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Quora的反擊 “事情大致就是這樣,比爾,我需要你的幫助。”周新認真地說道。 比爾蓋茨起身在他的辦公室裡來回轉圈,腦海裡還在思考周新剛剛和他說的事情: “太不可思議了,這樣的產品設計只有你能夠想到。 我更想收購Quora了,說吧,你可以隨便開一個價格。 我已經能夠想到Quora的這項功能推出之後, 雅虎問答這段時間花在宣傳上的功夫會白費力氣,甚至是為你們做鋪墊。 而且雅虎即便想開發類似的功能,也需要很久的時間才能做出來。 Newman,說一個價格,算我求你。” 周新很得意,你們能抄我的一個創意, 但是能抄我一整個系列的創意嗎? 這是互聯網生態體系的構建, 在這個時代就是降維打擊。 “好了,比爾, 換做是你,你會現在把Quora賣了嗎? 我之前答應過你,會把Quora賣了,但是現在Quora的價值還沒有完全體現,現在賣實在太虧了。” 比爾伸出五個手指:“五十億美元現金,把NewPay打包一起。” 周新搖頭:“五十億只是Quora的價格,Quora的這項功能推出之後, 我今年把Quora運作上市,他的市值絕對不止五十億美元。 同樣的微軟如果成功收購Quora,Quora作為MSN的一部分,微軟的市值上漲也絕對不止50億美元。 NewPay我暫時是不可能賣給其他人的。” 比爾蓋茨已經洞察了NewPay的重要性:“其實你的所有企業裡,NewPay才是核心。 你把拳頭賣了, 把Quora賣了,都不重要, 只要NewPay還在, 你照樣能夠利用NewPay成立同樣成功的企業。 而NewPay不行, NewPay是支付應用, 這類應用和銀行類似, 他是需要信譽做基礎,無法隨時成立一個支付軟件。 信譽和用戶就是這類支付軟件最深的護城河,現在NewPay已經佔據了先發優勢,後面就是時間的沉澱和積累了。 所以你願意讓拳頭上市,願意把Quora賣給我,只有NewPay,接受入股都隻接受A/B股的架構。” 周新不需要否認什麽,因為比爾蓋茨意識到之後,對方如果想做支付軟件,他攔不住也沒必要攔:“沒錯。 我最看好的還是支付軟件。 支付軟件可以看做是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它的地位類似windows操作系統,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比爾蓋茨沒有就這個話題再多說,他問:“如果我不答應,你會找誰配合你?” 周新不假思索道:“拉裡·埃裡森,他喜歡出風頭,而且也是Quora的用戶,如果你不同意的話, 我會去和他聯系。 再不行我找Jerry Yang, 直接問他,他覺得Quora和雅虎問答哪個應用更好。” 比爾蓋茨大笑, “Jerry才不會配合你。 埃裡森倒是會,他確實很喜歡出風頭,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 好吧,我答應你,你記得到時候把Quora賣給我,就是因為相信你會把Quora賣給我,所以微軟才沒有做知識問答社區。” 這就純屬假話了,微軟不做是因為比爾蓋茨認為沒有必要,做了同時要面對雅虎和Quora,他們也沒有優勢,所以乾脆不做。 不過比爾蓋茨也確實想收購Quora,尤其在看了Quora的新功能之後。 當雅虎通過各種方式打廣告的時候,Quora默默推出了付費問答功能。 “@Bill Gates,比爾,你是如何看待關於你本人的陰謀論,認為你通過慈善基金會實施不道德的計劃,以控制全球人口和實施秘密計劃?”(100$) 這個問題相當有爆點,關於比爾蓋茨的陰謀論從這時候已經開始了,周新說服比爾蓋茨回答這個問題的理由是: “你可以在公開場合正面回應這些質疑。這是最好的自證機會。並且即便是那些指責你的人,想看你的回答,還得給你付費。” Quora推出的付費問答功能,用戶可以通過付費的方式向指定的人提出問題,付費金額最少為20美元,20、50、100美元不等。 其他用戶支付0.5美元後均可查看回答,這部分收益由提問者和回答者共同享受。 Quora從中抽取百分之三十的抽成。 比如周新花了100美元向比爾蓋茨提問,比爾蓋茨獲得70美元,Quora獲得30美元。如果有一萬個用戶看了這個回答,那麽他們一共支付5000美元,這五千美元裡刨去Quora抽成的1500美元後,剩下的由比爾蓋茨和周新平分。 “感謝Newman的提問,我從來沒有加入過什麽秘密組織,比爾和梅琳達基金會一直以來的願景都是實現我的商業願望和慈善願望,希望為改善全球健康、教育和環境等方面的狀況而做出我的貢獻。 最近圍繞在我身上的陰謀論,所謂試圖控制全球經濟、政治,甚至是控制全球人口,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如果我有這樣的能力,我也不至於需要面對阿美利肯司法部門和歐羅巴委員會每年對微軟壟斷進行的調查和訴訟了” Quora的付費問答功能靜悄悄地就上線了,但是作為流量最大的網絡論壇,顯然不會那麽平靜。 尤其回答者和提問者都是阿美利肯互聯網界的明星人物。 對廣大普通用戶而言,他們發現自己也可以使用付費問答功能,隻可以提問不能回答。 比爾蓋茨的回答在短短24小時有超過十萬次的瀏覽,也就是說有超過10萬個用戶支付了0.5美元,為了看比爾蓋茨說了什麽。 其他互聯網論壇也在討論這件事。 “有沒有人能夠把比爾蓋茨是如何回答Newman的答案發給我看看?” “Quora的付費問答功能也太厲害了,等於所有人都只要花錢就能提問,同時如果你的問題問得好,還能給你帶來收益?” “也就是說你花20美元提問,只需要有大約114個人看了回答就能夠回本,比114個人多那就是淨收益了。”這絕對是華人發的帖子。 “前提是你需要有一個NewPay帳號,不然錢沒辦法打到你的卡裡。” “我試著提問了,NewPay挺好用的。” 付費問答把Quora和NewPay連接起來了,之前NewPay的使用場景只有拳頭遊戲、Ebay和Amazon等。 這些購物類支付場景不夠高頻,可能一年也就發生個幾筆。 Quora的生態截然不同,看回答只需要0.5美元,而你注冊NewPay帳號就能夠獲得10美元的獎勵。 你注冊帳號夠你看20個回答了,這種高頻低額的交易,可以看做是後世的打車軟件。 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吃螃蟹的人,付費問答功能上線後一周時間內,有超過一萬個付費問題被提出。 同時也有大約五千個問題被回答。 提問者、回答者都從中獲得了收益。 從矽谷到西雅圖再到華盛頓,沒有人關心雅虎問答什麽時候上線,有什麽功能,請了哪些諾貝爾獎獲得者。 大家都在關心,怎麽樣提出一個好的問題,能夠讓回答者回答,並且讓其他用戶願意看。 付費知識問答功能是借鑒的後世的微博問答,思聰隨便回答一個問題就有數萬人願意花錢看。 這套玩法給現在的互聯網用戶們帶來的衝擊是巨大的。 大家都是小白,誰見過這種玩法。 部分名人本來就喜歡博關注度,有了付費問答還能賺錢之後回答問題更積極了。 尤其是拉裡·埃裡森,作為矽谷狂人,甲骨文的創始人,一直喜歡被眾人追捧的感覺。 每天打開Quora有無數條問題等著他回答,現在有了付費提問之後,後面還有對方已經支付的金額,這屬於把撿錢和興趣愛好相結合了。 其中埃裡森獲得最多查看的問題,也是和比爾蓋茨相關。 “你如何看待比爾蓋茨聲稱所謂陰謀論是在汙蔑他,他沒有這麽大的能量?” “我和比爾蓋茨認識但是不熟,但是我認為他有這個能量,只是會不會這麽做我無法確定。” 正是這個回答,讓陰謀論者們仿佛找到了佐證,在編新陰謀論的時候把埃裡森作為新角色給加進去了。 這個回答有超過一萬個人查看。 整個矽谷都在討論Quora的付費問答功能,好像誰不討論誰就落伍了一樣。 “Quora的付費問答功能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我們要如何利用付費問答給我們的產品帶來啟發。”某個專注於網絡論壇的互聯網公司CEO問員工們。 “我認為我們可以給一些優質內容上鎖,想看的用戶需要付費。” “我們也可以推出類似的付費問答功能,我們的論壇上也有很多和問答相關的內容,我認為我們可以借鑒Quora的思路。” “問題是我們沒有支付軟件,NewPay願意和我們合作嗎?” 雅虎問答是什麽?沒有人記得雅虎問答,只有路邊廣告牌上諾貝爾獎獲得者巨大的人臉,以及人臉旁邊的Yahoo Answers還有些許存在感。 楊致遠開車從家裡前往雅虎辦公大樓的時候,看到諾貝爾獎獲得者睿智的眼神時,甚至感覺是在嘲笑他,嘲笑雅虎又一次在創意上被周新徹底擊敗。 “我們如果要把付費問答功能加進去需要多久的時間?” “最快也要一個月,目前市面上最成熟的支付應用只有NewPay,其他電子支付軟件的用戶數不會超過十萬,大多只有幾千人。 只有NewPay的用戶數能夠滿足一個知識問答社區的需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