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鐵鷹銳士,則是從鐵鷹劍士軍隊中挑選出來的最強兵王! 鐵鷹銳士人數只有三百人! 每一個鐵鷹銳士必然是劍術高強,弓馬無敵,他們只聽命於大秦帝國的國君,屬於嬴政的貼身護衛。 而章邯則是這支護衛的首領! “左相,我已經吩咐手下的弟兄,讓他們日夜查訪,如今范圍越來越小,相信很快就會有消息。” 章邯對著中年人淡淡地說道。 左相! 在大秦帝國,能得到這個稱呼的人只有一個,他便是在後世有著深遠影響的法家代表人,大秦帝國的左丞相李斯! 此時的李斯滿臉蒼白,眼睛布滿血絲,顯然嬴政的突發意外,給他來了一個措手不及。 “一群廢物!連這點事情都辦不好?” “陛下對我們大秦帝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六國余孽風雲湧動,如果陛下發生意外,國內必然會產生動蕩!” “繼續找!陛下乃是九五之尊,天命所歸!” “我就不信了,這些小蝦米,能夠傷害到陛下!” 李斯猛然間一錘旁邊的桌子,憤怒的說道。 此刻他的言語中帶有濃濃的責備意味。 章邯聞言不由得眉頭微皺,他乃是鐵鷹銳士的首領,地位崇高。 平日裡只有祖龍才能對他發號施令,其他人,他誰也不放在眼裡。 即便李斯是大秦帝國的左相,身份尊貴,但他卻沒有權利命令自己。 普天之下,唯有大秦帝國的帝王才有資格呵斥自己! 至於其他人,算哪根蔥? “李斯,請注意你的身份!你可沒資格在我面前擺譜!”章邯冷喝一聲,冰冷的說道。 現場的氣氛變得非常的緊張,李斯很快也感受到了這股微妙的氣氛。 他猛然間回過神來,知道剛剛自己所說的話,有些過分了。 “陛下的乃是我們大秦帝國的支柱,還望章邯將軍多多費心,剛剛李斯言語間都有冒犯,希望將軍不要放在心上。” 聽到李斯的話,章邯的心好受了一些。 祖龍對他同樣重要。 章邯雙手抱拳,凝重地說道:“此事不用你說,我自然會用心。” 話剛說完,章邯便轉身離去! 空曠的宮殿內,唯有李斯一人,此刻的他抬頭看天,眼神之中,竟然有一絲迷茫。 對祖龍,李斯還是非常有感情的。 因為是祖龍給自己發展才能的機會,更是讓他一步步當上了大秦帝國的左相,站在帝國之巔。 如今大秦帝國風雲湧動,建國之後的各種弊端也慢慢的湧現出來。 之所以還沒有爆發,就是因為有祖龍這尊大神的存在。 只要祖龍一出事,很有可能大秦帝國就會迎來真正的危機! 當李斯剛剛到達大秦帝國的時候,秦國還是戰國七雄之一。 他看著秦國慢慢的壯大,直到統一。 即便李斯並不是秦國人,但他對待秦國的感情卻十分的深厚。 “陛下,你究竟在哪?大秦帝國不能沒有您啊!” 李斯慢慢的走出宮殿,隨後他抬頭看向天上的月光,眼中竟然流出熱淚。 片刻之後,又是一陣腳步聲傳來。 李斯猛然從憂傷地情緒中醒來。 “章邯怎麽去而複返?難道是因為有好消息了?” 李斯猛然間轉頭,然而當他看清楚來人之後,眉頭不由得有些皺起。 “原來是中車府令趙大人,不知道你來這裡有何貴乾?”李斯看向來人,淡淡的說道。 此刻的李斯再次恢復了往日的威嚴。 來人赫然就是古代宦官第一人,指鹿為馬的趙高。 和很多人印象中的太監不一樣,趙高雖然是宦官,但他卻身材高大,足足一米八五的個頭,再配上他身上的官服,為人看起來不僅沒有顯得陰柔,反而是威風凜凜。 趙高的母親因觸犯刑法被收入隱宮,隨後,趙氏兄弟皆出生於此! 趙高乃是嬴姓趙氏,本是秦國皇室宗親,幼年酷愛學習。 他不僅是書法大家,而且精通律法,期間更是跟隨一名宦官學得絕世劍法,武藝高強。 為了出人頭地,趙高選擇進宮當了一名宦官,他的勤奮得到嬴政的賞識。 最終嬴政更是讓他當胡亥的師傅,並且提拔他為中車府令,執掌皇帝乘輿。 作為嬴政的近臣,此次出行,趙高自然也在其中。 “左相,不知可有陛下的消息?”趙高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開來。 李斯皺了皺眉。 對於趙高這個人他一向都不喜歡,在他認為,後者雖然頗有才能,但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靠的是阿諛奉承,歪門邪道! 再加上李斯的性格一向非常的孤僻,他那以酷法治國的理念,讓秦國上下都有些喘不過氣來,所以很多文武大臣對他一向敬而遠之。 所以李斯其實在大秦的文武大臣中,沒有任何的朋友。 “趙大人,你作為陛下的侍臣,陛下如今不見了,你不去尋找也就罷了,反倒來質問我,這又是何意啊?”李斯不悅的說道。 李斯的態度,倒沒有讓趙高生氣。 片刻後,趙高緩緩說道:“其實我這次來是有一個消息告訴你。” “根據我得到的情報,組織這次偷襲行動的首領,名字叫做張良,對於他,你應該不陌生吧?” 聽到這個名字後,李斯臉色變得凝重了幾分。 祖龍數次東巡,李斯都跟隨左右,對於張良,他自然一點也不陌生。 因為在數年前,張良就曾經組織過一次刺殺祖龍的行動! 張良乃是戰國末年的han國人,他出生貴族世家,他的祖父,他的父親都是han國的宰相。 雖然han國已經滅亡了,但他卻一直在積極的加入反秦的抗爭中,妄圖恢復han國昔日的榮耀。 秦王政二十九年,張良打聽到嬴政的東巡軍隊要路過陽武縣。 於是他找來了一位大力士,為大力士打造了一副一百二十斤的大鐵錘。 兩人埋伏在陽武縣的必經之地--博浪沙。 片刻之後,兩人便遠遠看到有三十六輛車隊,由西邊向此處走來。 前方鑼鼓衝天,四周大小官員前呼後擁,排場十分的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