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求追讀】刺史蘇羽 壯漢不自覺後退兩步,面露驚駭。 他自己的力氣有多大,他心知肚明。 然而,卻無法動彈眼前這位看似有些文弱的書生半步,屬實詭異。 孟川皺了皺眉頭,“作甚?” 莫名其妙被一個漢子又拉又抱,心情豈能舒適? 大漢顫顫巍巍說道:“排排隊” 這不現實啊。 沒道理抱不動啊! 就在這時,有人認出是孟川,大叫道:“他他就是小說家孟川孟子淵!” 一時間。 誠友書鋪門外,像是炸了鍋一樣。 眾人頓時將孟川團團圍住。 好比前世時,民眾看到了他們喜歡的偶像。 “孟先生,我剛買了您的幾篇雜文,您能幫我題個字嗎?” “孟先生,這個世界真的有縊鬼嗎?” “孟先生,您那畫皮鬼的兩篇故事,實在精彩絕倫。” “孟先生” 陸續有聲音響起,嘈雜至極。 孟川是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有這麽大的影響力了。 看來大部分原因,還是要歸功於縣衙的竭力宣傳。 只是不知這樣的做法,對縣衙又有何好處? “諸位,在下來此,是有要事,恕不能陪。” 孟川連連作揖。 直至陶大郎出面,才解了他的圍。 二人走進誠友書鋪。 那些人心懷激動的繼續排隊買書。 此前想要拉退孟川的那個壯漢喃喃道:“怪不得動不了他,原來他就是斬除邪祟的孟先生。” 這番話,被身旁幾人聽到。 他們頓時議論起來。 “大兄弟,你說你適才拉孟先生,是想將他拉退?” “兄弟,原來還以為你早就認出了孟先生的身份,不曾想是” “你真拉了?你這一身腱子肉,動不了孟先生分毫?” “.” 隨著議論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夥都開始關注起來。 面對眾人的質疑,壯漢堅定道:“難不成俺還騙你們?這對俺有啥好處?那孟先生肯定不簡單!俺是服了。” 他們不由得對孟川又有了幾分仰望和敬佩之意。 其實,完全就是因為孟川身具浩然氣的緣故。 目前,他雖然不能驅使浩然氣,可這些特殊氣韻,其作用頗為玄妙。 尤其是剛剛突破,自身早就超越常人多矣。 有浩然氣在身的讀書人,都比較能打,甚至在某些方面,毫不孫色於武夫。 誠友書鋪中。 陶大郎親自給孟川倒了一杯茶水,笑道:“門外那些人,可都是來買你雜文的。” “全部都是?” 得知這個消息,孟川有些驚訝。 陶謙道點頭道:“你剛才也看到了,在他們眼裡,你現在已經有了些許威望。” 名氣和威望,可不相同。 “最近雜文收益如何?”孟川問道。 這是他關心的地方。 陶謙道:“還算不錯,按照此前的四六分成,這幾日,你足足賺了二十八兩銀子。” “這麽多?”孟川有些驚訝。 陶謙道:“一篇雜文賣十文,你這幾日攏共寫了八篇雜文,聶小倩、煞鬼、縊鬼兩篇、產鬼兩篇、畫皮鬼兩篇這還只是初始收入,你要知道,咱們方與縣,可是有五千戶左右,如今售賣勢頭不減,總的來說,咱們賺翻了。” 這個世界的人口基數很多。 論面積也比前世華夏版圖要廣。 一個縣城,小的也有三千戶人口,多的要有上萬人口,四五千戶,只能算中等。 按照一戶六七人左右來計算,整個方與縣,有近三四萬的人口。 實際上,根據最新的一次縣城人口統計,足有五萬七千余人。 當然,這還只是縣城裡而已,縣城外,還有很多村落等。 目前來賣雜文的人才有多少? 有許多潛在客戶,尚未發掘出來。 所以陶謙才說,這只是初始收入。 他將二十八兩銀子交給孟川。 後者接過銀子笑道:“四六分,你會不會覺得有些少了?” “你想給我漲點分成?”陶謙不敢置信道。 聞聲,孟川搖頭道:“說好的四六分,我豈會朝令夕改?” 陶謙苦笑一聲,“若是他人,我肯定不願這四六分成,但若是你.就這樣吧。” 他看準了孟川寫文的能力,尤其是對方寫的還是志異雜文。 試問,誰能夠在幾日內,創作出多部優質雜文? 這個寫文能力,不可謂不變態。 而且,孟川現在的名氣與威望,又呈現著上升趨勢。 只要將誠友書鋪死死的綁在對方身上,今後肯定受益匪淺。 沒準還能利用對方的名氣使書鋪做大做強。 這才是陶謙想要的一種結果,而並非是在乎眼前的蠅頭小利。 雖然有賭的嫌疑,不過天下所有生意,都是在賭。 “四六分你也是賺的,就別擺著一張苦臉了。”孟川淡淡道。 前世,許多小說網站,為了吸引新作者加盟,都在分成上做出了讓步,比如閱文就是四六分成,還有某些網站的獨家保底合約。 當然,不同級別的作家,分成都不太一樣,那個四六分,是對沒有什麽名氣的新作者而言。 今生,印刷小說的成本偏高不假,可是在前世,網站的各種宣傳渠道,也是要花錢的,所以在成本的付出上來說,誠友書鋪和閱文相差不大。 “我也沒計較啊。”陶謙道。 孟川笑了笑,將今日所來的原因告知對方。 陶謙道:“你之前的那些原稿,我都有保存著,如今已經有了印刷版,那些原稿我就不留著了,統統給你。” “如此甚好,不過除了那些原稿之外,產鬼薑檸篇的印刷版,也給我吧。”孟川道。 陶謙應聲道:“好,這就給你拿去。” 隨後,孟川並未在此逗留,直接離開了誠友書鋪,前往縣學。 離去時,還引發了不小的轟動,不過,這也就是對於喜歡看雜文的人來說。 走在街道上,和一個平常人,就沒什麽差別了。 可能偶爾會有一兩個人認出他,然後驚呼一聲,不過這都好理解。 縣學中,他將產鬼薑檸的故事交給山長,說道:“這篇雜文中提及到的人物都是化名,薑檸原名為辛檸,而李榮才,原名叫李佑才。” 宋淮點了點頭,“這件事情便交給我吧,最近這段時間,你勤來縣學,會有師長教授經義文章,不可錯過,待到明年開春,還是要以科舉為重任。” 孟川深深作揖道:“多謝山長提醒,學生明日便來縣學讀書。” 縣學也是剛剛開課,尚未來得及通知所有的秀才。 “那好,先回去休息吧,養精蓄銳,備戰科舉。”宋淮笑道。 如果整個縣學中,還有學子,有望在科舉上衝刺到最後一步,那麽那個人肯定是孟川。 這是宋淮的想法,所以他對孟川很器重。 後者走後,樂經來到他的跟前,小聲道:“山長答應此事,是為了借機向兗州府新任刺史舉薦子淵?” 聞聲,宋淮撫須笑道:“確實是有這個想法,不過辛檸和那個金鄉縣商人李佑才之間的恩怨,如果屬實,確實也得調查一下,不能讓無辜之人枉死。” “山長大義。”樂經鄭重作揖。 言罷,便見宋淮準備好文房四寶,準備書信一封,交給兗州府新任刺史——蘇羽。 就在這時,孟川去而複返。 見狀,宋淮問道:“還有何事?” 他將昨夜與今日的變化說出。 宋淮臉色一驚,連忙放下手中筆杆,查看孟川身上的異樣,過了片刻,不敢置信道:“子淵.你又突破了。” “又突破了?”樂經被驚訝到合不攏嘴的地步。 從入品到現在,才過去多少時間? 怎麽又突破了? 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 孟川倒是一臉淡然,摸了摸後腦杓,故作憨厚般笑道:“一不小心,一不小心.學生現如今的境界,是在蘊氣境小成?” 宋淮深呼吸一口氣,強自鎮定道:“沒錯。” 樂經死死瞪著孟川,心中不斷念叨,怪才啊怪才。 這也太怪了! 什麽時候,方與縣這地方,可以走出這麽一位天才了? 哪怕是當代大儒的親傳弟子,也不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快速做出突破吧? 宋淮也感到困惑,逐問原由。 孟川無法解釋,只能說是雜文之功。 宋淮頓了頓,極為認真道:“子淵,將來若有可能,就將你所寫的雜文匯集成書,這是專屬於你的道,即使將來科舉不第,你也完全可借著書立傳一道,成為遠近聞名的一代小說大家。” “山長,您過譽了”孟川謙虛道。 不! 為師沒有! “為師心裡很清楚,此刻在說什麽!你的天賦之驚人,所寫雜文質量之上乘,都可謂世所罕見,令為師深深震撼。” “你在雜文一道之上,甚至已經超越了最近十年,所有較有名望的小說家!” “為師很驕傲,能夠教導出來你這麽一位學生!” 宋淮的眼裡似乎正閃爍著光彩。 不管承不承認,孟川在雜文一道上,已經超越了他這麽一位德高望重的師長。 在他心裡,也在很多讀書人心中,孟川已經是方與縣小說家第一人了! 以不足而立之年,便有了蘊氣小成的成果,這在方與縣的歷史上來說,可謂震古爍今! 這章之所以提前更新,是因為晚上可能會加更,總計更新三章,我盡力而為吧。剛才編輯跟我說,成績不太好,畢竟拉胯,我也認命了,作品確實存在著問題,只是還是希望,大家能追讀再支持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