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不讓玩家有沉浸式的體驗,那他還是人麽? 故事背景這一塊暫時先單獨拎出來。 僅從玩法上面來說。 無論是數值加點、裝備這些以及戰鬥系統的翻滾、盾反、背刺,等等元素。 其實在其他ACT跟RPG類的遊戲裡面,基本上不是什麽新鮮的內容。 但《黑暗之魂》最大的一個特點,那就是將這些已有的內容,配合上地圖關卡跟BOSS的一個塑造,完美的糅合成了一個鮮明的關卡驅動式遊戲。 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讓玩家進行推動關卡,戰勝強大的敵人然後獲得成就感自豪感而服務的。 配合著記憶膠囊,整個概念稿也花了陳旭差不多足足一天多的時間。 而且還不是完整的概念稿。 只是簡單的提了一下遊戲的核心要素,更為廣泛的內容,包括詳細的劇情,則是一概沒有。 畢竟只是一個初稿而已,而且還有一些細節上的內容,需要先完善才能繼續進行。 會議室裡面眾人都提前到了,坐在各自的位置上小聲議論。 不過伴隨著陳旭推門而入,眾人則立刻安靜了下來。 “相信大家基本上對今天的會議內容已經有一個猜想了,沒錯就是新的遊戲。” “多余的話就不說了,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遊戲的項目,題材的話是一款西方魔幻題材故事。” “在美術風格這一塊,跟我們目前做過的遊戲有比較大的一個區別。” “整體以深邃黑暗的寫實美術為主要基調,同時整個遊戲的出印象以西歐建築為基礎,同時遊戲中擁有不同的區域、法蘭要塞、不死鎮、冷冽谷等等,將涵蓋不同的文化元素,例如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還有羅馬式的教堂。” 陳旭的雙手摁在桌子上,背後的投影幕上顯示著各種他手繪出的原畫。 如果說《黑暗之魂》的故事是骨架、玩法是靈魂、那其遊戲的一個美術表現,顯然就是皮囊了。 這也是玩家們最先能接觸的東西,所以陳旭才會把CG製作的那麽精良,然後在展會上放出。 經典的西歐式建築,配合上偏暗黑式的美術風格,還有類似中世紀的冷兵器盔甲與武器造型。 顯然展會上黑魂透露出的美術風格已經直擊玩家內心了。 接下來陳旭給眾人講述著《黑暗之魂》中的一些系統。 例如戰鬥系統,遊戲裡面除了無敵翻滾、盾反、背刺、還有耐久度這些其實大多數ACT遊戲中已有的設定。 大家並不是很陌生,基本腦海裡面都有一個概念,只是後續要進行動作上細微的調整跟變化而已。 此外還會有一些特殊的設定。 例如各種不同的武器,都有其特殊的戰技。 同時區別於前世,平行世界的技術力,也能讓陳旭將遊戲的視覺表現力變得更出色一些。 當然這不是主要的核心,而是細節上的體驗。 “此外,前期我們的主要工作,將放在美術資源的產出上面,而秦毅你們這一塊,我需要讓遊戲的動作變得更加出色。” 陳旭看著秦毅說道。 聽見陳旭的話,秦毅眾人點了點頭。 盡管《黑暗之魂》並非是ACT類型的遊戲,而是關卡驅動式的遊戲。 但也不代表動作元素在遊戲裡面不重要,恰恰相反動作元素在《黑暗之魂》的體驗中也是一個核心點。 或者說任何涉及到動作的遊戲,對於其效果都是有非常苛刻要求的。 對於動作反饋這一塊的話,說的更直白一點,那就是所謂的打擊感跟流暢度了。 例如前世鼎鼎大名的老滾5,他的打擊感基本上就等同於砍空氣。 作為一款ARPG遊戲,雖然不妨礙他的優秀,但從戰鬥體驗上面來說,可真的不怎地,甚至成為了一些玩家的勸退選項。 想營造打擊感最普遍的方法,除了音效這種,最簡單的就是所謂的凍幀卡肉。 簡單明了的來說,那就是武器砍到怪物身上假如,從出招到收回耗時60幀,那麽在砍到的時候將會停頓幾幀,營造出刀砍到肉裡面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的打擊感。 如前世的怪獵、戰神、街霸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對於《黑暗之魂》來說,想要營造出合適的打擊感,而不是砍空氣這就需要進行各種參數的調試了。 卡肉並不適合所有遊戲,如前世忍龍砍豆腐的流暢節奏,還有鬼泣系列連招組合,這些基本上就不適合卡肉的運用。 這些都是需要團隊不斷修改的,光憑借陳旭一個人要全部都親自來做的話,那有一點不太現實。 而且以後他肯定也不會說不開發涉及到動作類的遊戲。 所以還是需要團隊不斷嘗試優化的,之前在開發《逃生》的時候,陳旭就有這方面的意圖。 同時在開發《糖豆人》跟《三國殺》的這兩個月,秦毅他們這邊主要的工作也是不斷的進行動作反饋上的優化。 到目前為止的成效,算是差強人意吧,不過還有不小的進步空間。 此外遊戲的其他內容,就比較方便了,主要就是通過外包產出美術資源。 如地圖關卡的設計這一塊,整個《黑暗之魂》的各個區域相互鏈接,這算是比較複雜。 因為這算是標準的貫穿式設計。 例如玩家在A區域,前往B區域,然後發現B區域竟然有一條小路能夠回到A區域。 最後前往C區域的會後,又發現一條小路,竟然也能回到A區域。 這其實是標準銀河戰士類的地圖設計手法。 只不過在《黑暗之魂》裡面,從2D橫版變成了真正的3D立體模式。 帶有一些解密探索的內容,這也是《黑暗之魂》中獨特的一大特色。 前世《黑暗之魂3》讓不少玩過魂1的老玩家不滿,認為魂3沒有魂1出色,主要也是源於地圖設計的改變。 至於對新玩家來說,這種設計則算得上是一種仁慈了。 不過即便如此,聽著陳旭介紹遊戲詳細內容,負責地圖關卡這一塊的阮寧雪還是一臉懵逼。 “遊戲裡到時候不提供小地圖的設計?”阮寧雪注意到陳旭提到的一個核心點,一臉懵逼的問道。 “沒錯,這樣玩家才能感受到遊戲中地圖的魅力,為什麽越來越多的遊戲將遊戲的UI做小,甚至力圖不讓UI出現在遊戲?” “為的就是增加玩家的代入感,想一想黑魂的背景,這是一個絕望的世界,沒有小地圖的設計則是為了加重玩家的這種代入感,而且地圖貫穿的設計這樣也能夠讓玩家感覺到收獲的驚喜。”陳旭笑著解釋道。 沒有小地圖指引,這也算是魂類遊戲的一大特色了。 哪怕後續的艾爾登法環雖然有地圖系統,但卻還是要讓玩家去手動收集殘片,就如同空洞騎士那樣,可以說是相當經典的設計了。 至於說不認路? 多死幾次,來回跑跑不就認識了麽! 這可都是為了玩家啊! 玩家花錢買遊戲,不想著怎麽才能讓他們更有沉浸式的代入感,那他還是人麽? (日常求推薦票跟月票拉!另外明天更新會晚一些,原因的話就是明天可能本書會上架,但也有可能不會上架~要是上架的話,那我就能放開更新了,讓你們再也說不出‘你好短’這三個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