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明月

这是一个穿越做小人物的故事。     不经意间,赵兴成了一名宋朝人,他交往的对象不乏名传千古的词人、遗臭万年的大贪官、逼上梁山的大盗、艳名四播的绝代风华。     这是一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时代,这里有真情浪漫的千古好男人;有闪烁千年的诗歌佳句;有精彩纷呈的商业性歌舞表演和花样百出的商业竞争……     在这个瑰丽的时代里,赵兴处身其中,如鱼得水地享受这时代的雅致人生。     本书中没有朝堂争斗没有官吏倾轧。本书描写的只是宋代市井人的世界观。     或许,书中的内容颠覆了你对宋代的惯性思维,但请你细细品味。

作家 赤虎 分類 奇幻 | 139萬字 | 462章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奇怪的半场婚礼(上)
第1026章奇怪的半場婚禮(上)  看到潘大臨的窘迫,趙興覺得不可思議。
  按說,一個酒店老板,再怎麽落魄,也不至於讓人逼債逼得如此狠。可正是這段經歷,說明黃州的荒僻——他在黃州繼續賣酒為生,可黃州消費市場不大,著名的“潘生酒”既然不能使他養家糊口,由此可想黃州有多荒涼。
  據說,潘大臨寫的詩大氣磅礴,可惜大多數詩後人都見不到了。後來,他隱居邠州(今陝西彬縣)蒲谷,自號“邠老”。徽宗大觀年間,他踏上返鄉路,中途死在蘄春,年未五十(生前著有《柯山集》二卷,現已佚)。
  潘大臨可以說是宋朝最狂熱的追星族,他節衣縮食,省下錢就交遊著名詩人,結果弄得自己窮困而死……但他生前沒有發現,原本,自己也是這時代最響亮的聲音之一。
  潘大臨的詩只剩下寥寥幾首傳世。而這句“滿城風雨近重陽”是最為宏亮的聲音。後人多有模擬他的心情續寫,最有名的是他朋友方嶽寫得《有九日道中淒然憶潘邠老句》:“滿城風雨近重陽,城腳誰家菊自黃。又是江南離別處,煙寒吹雁不成行。”
  除此之外,其余的都是狗尾續貂。
  趙興知道潘大臨,不是因為同在黃州賣酒的緣故。他早就知道黃州市場的容納力有限,所以才馬不停蹄地開辟了通向福州的商路。現在看看潘大臨,他不禁為自己的明智而連呼僥幸。
  兩位同在一城的酒商這是第一次見面——趙興連家都是別人幫著搬得,自然不知道潘大臨的存在,但他知道那句“滿城風雨近重陽”,這就夠了。
  同人不同命。看到趙興鄭重向潘大臨重新見禮,那些官員當中,別人不知道趙興身家豐厚,黃州酒監樂京知道,他有心要幫潘大臨一把,所以端著酒杯——趙興釀的酒,建議說:“聽說你跟子瞻打了個賭,輸了半船酒,不如跟大臨也打個賭,如何?”
  “不賭”,趙興拒絕得很快:“自從跟家師打了賭後,我是逢賭必輸,所以立誓終身不賭。”
  樂京歎了口氣:“可惜!”
  這個歎息,也不知是為潘大臨,還是為自己。
  轉念間,他想起另一件事,趕緊叮嚀:“離人,年終酒稅就要結算,你過幾天來我衙內,把酒稅結了吧。”
  趙興心裡咯噔一跳。
  年終?難道宋人也染上了年底罰倒一批企業,掙一筆豐厚年終獎;來年重新“工商登記”;再掙一筆“開門紅”的“英明”嗜好?
  蘇軾把話題轉向酒宴,打斷了趙興的思緒:“哎,罪官謫居黃州,原本不想搞什麽百晬,幸有離人操持……來吧,天色不早,我們且開始吧。”
  趙興提前送上百啐禮,是因為他身為門生,與蘇遁同輩,這樣的場合他無權參與,所以他趕緊拉著蘇邁走出去,為客人做菜。現在,百晬禮熱鬧的與他無關。直到眾人告辭,他才跳出來,拉住潘大的手,相約後日拜訪。
  孩子的百啐禮擺了一床,趙興送來的東西也在上面湊數。蘇東坡粗粗估了一下,這些禮物除了玩具不好估以外,其余的價值三千貫左右……但,等他看到蘇邁拿來的日本刀時,又將估價提高了一大截。
  蘇軾見過日本刀,從他老師歐陽修那裡。蘇邁得到的倭刀,還保留著唐橫刀的風格,刀身較直,弧度並不明顯。不過,趙興送給蘇邁的這套刀具明顯經過了改裝,刀把已經換成了帶護手圈的歐洲騎士劍風格,這讓刀的重心更加利於掌握。
  一把倭刀價值百金,而趙興送出的這批刀品質是最上乘的,上面都印著ju花圖案。
  蘇軾博學,他知道ju花圖案是倭國皇室的圖案,這說明這批刀劍是為倭國皇室鍛造,是倭刀中最好的品質——禦製刀。
  其實,這批刀劍就是所謂的“菊一文字”,刀身打磨時,在上面出現十二個ju花圖案。
  再過幾十年,倭國新天皇特邀備前國名匠則宗等人為皇室鍛製寶刀,由於這批刀劍品質勝過以前,特準在刀上鍛十六瓣菊紋——這就是日本十大名刀之一:“菊一文字則宗”。這個後綴的“則宗”代表製刀匠,從此,日本刀匠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鍛製出的寶刀。
  這份禮物過於厚重,僅僅五柄長刀就價值五百金以上。蘇東坡決定提醒一下趙興,但趙興似乎早有準備,他搶先介紹:“恩師,我還沒給你說說呐——這些禮物是倭王賞賜的。 恩師寫的那幾首小詞,我拿去印在盤子上,贈送給倭王及其大臣,順便得了些回賜。
  倭國窮困,些許賜物也沒特色,除了刀劍就是一些珍珠,那粒走盤珠也是。剩下的我都在泉州轉售了……學士,自今往後,你無須再擔心錢財問題了,隻管嘯風飲月,只要詩詞不斷,錢的問題交給我。
  我這次帶來了三千兩金子,學士若是需要,年底我還可以拿出三千兩,剩下得錢那筆投入運營。我估計,每年萬貫開銷,不成問題。”
  萬貫家私,在宋代相當於什麽?至少相當於現在的千萬富翁。
  據說,蘇東坡來黃州時也曾帶了筆錢,王夫人認為應該量入為出,於是她把這筆錢分成十二份,每份又分裝在三十個小錢囊中,小錢囊都懸在梁上,蘇東坡每天摘下一個錢囊,裡面就是他們每天的生活費。
  一年過去了,蘇東坡斷炊了,而現在已是他謫居黃州的第四年。
  這筆錢來的太及時了,聽到這筆錢是自己的詩稿換的,而趙興還留下一部分,蘇東坡也不再客氣,他坦然的命令孩子們將籠箱抬入自己的房間。遲疑一下,他又當著趙興的面,吩咐蘇邁給潘大臨送去兩根金條。
  蘇軾總是這麽豪爽,自己的境遇才有改變,便想到周濟朋友,這也是他收入雖高,卻沒有積累下錢財的原因。王夫人對此倒沒攔阻,她看了一眼趙興,說:“君孚那頭,怕用不著官人操心了,我看離人曾相約拜訪,必有深意。”
  ps:感謝讀者支持,還請多多投票,感謝ing。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