩讽意,"小姑子还在时你看那嘴多甜?别的不说,镇上那房子还是姑爷安置来给继儿念书用的,好心让大哥也住着,现在继儿想去看会病反而还需要他们同意了才行?" 张老汉艰难地帮着辩解了句:"老大不是也有点为难。" "为难?为难什么?"张秀莲都气笑了。 "这马上就要考试了,而且那房子也确实住不开。"张罗氏也底气不足地说,主要还是不想再增加两房之间的矛盾。 老大媳妇和老小媳妇本来就不和,三天两头的吵,别人家看着还以为他们家多和睦,羡慕眼红他们家,可谁又知道他们两个老的在这中间多难做? 如今又因为二孙子生病的事,为了照顾儿女姑爷遗留下来的唯一一个儿子,他们已经够jing疲力尽了,实在没那么多jing力再去管两房的争吵。 张秀莲性格是争qiáng气盛了些,但人还是比较理智的,心里虽然不喜大房那一家,可是对公公婆婆还是挺尊重和谅解的,也知道他们的为难之处,加上她也只是个媳妇,再多的话也不合适多说,否则传出去就该说她不安分挑拨一家人的多事妇了,虽然她现在在外的名声也不怎么样,可也不想徒增别人的闲话谈资。 于是压了压自己的脾气,忍下火气开口:"爹娘,要不就听姑婆的意见,再给继儿招门亲事?" 闻言,张罗氏一愣,就是张老汉也不禁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你是说?" "冲喜?" "嗯,李家既然把亲事退了,咱们就给继儿再找另一个,以咱家小姑子如今的家底,想必这事应该不难。" 张老汉同老伴对视了一下,"可是咱家小继……" "继儿只不过是因为他爹娘的事一时接受不了打击之下才病成那样的,那次城里来的郎中不是说了吗,只要继儿想开了,这痴傻的症状就会自然而然的好了。 而且说不定等继儿成了亲说不定就真的能好了呢? 咱们可以先在附近找,相信那些人家也多少了解咱家情况,如果实在不行,咱们就去外面找,以我们家总会有人家愿意的。" 张老汉夫妇俩越听眼里的亮光越亮,等听完心里几乎就立即同意了她的话,最终心疼孙子的感情压过一切。 "那我赶明儿找芽姐儿说说?"张罗氏探询地开口。 "成。" 最终张老汉点头,事儿就暂时给定了下来。 *** 自从那蚕活过来之后,这两天方言一有空就往花奶奶家跑。没办法,谁叫方锦比他还要紧张那虫子的,而村里有些人家现在正赶着补修房子,路上不时就堆有些木料什么的,让他一个人方言也不太放心,加上这几日一碰上方山,就总会酸言咸语的,他也懒得听理会太多gān脆就躲出来了。 本来他提出要重新修房子搬回去住,但是老房子实在损坏得厉害,要修几乎就要大动工,现在村里还都在忙活地里的活,他也没有足够的银子来请人帮忙,所以也就只好继续暂时住在大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