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人不善於耕種,缺乏糧食,再加上修水利賺了些錢,因此紛紛拿錢購買,或者乾脆用牲畜來換,畢竟,開墾土地需要耕牛或者耕馬。 另外,招募來的流民,直到明年秋收才能收獲,也大量的缺乏糧食,需要用銅錢來購買。 事實上,李泰在這裡的所有舉動,並不是為了要佔羌人多大便宜,而是為了融合這些羌人,融合之後所帶來的好處,會遠超過賺多少錢,收獲多少糧食。 首先,這些羌人跟叛軍中的先零羌,都同屬於羌人,有了白馬羌和參狼羌的先例,先零羌未來的歸順就會容易的多。 而作為叛軍主力的先零羌一旦歸屬,涼州的叛亂也就可以基本宣布平定了。 其次,李泰以部分漢人為榜樣示范,在白龍江大力發展農業,可以吸引相當一部分羌人變成農民,大幅度增加李泰統治的有效人口,而將來這些人口,都可以為李泰提供穩定的稅賦。 再次,當相當大一部分羌人也變成農民的時候,漢羌之間的分界線就沒有那麽明顯了,遊牧的羌人在劫掠農耕人口的時候,就會遭到羌人內部自己人的強烈抵觸。 有了這些羌人的支持,李泰未來出兵平定可能出現的叛亂,將會容易的多,也不會因為找不到對手而勞師無功,畢竟,羌人對自己人的底細還是比較了解的。 這一來,遊牧的羌人不敢再輕易的劫掠,此地的局面就會慢慢的穩定下來,成為李泰穩固的根據地。 最後,李泰在此地建立了有效的統治之後,就可以在此地招募勇猛彪悍的羌人,加入自己的軍隊。 招募建立了有效統治的羌人,跟招募遊牧部落的羌人,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建立了有效統治的羌人,會顧忌自己的家人,顧忌自己的同族兄弟,不會輕易反叛,而遊牧部落的羌人,隨時都有可能反叛。 因為他們的家四處遊蕩,即使是他們造反了,你也追究不到他們的家人,更找不到他們的家在哪裡,因此,這種羌人做任何事情都毫無顧忌,肆無忌憚。 這就是為什麽各個王朝招募少數民族騎兵,既欣賞他們強悍的戰鬥力,又頭疼他們強悍的破壞力,卻自始至終沒什麽好辦法。 李泰估算了一下,未來一年的時間,要在這裡投入1.4億錢,其中水利建設1億,官署的薪俸開支和屯田的耕牛0.4億錢,賣出了20萬石粟米,收回1億錢。 如果再加上從西漢水氐人那裡收的賦稅,這些算下來的話,李泰的倉庫裡還剩下76萬石粟米,豆餅22萬石,56萬斤棉花,銅錢2.26億錢。 李泰現在的糧食儲備已經十分充足了。 不過,這還沒有完,李泰還需要在軍隊裝備上進行大規模投入。 除此之外,李泰還有從程球那裡,沒收來的2座鐵礦和1座煤礦,也加大了開采力度,一部分用來打造高質量的農具,一部分用來製造盔甲武器,儲備起來等待下一次擴軍的時候使用。 這些錢和糧食,如果用來擴充軍隊的話,理論上可以增加不小的規模。 可問題是,漢陽郡的人口太少,如果再招募軍隊的話,不但人員素質會大幅度下降,而且會影響漢陽郡各行各業的正常運行,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得不償失。 因此,還是暫時先進行戰備物資儲備的好,尤其是盔甲,這東西越多越好,最好每個士兵都要配一件。 56萬斤棉花,可以打造8萬件棉甲,李泰決定,打造3萬套輕型棉甲,3萬套重型棉甲,2萬套輕型馬甲,人工、配套的布料,以及所需要的精鋼甲片,需要花費1億銅錢。 有了這些盔甲,李泰的盔甲倉庫儲備為:3.3萬套輕型棉甲,3.4萬套重型棉甲,2.2萬套輕型馬甲。 李泰決定,剩下的這1.26億錢,繼續進行產業投資,沿著渭河沿岸,購買專門銷售布匹和絲綢的店鋪。 這主要是來自李泰的顧慮和未雨綢繆,目前棉花的定價太高,隨著種棉花的人越來越多,利潤肯定會逐漸下滑,甚至是大幅度下滑。 可有了這些店鋪之後,李泰可以把這些棉花紡織成棉布,用棉布來做棉襖,跟棉田形成產銷一條龍,這樣一來,既能消化了李泰的巨額投資資金,又能在未來保證自己棉產品的銷售。 西漢水的氐人已經開始慢慢習慣,武都郡新官署的管理方式和統治地位;白龍江的2個新官署,也慢慢的在羌人中建立起了初步的威信,剩下來的事情,就需要時間積累了。 很快,時間就從中平四年,跨入到了中平五年。 李泰跟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蔡文姬,圓滿的完成了婚禮,成了李泰的正妻。 對於這一點,妲蟬毫無怨言,琰兒是她的好姐妹,不用擔心來自夫君正妻的刁難,對她目前來說,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除此之外,妲蟬目前已經是李泰最得力的助手了,在李泰的傳授下,數學知識一日千裡,還幫著閻忠完成了數學、會計等方面的教科書匯編,在幾所書院裡也是小有名氣的。 尤其是其中的珠算和借貸記帳法,讓漢陽郡各縣,以及新建立的武都郡各官署,行政效率大幅度增加,從而導致算盤這種計算工具,在涼州慢慢的流傳開來。 除了李泰結婚外,二哥李安跟周家的小妹也完成了婚禮。 周家小妹跟李安也是從小長大的,兩人青梅竹馬,感情頗深,再加上未來徹底籠絡周家三兄弟的忠心,這門婚姻是屬於公私兼顧的。 另外,還有一個好消息:妲蟬懷孕了。 不過,李家三喜臨門的時候,李泰並沒有放松對於叛軍動向的監視。 可叛軍的動向似乎有些奇怪,他們的集結方向,居然不是隴西,而是轉向了北邊,似乎有通過蕭關道入侵關中的跡象。 據說,叛軍之所以改變進攻方向,是他們中的大多數首領,都不願意再跟哪個李郡守作戰,不知道是因為懼怕李郡守,還是因為李郡守放了他們一馬,不願再橫刀相向。 於是,李泰給傅燮分析了叛軍的動向之後,傅燮連忙向洛陽朝廷奏報,涼州叛軍有可能要通過蕭關道,入侵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