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间理想

一生一次的人间之旅,你有没有想过理想生活的模样? 是携一人白首浮生共度?还是孤身前行浪游天涯? 我们总有某个时刻,想逃离身边的人和事, 踏上旅途,去寻找另一个自己。 去和过去的自己重叠, 与现实里不曾释怀的伤痛、背叛告别; 去和远方的自己问候, 前行时的疲惫迷茫、困顿焦虑得以安放; 去和未知的自己相逢, 发现寻寻觅觅的理想一直就在身旁。 原来,你想活成的样子,你向往的生活, 以及你所爱的人,都是人间理想。 经典语录: 人间四月,你陪我看夕阳映舟;来日方长,我陪你看细水长流。 人生如逆旅,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时间的过客?但倘若路过之际,我们能把路过的美好记下,人间便会留下许多时间的礼物。 时间如流水永不知疲倦地流淌,桃花年复一年绽放新颜,和家人相伴同游的小欢喜,是温润绵长的人世风景。 每个人生命中都会路过许多人,但是大多数人只能陪你走一程。当你回望旧时光,如果谁还在记忆深处闪光,那么,这个人已然成了你生命中的永恒,那段相互陪伴的时光也成了永恒。 桃花源不是地理上的位置,而是心理上的位置,桃花源是怡然自乐的心境。桃花源不在此处,不在彼处;桃花源在陶渊明的诗里,也在每个向往自由浪漫的人心里。

作家 大柠 分類 出版小说 | 14萬字 | 47章
西塘依河而建,沿河一路走,不为任何景点而去,倒有种处处皆风景的心境。
走累了,我们决定换种方式游西塘—乘船去!
去游船码头的路上偶遇一座桥,名曰“送子来凤桥”。桥的造型很别致,桥顶有棚,红檐黛瓦,中间有花墙相隔,两边行人皆可走。有意思的是,桥的一侧是台阶,另一侧是坡道。据说左侧的石阶供男人使用,右侧做成小斜坡供缠足女子专用。桥的设计十分人性化。
林知逸化身“林导”,告诉我:“新婚夫妇走一走,向南走送子,向北走来凤。”“那结婚多年的夫妇一起走呢?”我问。“男左女右,幸福长久。”林知逸说。“如果你们希望贝贝是男孩,可以一起向南走;如果你们希望贝贝是女孩,可以一起向北走。”欣宝插话。我和林知逸相视而笑。贝贝在何方?欣宝看起来好像比我们还着急。“公子向北走,小女子向南瞧……”待我们走上送子来凤桥,欣宝哼唱起这首热门歌曲。倒是适合做此刻的背景音乐,我也加入形成临时女团:“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
登舟而行,水面清风徐来,人语歌声入耳。伴随舟身摇曳,心也一点点沉静下来,尘世间的烦恼顷刻烟消云散。岸边的烟雨长廊,游人往来不绝。方才在廊下行走,我亦是熙攘游人其中之一。此刻看在眼里,沿河商埠门前喧闹,结伴而行的游人谈天说地,一派和乐融融,宛如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街,现代的人。”直到此时,我方才对这座千年古镇有了真切的感受。
烟雨行舟,我和林知逸一人一只耳机听着古风歌曲:“一卷空白,心照的人不宣。”这首后弦的《唐宋元明清》是他夜游西塘时创作的,听来别有一番风味。
欣宝也要听,给她听了两句,她不懂欣赏,说我的审美跟不上潮流,给我推荐《一生独一》。我一听,几乎被惊艳到,无论歌词还是旋律,都那么妥帖地和眼前风景呼应。“一城烟雨一楼台,一花只为一树开。”这里有独一无二的烟雨长廊,这里的花树下美人颜如玉。有些歌词,并非特意为某地所作,却因为在恰到好处的时候遇见相应的风景,便走进了赏风景的人心里。就像有些人,并非故意要相遇,却因为在恰到好处的时候相遇,相视一笑便决定相偕一生。
夕阳斜照,晚霞满天,水中可见倒影如画。
前方画舫穿桥而过,桥上行人匆匆,有身穿汉服的女子轻盈走过。晴朗春日,在如此美的地方,是该把自己捯饬得好看一些,好融入画里。
我们到得桥跟前,发现桥洞两侧刻有对联:“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可不正是眼前景象吗?
船夫告诉我们,这座桥叫环秀桥,初建于明代万历九年,是西塘镇最早的高桥。此桥在 1944年突然倒塌,现在这座桥是 1997年重建的。西塘的河面横卧石桥近百座,历经岁月变迁,就像是一本本古书,诉说着西塘的过往。“我说我不会写诗,我只是在诗里刻画了你的影子。”耳边的歌声,眼前的美景,让我心中不觉泛起诗意。“这样的美景,有没有让你们想起哪首诗?”我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林知逸脱口而出。
两三千年时光倏然而过,来自春秋的诗和春秋的水,在此时此刻,通过一个现代人的吟诵,再次跨越时光相逢。不禁遥想,若有前世今生,在很久很久以前,我有没有来过此地?不然怎有今生相见的缘分?西塘没有传说中的雎鸠,但是有立在小船上的鸬鹚。同是擅长捕鱼的水鸟,难怪林知逸触景生情,想起了《关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欣宝说的诗句,让我从春秋穿越到唐宋。小舟穿桥而过,桥下便有酒旗飘扬,可不正是杜牧《江南春》中的景象?
我心中的诗和他们的都不一样。当心灵和风景相遇,会产生诗歌。同一片风景,印在不同的人心里,会产生不同的诗。
西塘素有“吴根越角”之称,在这吴越之地,又是乘船而行,我想起了华夏民族最早的一首船歌《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说出前两句诗,我又回到了吴越春秋之时。正值春日,钟鼓齐鸣,荡舟的越女遇见了楚王的母弟鄂君子皙,心生爱慕,于是以歌声表达了心中欢喜。“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我刚说完此句,林知逸便接了下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现在想来,我当年送你桂花枝,你应该就明白我的心意了吧? ”他说。“并不知道。”通常当局者迷,当年我只知将桂花枝插入宿舍的玻璃瓶,任那甜美的香气萦绕,还不知其中蕴藏爱情的香气。“如果你送桂花枝时附上这句诗,我肯定会明白。”我说。“我哪敢表现得那么直白,万一你拒绝我,就没有下文了。”他如是说。我笑了。爽朗如他,也有如此小心翼翼的时候。
摇桨的船夫道:“你们谈诗配上酒才好,我们嘉善的黄酒很有名的,酿酒的糯米白,酒不加色很白,装酒的坛子外面涂成白色,所以又叫‘梅花三白’。你们来西塘一趟,不妨尝尝。”
“梅花三白”,多雅致的名字!船夫此言引起了我的酒兴,想着晚上回去若在客栈闲庭里对月小酌,颇有雅兴。暮色笼罩着柳影樱云,夕霞映得水波粼粼,小船优哉游哉,我们在时光里徜徉。
“梅花三白”让我想起字三白的沈复,想起他在《浮生六记》里记录的他和芸娘乘船游太湖的趣事。
江上渔火点点,待月升起之际,沈复、芸娘与船家女素云一同饮酒,以射覆行酒令。其间沈复打的比喻惹得素云捶他的肩膀,芸娘出酒令规则:“只许动口,不许动手。违者罚大觥。”沈复说:“动手但准摸索,不准捶人。”芸娘笑挽素云,推倒在沈复怀里,说:“请君摸索畅怀。”
我把此事分享给林知逸,问他:“素云捶沈复肩膀,和他有肢体接触时,芸娘出酒令的规则是‘只许动口,不许动手’,应该是吃醋介怀的。但是,当沈复说不许动手可以摸索时,为什么芸娘又将素云推到沈复怀里,任由他摸索呢?这个我一直想不太明白。”
“想这个问题干吗呢?女人的心思你别猜。”
“主要是林语堂先生说,芸娘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子。沈复写这一点是不是想体现他的夫人可爱呢?主动让别的女子对他投怀送抱,显得很大度的样子。”
“芸娘可不可爱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大柠可爱。”林知逸望着我说。波光里的倒影,忽然在心头荡漾。
“永宁,永与柠结秦晋之好。”林知逸指着一座古朴的石桥说。此时,船绕河一周,刚好回到我们先前逗留片刻的永宁桥。恰如小桥长久凝望着河水,我也愿一生只凝望着你。于我,浮生所爱,唯一人而已。
人间四月,你陪我看夕阳映舟;来日方长,我陪你看细水长流。
西塘西塘,我们朝夕相伴,你是我人间的糖。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