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王爵,分為親王和郡王兩個級別。 親王之中,以秦王最為尊貴,一是因為春秋戰國之時,秦國曾一統天下。 二是因為李世民在發動玄武門之變,成為唐朝皇帝之前,就是秦王。 接下來,才是晉、楚、齊、趙、魏、燕、韓、吳的排列。 而李世民的一眾皇子中,除了太子李承乾之外,品級最高的是魏王李泰。 秦、晉、楚、齊四個王號都一直沒有分封出去。 直到九皇子李治成年後,才被封為晉王。 可如今,李世民竟然直接封李佑為秦王,還入駐天策府,這頓時就驚呆了滿朝大臣。 就連那些主張重賞李佑的大臣,也是滿臉的不敢置信。 秦王,天策大將軍,這可是李世民登基之前的標志啊! 皇帝這是什麽意思? 莫非是希望李佑繼承他的大位? 乖乖,太子怎麽辦? 一個個念頭,在一眾大臣浮想聯翩中展開。 本就一臉焦急的李佑,此時再也忍不住了。 但他剛想起身拒絕,卻見李世民已經站了起來,轉身走出大殿。 老太監一甩手中拂塵,捏著公鴨嗓高呼了一聲。 “退朝!” 然後在眾人面面相覷的目光下,小跑著追上了李世民的腳步。 李佑的心裡一陣凌亂,腦子裡嗡嗡的,絲毫沒有搞清楚狀況。 一眾大臣趁機圍了上來,紛紛恭維到。 “恭喜秦王殿下,賀喜秦王殿下。” “秦王殿下年少有為,如今更被封為天策大將軍,看來陛下對你甚為看重啊!” “秦王殿下風神俊朗,貌比潘安,微臣家中有一女,今年方二八,容貌秀麗……” 而一眾皇子中,以魏王李泰、吳王李恪為首的小團體,則是面色難看的離開了大殿。 這裡是朝堂議事之地,他們縱然心有不滿,也不敢在這裡發泄。 反倒是太子李承乾,竟然沒有直接離開。 還是一臉複雜的來到李佑身邊,拍著他的肩膀說到。 “恭喜了,五弟!” “父皇登基前的王位就是秦王,還以天策大將軍的身份掌管天下軍事。” “如今天策府,雖然無法插手軍政要事,但也是位高權重的地方。” “父皇將這兩個位子交給你,看來是對你寄予厚望啊!” 李承乾說話的同時,腦海中還浮現著一張畫面。 那是李世民微笑著離開大殿的情景。 父皇,竟然笑了! 說實話,他在秦王府時,就被封為王世子。 李世民登基稱帝後,又被封為皇太子。 可10余年來,他卻從來沒有見過父皇的笑容。 每次見面都板著一張臉,不苟言笑的樣子,表情極其嚴肅。 但今天,他去見到自己的父皇,笑著離開了大殿。 這讓李承乾失落不已。 李佑搖了搖頭,有些苦笑說道。 “大哥,你是知道我的,我對權利根本沒有興趣,父皇的看中更是毫無意義。” “如果可以選擇,我甚至都不願意生在帝王家。” 這是李佑的肺腑之言,如果有選擇的機會,他根本不願意穿越到這個鬼世界。 可惜,樹欲靜而風不止。 也不知這李二是犯的什麽病,竟然硬把他拖入了奪嫡的漩渦中。 他什麽時候提出過以工代政的建議了? 秦王! 天策大將軍! 這不是鬧嗎? 李佑搖著頭,也不管李承乾是否相信他的話,直接轉身離開了大殿。 當他走出皇宮時,留在外面的侍衛和車夫便一臉喜意的迎了上來。 “恭喜殿下,賀喜殿下,如今晉爵秦王,又被封為天策大將軍,以後看誰還敢看不起你?” 幾人的懷中,袖子裡,被塞得鼓鼓囊囊的。 動作一大,就會發出一陣“叮叮當當”的金屬碰撞聲。 原來,先前一眾朝中重臣圍著他恭賀之時。 一些擠不上前去的五、六品小官,便先走一步,搶先找上了這些侍衛車夫。 和主子說不上話,那能和這些仆人下屬攀上關系也是好的。 這些搶先離開大殿的官員,不僅帶來了李佑晉爵秦王,被封天賜大將軍的消息。 還給這些車夫侍衛塞了不少金銀禮物,以及一頓恭維吹捧。 搞得他們比李佑這個主子,還要高興萬分。 李佑沒好氣的瞪了幾人一眼,直接跳上馬車,冷哼一聲說道。 “趕車,我們出城,去城外莊園住上一段時間。” “特麽的,看來小爺短時間內,是不能回這長安城了。” 秦王和天策大將軍意味著什麽! 李佑非常清楚。 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他將成為長安城最引人矚目的存在,也將成為所有漩渦的中心。 要是不想被麻煩纏身,那就必須得暫避一時。 花開兩朵,各表一致。 “哈哈哈!” “妙極!妙極!” 大明宮,長春殿中,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 李世民在宮女的服侍下,脫去了龍袍,摘去的冕冠,心中暢意無比。 “這個臭小子,實在太不地道了,明明有著大才,卻藏著掖著,不願為國效力。” “你想當鹹魚,你想躺平,嘿嘿!想得美,給朕老老實實出來乾活吧!” “朕的皇子,怎能是那種混吃等死的廢物?” 李世民之所以一下子將李佑捧得這麽高,原因有三。 一是因為李佑的確有才,如今大唐內憂外患,非常需要這樣的人物出力。 二是因為李世民對李佑有愧,作為父親,竟然不能第一時間認出自己的兒子,這實在不該。 三是因為長孫無忌一系,實在是有些肆無忌憚了,為了一己私利,竟然阻礙朝廷賑災之策,如此分不清輕重緩急,必須要敲打敲打了。 服侍了李世民多年,老太監自然是極有眼力的。 他先從銅盆中撈起一塊帕子,將上面的水擰乾,才小心翼翼的遞到李世民的手中。 “陛下,老奴已經有很多年沒見過你這麽高興了。” “是因為燕……哦!現在應該叫秦王殿下了。” “您如此重賞秦王,會否給他帶來一些麻煩?” 李世民擦了擦臉上的汗珠,隨手將帕子扔回銅盆中,得意的說道。 “你懂什麽,玉不琢不成器,這小子不受一些磨難,又如何能當大任?” “嗯,對了,為防止這小子回府後就當起縮頭烏龜,朕還得給他再添一把柴,把這火燒得了更旺些。” “通知內務府,賞秦王黃金萬兩,綢緞千匹,珍珠美玉百箱。” “另外,將西域進獻上來的那匹汗血寶馬,也一並送到秦王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