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會飛的東西竟然是這個青年發明的?而且裡面還裝著龍王爺的貢品? 正常的祭奠儀式,一般都是立祭壇,下跪祈福,上貢品……至於這些貢品,最終都是要拋入河中,相當於給龍王爺食用。 這樣的祭祀活動,琅琊郡的郡守光今年就舉行過多次。 如今,劉楓直接把貢品送上天,這聽起來就感覺……逼格明顯高了一大截! 其實,以前老是將貢品拋入河中,但是最終卻不靈驗,也有人建議要把貢品送上天,畢竟,龍王爺下雨,是在天上下的! 只是在如今的這個時代,他們根本無法實現這個目標! 要知道,秦朝時期,還沒有出現燈籠。 華夏最早的燈籠是西漢時期發明的。 最早,人們是為了紀念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每家每戶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至於會飛的孔明燈,還要再過幾百年,到了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方才出現。 關於孔明燈,有一種說法是五代時期,一位叫做莘七娘的女子隨丈夫出征,用竹篾扎成方架,糊上紙,做成大燈,底盤上放置燃燒著的松脂,燈就靠熱空氣飛上天空,用作軍事聯絡信號。 因為燈的形狀神似諸葛亮的帽子,所以叫做孔明燈。 也有一說是,諸葛亮被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 隨後他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系上求救的訊息,其後果然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 孔明燈真正的製作者已經無法考究,但是無論是孔明做的還是莘七娘做的,那都要等到幾百年後。 “燈籠?”原本在一旁注視的祖龍,也覺得有些驚訝。 祖龍突然想起,當時第一次見到劉楓的場景。 那時的劉楓飛在天上,從天而降,將他們三人救起。 後來,劉楓解釋說,這個能讓人飛上天的東西叫做熱氣球。 其實,這些飛在天上的東西自然不是燈籠,裡面裝的也不是給龍王的貢品。 一切都是劉楓瞎說的。 這樣做的原因,也是因為實在是太難和這些人解釋。 相比較於和這群幾千年前的老百姓上化學課,還不如直接讓他們相信是龍王爺大發善心,天降暴雨,來得更加真實。 一股微風吹過,方向正巧是朝著劉楓這邊的。 而那些飛在天上的熱氣球則是斜著向天空飛去,隨著熱氣球越來越近,在場幾萬人也是看清楚了這些‘燈籠’的廬山真面目。 “我的天啦,好大啊!”原本一直淡然無比的蒙鈺,看到這些飛在天上的龐然大物,終於徹底震驚了。 因為,這實在是太震撼了。 這些飛在天上的熱氣球,顯然已經超乎了當代人所能夠想象的極限。 就好比,幾千年後的二十一世紀,大多數人相信科學,認為人是由猿猴進化而來。 但有一天,一個科學家卻是證明是人其實是由魚類轉變而來。 到了那一天,估計這些見慣了飛機、飛船,見識淵博的現代人也會震驚無比。 眼看著現場眾人張大了嘴巴,滿臉震驚的模樣,劉楓的嘴角邊頓時露出了微笑。 “這就震驚了?還有讓你們更震驚的事情呢!”劉楓淡然一笑。 隨後,劉楓環顧四周,開始尋找著什麽。 很快,他便發現了一個個陣旗,還有那些雕刻著奇異符文的木劍。 這些東西都是徐福留下來的,如今正好可以拿來用。 原本劉楓對此是不屑一顧的,但是有了剛剛裝逼失敗的經歷,讓劉楓明白了一件事情。 萬事留一線! 千萬別和這群愚昧無知的老百姓談論‘固體二氧化碳’什麽的,既然他們相信祭拜龍王爺,舉行祭壇儀式就可以下雨,那自己照做就好了。 根本不需要另辟蹊徑。 只要劉楓越是演的逼真,這些人就越覺得劉楓深不可測。 即便最終雨沒有下成功,光是把祭品送上天這一壯舉,就已經可以讓他們將自己奉若神明了。 “各位,貢品即將送到龍王爺的手中,如今我馬上要作法,求龍王爺降雨!” “你們要記住,求雨……心誠則靈!” 劉楓將徐福遺留下來的陣旗,按照自己模糊的記憶,胡亂的擺出了一個叫做冥龍陣的陣法。 這陣法有什麽用劉楓已經記不得了,反正擺出來有逼格就成了,這些人又看不懂,沒必要糾結。 雖然見劉楓用徐福的陣旗和木劍擺陣,讓大家覺得有些奇怪,但是卻沒有人敢質疑。 因為劉楓剛剛隨意施展的手段,已經下意識讓他們改變了對劉楓的印象。 在他們的印象中,劉楓的形象已經從‘騙子’變成了一個身材偉岸的‘絕世高人’。 擺好了陣法之後,劉楓卻是犯了難。 “距離熱氣球飛上天,再產生化學反應……凝結雨水,起碼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自己總不能傻傻的站在這裡,什麽也不乾吧?” 突然,劉楓回憶起二十一世紀的那些無腦電視劇。 一般求雨,都是一個道士擺好各種道具,然後又唱又跳,以此來裝飾自己的逼格。 然而,這些道士的把戲,劉楓實在是不會。 這讓他有些苦惱了。 “要不乾脆秀一段劍法?”劉楓想到,但片刻,這個想法就被他給否決了。 自己的劍法都是殺人的劍法,戾氣十足。 現在是求雨,不是把龍王宰了做燒烤,實在不好在這樣的場合練劍。 “咦,有了!”猛然間,劉楓腦海中又冒出來一個新的想法。 在劉楓的記憶中,童年時期有一項運動一直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之中,現在跳,正好合適! 想到這,劉楓頓時不再遲疑。 劉楓面對這數萬的觀眾,聲音洪亮:“求雨儀式(第二套中小學生廣播體操《時代在照喚》),現在開始!” 話語剛落,劉楓心中突然響起了那道熟悉的音樂,身體也開始妖嬈的扭動了起來…… “第一式:呼風喚雨(伸展運動),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第二式:翻雲覆雨(四肢運動),三二三四,四二三四……” “第三式:傾盆大雨(肩部運動),五二三四,六二三四……” “第四式:疾風暴雨(體轉運動),七二三四,讓我們再來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