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

诸葛亮五丈原陨落之后。群雄割据、英雄并起的大时代也随之落下帷幕。轰轰烈烈三国进入最后四十年。似乎天命皆归于司马氏。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未到最后一刻,焉知胜负如何?

第83节
    不过杨峥本来也不是来打的,而是来恐吓。

    带着六百賨甲,行至一射之地,杨峥扯着喉咙吼道:“连朝廷的命官都敢刀兵相见,尔等是民还是匪?”

    新官上任三把火,说话的底气都不一样。

    感觉整个坞堡都被踩在脚底下。

    而坞堡上的守军畏畏缩缩,仿佛不堪忍受杨峥的气势。

    大丈夫不可以一日无权,道理就在这里。

    名正言顺,理直气壮。

    过不多时,城墙上站出一身穿甲胄的壮汉,目光复杂的看着杨峥,“我马家堡一向遵从朝廷法令,杨都尉何必逼人太甚?”

    “遵从朝廷法令?”杨峥大笑两声,“你们今年的赋税交了吗?今年徭役服了吗?”

    壮汉神色明显退缩起来。

    “本都尉给你最后一个机会,放下武器,所有人出城,我不为难你们。”

    壮汉还在犹豫。

    杨峥冷笑道:“今日不开城门,便是大魏之贼!”

    以一座坞堡对抗国家,就看他们有没有这个胆量。

    半炷香后,堡门打开,里面的人陆陆续续走出,神色惶恐。

    虽然费了些功夫,不过效果还不错。

    “马端有眼无珠,请杨都尉恕罪。”壮汉半跪在杨峥面前,低着头,不敢正视。

    既然出来了,就是一家人。

    西北本来就是羌多汉少,能不动刀子最好。

    杨峥扶起他,温言道:“无需如此,三日之后,枹罕议事。”

    第八十七章 冬临

    大多数坞主还是通情达理的。

    真跟杨峥闹翻,在枹罕也混不下去。

    一番威逼恐吓,所有坞主齐聚枹罕城。

    “枹罕最好田地你们占了,总要给朝廷一个说法,也要给狄道夏侯将军一个交代。”杨峥军人作风,直奔主题。

    “不知都尉要我等如何交代?”最年长的李家坞主李景道。

    陇西李氏经秦汉几百年的浮沉,散落在雍凉各地,时至今日,已经略显衰颓。

    李景是李氏分支的分支。

    “羌氐都在纳赋,尔等自然不可例外。”杨峥话一出口,几个坞主顿时叫苦连天,要么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要么收成不好没有余粮。

    跟他们打交道,自然要费些心力。

    杨峥也不着急,找他们的本意也不在要粮。

    而是要人。

    团结诸夷的目的,是要为汉所用,归化为汉,手上汉民少了,核心力量就不足。

    “某给你们两条路,其一,按照大魏规矩,田税官六民四,有牛自耕者平分。”

    两汉田税十五税一,甚至三十税一,但这只是田税,还有算赋、口钱、力役,加起来并不低。

    算赋即为人头税。

    汉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

    曹魏立国,三国混战,民生凋敝,朝廷官员都有饿死的,更不用说百姓,所以赋税比两汉还重。

    不过这并不是极限,到了两晋,大量田地人口被门阀圈占,朝廷无田可税,无人可役,田税直接增加到官八民二,加上各种苛捐杂税,原本已经归化的羌氐鲜卑纷纷揭竿而起。

    几人的脸色直接发青。

    若杨峥真按规矩来,他们肯定要掉一块肉。

    “敢问都尉,第二条路……”李景怯生生道。

    杨峥等的就是这个,“其二,五丁抽一,入我麾下从军,免除你们的赋税徭役,另外你们的坞堡也将在我的保护之下,若有贼侵,枹罕出兵援救。”

    魏蜀吴三国基本都是施行五丁抽一法,杨峥的要求并不过分。

    十二个坞主的眼神互相交替。

    占着最好的土地,却不想承担责任,天下没有这种好事。

    能在危机四伏的西北建立坞堡,没有一个是蠢人。

    自然知道该怎么选。

    杨峥扯着曹魏的虎皮,不怕他们不就范。

    “我等愿五丁抽一。”十二个坞主迅速达成了一致。

    “诸位果然明智。”从今往后这十二坞堡就算跟自己绑在一起了。

    意向达成,接下来就是具体推行了。

    “某以诚意待诸位,望诸位也能如此。”杨峥意味深长的笑着。

    每个坞堡有多少人,赵阿七、公孙甫再以派人扮成货郎打听清楚。

    五丁抽一对他们而言,完全负担的起。

    十二个坞堡,至少能提供九百人的青壮。

    几人神色一滞,显然听懂了杨峥话中的深意。

    两天之后,九百三十七名青壮陆续进入军营,边地汉民既要劳作,又要与野兽、贼人争斗,身体素质极好,都会几手拳脚,也能骑得烈马,舞刀弄弓不在话下。

    大部分都是孔武有力的汉子,披上甲胄提起刀剑就是战士。

    少部分是半大的孩子,眼神中带着天生的野性与灵气。

    有了这批汉军,杨峥手上军力大为充实。

    将汉军分散到羌营、賨营之中。

    兵力增多,装备又成了一个难题。

    寻常士卒别说铁甲,能弄一身不那么破烂的衣服就算不错了。

    枹罕城百废待兴,也没这些东西。

    夏侯霸自己也在等待长安的补充。

    再说如今杨峥手上掌握兵力近三千人,已经超出部都尉的编制。

    只能自己想办法。

    明路走不通,就只能走暗路了。

    杨峥瞬间想到冯琦。

    也只有他有这个实力。

    连凉州大马都敢卖,盔甲自然也不在话下。

    不过现在冯琦不在枹罕,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

    杨峥只能等待。

    眼看着天气转凉,风雪飘落,河西羌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今年的冬天来的早,也比往年冷。

    羌人的帐篷抵御不住寒风冰雪,牲畜大片冻死。

    恶劣的生存危机下,只能互相吞并攻伐,以换取微弱的生存机会,熬过这个寒冬。

    也有熬不下去的羌人,趁黄河冰冻的时候,避入枹罕,请求杨峥收留。

    大部分都跟杨峥有些交情。

    自然来者不拒。

    杨峥还给他们提供了粮食和屋舍。

    羌人无不感激。

    风雪一日比一日大,不过新兵的训练没有停止,也幸亏枹罕平日里商旅众多,存下了不少毛皮,略一缝制,能稍稍抵挡严寒。

    士卒身体素质极佳,羌人更是不畏严寒。

    只要吃饱了,也就不觉得寒冷。

    黄河以西,每天都有羌人来枹罕避寒。

    开始还是一整个部落,后来就是几百几十的伤员。

    羌人要活命,山贼马匪也要活命。

    河西几个部落连续遭到贼人攻击。

    天灾人祸,羌人生存越发艰难。

    杨峥原本准备天气暖和一些,再去收复羌人。

    但眼下这个情况,恐怕等到天暖,黄河以西以北的羌人也差不多了。

    剿匪是西部都尉职责之一。

    杨峥当仁不让。

    当下派人去狄道城向夏侯霸禀报一声,然后带着两千五百千军,向黄河之西挺进。

    留周煜五百军守城。

    风雪漫天,天地之间只有纷飞的鹅毛大雪。

    连前路都看不清。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