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敏興致勃勃的讓葫蘆拿來一些奶棒,狗剩看見了,立即高興的揮著爪子,嘴裡啊啊啊的叫著。 顧敏朝狗剩拍了拍手,然後道,“狗兒,來,看姨姨的手,你喜歡這奶棒子,就和姨姨舉一樣的手哦。” 不得不說,口糧對孩子的興趣還是很大的。 顧敏試了好幾次,狗剩的反應都讓顧敏武氏極其滿意。 “會不會是隻對吃的懂,對別的就不懂了?” 畢竟孩子還小呢,讀書是什麽都不知道。 “姐姐,又不是真讓狗剩讀書與字,只是讓小方和小圓每天念念唐詩,有用自然是最好,沒用也沒啥,對吧。” 武氏見著自己的兒子又開始啃起奶棒子,見她目不轉睛的瞧著他手裡的奶棒子,便大方的把奶棒子送到了她的面前。 “啊啊啊啊啊……” “姐,你看,狗兒見你喜歡吃奶棒子,把自己手裡的奶棒子省下來給你吃呢。” 你說都快一周歲的孩子了,哪裡還會不懂的啊!! 在現代,很多十個月,十一個月的孩子,都會發單音節的字了呢,比方說,爸,媽啥的。 武氏雖說沒讓小方她們彈琴給狗剩聽,不過,倒是每天讓二人念詩詞給狗剩聽。 空閑的時候,還指導狗剩叫他喊阿瑪,額娘。 雖說四爺不常來,不過,萬一哪天來了呢? 聽到兒子會叫阿瑪,肯定是會喜悅的吧? 武氏自己倒是不指望得寵了,不過,倒是希望兒子入了四爺的眼的。 日子一天天過去,據說弘暉和弘昀在課堂勢均力敵,二人功課不相上下,武氏笑笑。 據說,他他拉氏順利攀上了李氏的大腿,然後把曾經的盟友宋氏給甩了的事,武氏笑笑。 據說四爺現在還是三天兩頭的會跑怡園,不過,三次有兩次是黑著臉出怡園的,武氏還是笑笑。 不過,當某天顧敏把蓮藕在針線房聽到的一個八卦和她分享的時候,她就笑不出來了。 “姐姐,你說三爺和五爺家分別要抬庶福晉,咱們爺會跟嗎?” 顧敏靠在大枕頭上,摸著肚子問道。 四爺有四個格格,三爺和五爺家據說是各抬一個。 而且很妙的是,五爺家據說是劉側福晉說要抬某個格格當庶福晉的。 五爺一向把劉側福晉放在心尖上。 再加上五爺自小在太后跟前養大,嫡親的額娘又是西六宮的話事人。 所以,這事兒基本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至於三爺家,倒是嫡福晉董鄂氏提起的。 “這個消息可靠嗎?” 武氏皺了皺眉頭問道。 一向,她的消息渠道比顧敏多,知道的風和收到的風也比顧敏多。 針線房哪兒,她也是有人的,只不過,她壓根沒聽說。 倘若這個消息是葫蘆從大廚房哪兒聽說的,她只是當個笑話。 可偏偏是穩重的蓮藕說的。 蓮藕的姐姐,還是針線房的好手,而且是個極為穩重的人。 這樣,這消息的可靠性就比較高了。 “袁繡娘沒必要騙自己的親妹妹吧?而且前些日子不是為了太后的壽辰五爺府把袁繡娘幾人借走了嘛。” 顧敏倒是沒意識到和自己有什麽關系。 在她看來,這要抬庶福晉,明顯是武氏啊!! 你想,四個格格,雖說宋氏是居長的,可只有武氏有小阿哥啊!! 現在四爺府僅存三個小阿哥,嫡側福晉各一個,還有一個是格格出的。 那麽,為了兒了,怎麽著也應該是抬武氏的吧? 所以,她一聽到這個消息,趕緊告訴武氏了,在她面前賣個好。 二人算是自己人,武氏高升了,她也為她高興。 武氏想了想,然後把狗剩交到小方手裡,示意小方和小圓帶著他出去玩。 對於小孩子來說,能去外面玩的誘惑力自然是比吃食還大的。 因此,狗剩一不哭,二不鬧的,還極為興高采烈的讓小方把他給帶出去了。 素蘭和蓮藕見小方小圓出去,在得到顧敏的示意後,把屋子裡的窗戶全部打開,便也出了屋子。 蓮藕坐在了門口繡起了女紅。 房屋的大門也是開著的。 素蘭則去了小廚房。 越是關起窗戶,關起門來聊所謂的秘密,越不靠譜。 反而敞亮著,還有人看著,只要二人輕聲說著,蓮藕也聽不到。 而且更加安全可靠。 “我不打算爭。” 過了良久,武氏開口說道。 “啊?為什麽?”顧敏有些不明白,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的問道。 “李氏前前後後生了四個,保住的就這麽一個,你還看不明白?” 武氏悲涼的說道。 倘若是以前,不用顧敏說,她也會上去爭,上去搶。 格格和庶福晉可是兩碼事! 自己的阿瑪和伯父說出去,也會好聽些。 更何況,四爺總會升到親王的。 而親王是可以有四個側福晉的。 自己有兒子,又是庶福晉,那麽,以後升到側福晉的可能性也大些。 自己想得到的,別人同樣也想得到。 你說李氏會不會看著你做大? 你說福晉會不會看著你成為下一個李氏? 親,別作夢了好麽! 為什麽顧敏的這胎能懷得這麽安穩? 那是因為她在福晉和李氏看來,沒什麽存在感,沒威脅感!! 先別說還不知道是男是女。 哪怕生了兒子又如何。 四爺都有三個兒子了,隻多一個庶子罷了。 在四福晉看來,多個庶子,於她在外的名聲,更加好些。 誰家的庶子有她們府裡這麽多? 雖說在某一方面,顧敏挺失敗的。 可事情有兩面,在另一方面來說,她就是成功的。 自己懷狗剩的時候,可是有過幾次暗算的。 而且到現在為止,還不知道是誰動的手腳。 除了顧氏沒可疑,哪怕當年的蘇氏,她也信不過。 倘若不是小方小圓機警,倘若不是自己生孩子的時候,顧敏出手。 自己的墳頭早長滿草了。 哪有現在的局面。 所以,她現在也想通了。 眼線必須要有,暗樁也必須要有。 四爺的寵嘛,就看四爺自己的心情了。 自己有兒子,四福晉為了自己的賢名,在生活上絕對不會苛責,這樣就夠了。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是,誰犯了我的狗剩,那麽最多魚死網破,一拍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