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

面临危机重重的副省长,扮演“黄雀”的省政协主席,寻求权力透支的组织部副部长,一心想做“老好人”的教育厅长,本想暗度陈仓的公安厅副厅长,涉及一系列新老官员的仕途生命与敏感神经。诡计密布,一波三折,谁是背后最大的“元凶”?一个巨大的阴谋正浮出水面,渐成不可控制之势,“问责”却是一架制约权力的正义天平。

第十章 罪魁祸首2
等到了江龙,见了县长徐大龙,黎江北心里的疑惑自然就解开了。周正群是为张兴旺而来!
谁也没想到,张兴旺会引起望天村村民的公愤。望天村村民一听张兴旺从省城讨了30万,也不管这钱是不是拿到了手,是不是他儿子张朝阳挨了一枪换来的,反正30万这个数目,刺激了望天村。那些曾经发誓要跟张兴旺一起上访到底的学生家长尤为气愤。好啊,张兴旺,你鼓动我们上访,鼓动我们找政府讨说法,结果呢,你却让政府收买了!
张兴旺回村没几天,消息不胫而走,紧跟着,那些曾经跟他一道为扩招而战的村民,聚齐了到他家里,指出两条路让张兴旺选择。要么,继续做他们的头儿,带他们找市上,找省上,最好能找到调研组那里,把扩招的事说清楚,不能就这么不了了之。要么,拿出这30万,大家均分。
面对一屋子乡亲,张兴旺先是说好话,他说自己家的老三有了病,车祸撞伤了腿—他没敢说挨了枪,这事不能说,一说村民们就又炸了。他得想办法给孩子治病,上访的事,他真没精力了,实在是顾不上。有个叫阿昌的男人马上反驳他:“不对吧,我怎么听说是人家给了你30万,你是不是让上面收买了?”
张兴旺拒不承认:“谁说我拿了30万,我一分没拿!”
“没拿,没拿你怎么不上访了,当初不是你发动的大家吗?”
张兴旺红着脸,再三解释着。
“不信,说到天上也不信!”叫阿昌的男人本来就对上访揣着一肚子气,当初他不愿意,是张兴旺硬鼓动全村人,没办法,他只能加入了上访的队伍,谁让他家也有个大学生呢?结果上次市县安排,分给别人家孩子的工作都比他家孩子的好。他儿子在江北商学院学的是国际贸易,原本指望能分到春江市的大企业,结果却被分到了江龙渔具厂,说是渔具厂,其实就是个小作坊,一天干12个小时的活,拿六百多元工资,早知道如此,还不如不分。四年大学啊,花光了他家的钱,还有三万多贷款,凭这点工资,单是还贷款,也得六年。他认为又上了政府一次当,政府这是拿六百块钱堵他们的嘴。
“不行,要么分钱,要么上访,你选择一条!”
阿昌一固执,其余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反正他们现在是出了名的上访村,出了名的上访户,他们还指望靠上访能多争取一些钱,把望天村通镇上的公路给修了,最好再能修一座小学,有了小学,孩子们就不用翻山越岭到离村15里的天岭村小学上学了。
张兴旺一看这阵势,不敢在家里久留,晚上偷偷就从望天村跑了出来,原打算先去找大儿子商量商量,朝阳的事到底咋办,还要不要上学?公安厅给的那30万,到底能不能花?谁知刚跑到半路上,就让聪明的阿昌给逮住了。
“想跑,没那么容易!”阿昌指挥着村民,将张兴旺连拖带拽弄到了县城,弄到了县长徐大龙面前。
阿昌向县长徐大龙提出一个问题:“都是上访户,都是望天村的人,凭什么只给张兴旺30万,我们呢,我们找谁要钱去?”
徐大龙无法回答。
张兴旺拿30万的事,也只是他在省城听到的传闻,当然不能拿来跟村民们理论。可不理论,村民们又不放过他。阿昌把话说得很清楚:“要么,拿出这30万充公,修学校或是修路。要么,继续上访。”
两条他都不能选择,他是县长,不是望天村的村民。解释工作没用,说服更不起作用,望天村村民这些年上访上出一条经验,不挑软的,只挑硬的,县上市上谁说话最硬,就找谁上访。
徐大龙清楚,张兴旺和30万块钱不过是借口。望天村村民的真实目的,还在修路和修学校,上次市上答应的扶贫款,到现在落实了不到10万,10万块钱修路,还差得远着呢。
为防事态扩大,徐大龙只能将情况汇报到市里,请求市里尽快落实扶贫资金,再也不能拿白条子应付农民了。没想到,事情传到了周正群耳朵里。
周正群虽然在春江接受审查,但他跟刘名俭,还肩负着一项重任,秘密调查春江政府大楼工程建设中的违纪问题,包括陶器事件。这是他跟庞书记的一项约定,说来也是庞书记走的一步险棋,当然,走好了它就是一步妙棋。
“春江是你工作过的地方,人情世故你都熟,眼下群众对春江政府大楼工程议论颇多,意见也很大,告状信天天往我这里飞,是得认真查一查,要不然没法向春江老百姓交代。这项工作,想来想去,还是你去最合适。”
“这……”周正群怀疑自己听错了,见庞书记不像是开玩笑,说:“我目前这种状况,不合适吧?”
“当然,严格按组织原则讲,你不能去,也没这资格,毕竟,你现在是被审查对象。可话说回来,你没被‘双规’,就不能什么也不干。这么着吧,这项工作由名俭同志负责,你呢,权当是名俭同志的参谋,帮他把把脉。有一条必须坚持,你的问题归你的问题,什么时候不作结论,你就得无条件地接受审查,这是铁的原则,不能变。能接受吗?”庞书记说着,将目光投向他。
周正群想了想,郑重点头:“我向省委保证,绝不违反原则,属于我周正群的问题,我一定承担责任。”
“好,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庞书记终于露出了轻松的笑容,不过紧跟着他又道:“正群啊,实事求是,什么时候都是我们共产党人坚持的一个原则,对你,对春江市的干部,省委都是抱着巨大希望的,希望你们能自己证明自己,不要让省委失望,也不要让老百姓失望。”
这几个月,周正群一面接受专案组的调查,一面却在密切关注着春江几起大案要案的进展。因为春江干部队伍中,有不少他过去的部下、同事,有些还是他担任省委常委后力主提拔起来的。说起来,这也是庞书记对他的另一种考验,看他能不能在这种复杂背景下,坚持本色,义无反顾地把自己该尽的职责尽好。
周正群现在不得不痛心地承认这样一个现实,春江干部队伍中,的确有个别人在蜕化变质,尽管是少数,影响却很大。其中就有他当市委书记时提拔起来的秘书长,现在主管城市建设和财政工作的常务副市长。
难怪庞书记要冒如此大的风险,让他在这个特殊时期赶到春江来。庞书记是想让他亲手拔掉这些刺啊!
得悉望天村村民又在上访,周正群无论如何也要到江龙去:“我必须去,望天村的情况我了解,张兴旺我也了解,望天村的工作,只怕别人做不了。”刘名俭不敢擅自做主,向庞书记请示,庞书记毫不犹豫地说:“他是去做上访对象的工作,不是为自己说情,为什么不能去?”
结果,周正群到了江龙才发现,张兴旺已不是几个月前的张兴旺了,望天村村民也不是几个月前的望天村村民了。他调解了两天,不顶用,迫不得已才想到了黎江北。
“解铃还需系铃人,让他来吧。”他对刘名俭说。
黎江北赶到江龙时,周正群已返回春江市,他不能在江龙久留,他留给黎江北一句话:务必把上访户劝退。
黎江北心里有些遗憾,但时间不容许他多想,向徐大龙简单了解情况后,黎江北急忙往宾馆赶去。阿昌等人被徐大龙安排在江龙宾馆。
一小时后,黎江北坐在了阿昌对面,为了不引起新的矛盾,黎江北没让徐大龙陪他,“你忙你的去,这边交给我。”
阿昌认得黎江北,望天村这些上访户都认得黎江北。黎江北去过望天村,为路,为学校,跟他们促膝相谈过,还在村里住过一阵子。看见黎江北,阿昌等人本能地涌出一种亲近感,觉得替自己说话的人来了。
“怎么回事?”黎江北问阿昌。
阿昌很兴奋地就将张兴旺及30万块钱的事说了出来。
“钱他拿到了?”
“拿到了。”
“你亲眼见的?”黎江北很耐心,一步一步问下去。
阿昌愣了一下,感觉有点上套。不过他还是爽快地说:“当然没见,他拿钱,怎么会让我看见?”
“没见过你乱嚷嚷什么?”黎江北说得阿昌哑口无言。
黎江北将目光转向众人:“你们也一样,捕风捉影的事,就敢拿来上访?我问你们,张兴旺拿钱的事,你们从哪儿听的,谁告诉你们他得了30万?”
众人摇头,他们当然不知道这话是谁说的。
黎江北不急不恼,摆出一副拉家常的架势:“这不就对了,没影的事你们也信,我要说阿昌得了30万,你们也信?”
“不信。”有人插话道。
“为什么?”
“阿昌怎么能得30万呢,他又不是兴旺哥。”说话的是一位中年男子,瘦脸,留着小胡子,他家女儿上的是江北金融大学,也是扩招后由江北财经中专改的,眼下他女儿分到了江龙最好的企业中江集团,他的心情看上去比阿昌他们要好。
黎江北挨个儿问了问他们的情况,中间有12位是孩子毕业了的,眼下都由市县两级安排了工作,另外有6位,孩子还在读大三,还有一年才能毕业。看得出,市县这一步棋,下到了地方上。跟前几次相比,村民们的情绪显然好多了,但也有人担心,主要是孩子没毕业的家长,怕政府明年就没了这个政策。黎江北耐心跟他们解释,政府不会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但目前是就业高峰,政府压力确实很大,大家应该理解政府的难处。
“让我们老百姓理解政府,没听过。”有人开始起哄。
黎江北盯住那人:“所以你要好好学习,别以为当个老百姓就了不起。老百姓也有犯错的时候,不是吗?”
那人让黎江北的话说蒙了,低头想了一会儿,没吭声,不过他再也没说怪话。
黎江北正要趁势引导,半天没说话的阿昌忽然开了口:“不对呀,无风不起浪,你怎么就断定他没拿那30万呢?”
这个阿昌,心思竟然还在那30万上!
“你真的想知道?”黎江北盯住阿昌,这个时候,他已知道今天的谈话该怎么往下进行了,得跟他们推心置腹地谈一次。
“想!”阿昌重重地回答。
黎江北沉下脸,按说,有些事他是不该说的,但他心里也有困惑,有时一味地辟谣,反而会让谣言越来越深入人心,再说,这30万,也不能说是谣言。
黎江北心情沉重地将30万的来历说了出来,包括长大学生阻断高速路,包括张朝阳挨的那一枪。
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静默,黎江北扫了一眼,村民们全都垂着头,一个比一个心事重。
半天,阿昌忽然叫了一声:“真的挨了枪?这个老兴旺,怎么问他也不说,原来,原来真的挨了枪!”
“是啊,都听说他家老三挨了枪,可他不承认。”刚才说过怪话的那个男人抬起头,说了一句。
“不行,这一枪不能白挨!”阿昌腾地站了起来。
黎江北一惊:“你想干什么?”
“这不关你的事,黎委员,谢谢你把我们当自家人看,这事没完,我要替老兴旺讨不回公道,我就不是望天村的人!”
“对,讨公道!”村民们七嘴八舌吵起来。
黎江北怎么也没想到,阿昌惦着那30万,并不是真的图钱,而是想知道真相。他有些措手不及,看来,自己还是不了解他们啊!
“阿昌你坐下。”
“我不坐!”阿昌硬邦邦回了一句,随后,他冲村民们喊道:“走,上省城,找公安厅!”
“上省城,找公安厅!”村民们全都站起来,脸上堆满了愤怒。
“把枪对准一个学生,逞哪门子英雄?”
“怪不得老兴旺散了架呢,原来是他们拿枪吓的,走,说理去!”说着,有人就要往外走。
“坐下!”黎江北猛地大喊了一声。
这声大喊太有力量了,已经到会议室门口的村民蓦地止住脚步,诧异地看着黎江北。
“回来,全都坐下!”黎江北又喝一声。村民们被他的声音震慑住了,乖乖地又回到刚才的座位上。
“想去省城,还想上访?好,我陪你们去。不过我把丑话说在前头,你们要是真的闹得张朝阳上不了学,责任由你们负!”
村民们全都垂下头去,阿昌也老实下来。黎江北这样发火,还是第一次。
“你们都不是孩子了,好话坏话听不懂?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该多嘴!你们知不知道,就为这事,张兴旺不让他家老三上学了,还连带了他家老三的女朋友!”
有人抬起目光,复又垂下,有人拿目光往阿昌这边瞅,见阿昌黑阴着脸不说话,忙又把目光收回去。会议室再次出现沉闷。
“上访不是万能的,也不能因为你们敢上访,就把自己当英雄。有上省城的钱,为什么不拿出来修路?有上访的工夫,为什么不好好琢磨琢磨,村子该怎么发展?全天下就你们望天村有大学生,就你们为孩子花了钱?你们这样闹,会让孩子们怎么想?还有你,阿昌,别以为你心里想什么我不知道。你是觉得你家儿子没分好,亏了,可你回去问问你儿子,他四年大学怎么上的?21门课,16门是补考的,还有3门到现在都不及格。这样的学生,你还有理由跑到政府闹?”
阿昌脸上红一阵儿白一阵儿,尴尬极了,没想到这些事黎江北居然也知道。
“不就是为了公路和学校吗,县上已经着手拿方案,明年就修,你们还要怎么样,不能说风就是雨吧?徐县长再三跟你们保证,凭什么不相信人家?打着维权的旗号到处上访,说轻了你们是无理取闹,说重了,是敲诈!”
这一天的黎江北发足了火,他一口气说了半个多小时,直说得阿昌他们张口结舌,到最后一个个的向他作起检讨来。
一场风波总算暂时平息。
但张兴旺这边不能平息。就算张兴旺想平息,黎江北也不答应。这是他给望天村村民做工作时脑子里再次跳出的一个想法。
当晚,黎江北与张兴旺进行了一次深谈,张兴旺一开始吞吞吐吐,仍然不说真话。黎江北实在忍不住了:“还想瞒是不是?你想过没有,再这样瞒下去对得起谁?对得住你儿子,还是对得住望天村这些跟你泥里来泥里去的乡亲?”
发完火,黎江北又语重心长地给张兴旺做工作,张兴旺终于憋不住了,一咬牙,就将陶副厅长派人跟他谈话的实情说了出来!
“钱呢,那30万到底拿没拿?”
“我哪敢拿,公安的钱哪是那么容易拿的。”张兴旺跟黎江北赌咒发誓。
“没拿就好,我还真怕你经不住诱惑,让他们收买掉。”黎江北松了一口气。
“不过……”张兴旺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
“他们让我写了保证书。”
“什么保证书?”
“就是……就是一辈子不再提儿子中枪的事,还让我加上一条,这事经双方协商,已圆满解决了。”
“什么?”黎江北恨铁不成钢地瞪着张兴旺:“这种保证书,你也敢写?”
“没办法啊,黎委员,你不知道,他们有多凶,我要是不写,他们就……”
“他们想怎么,无法无天了?”
“唉!”张兴旺重重捶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老三一个人在省城,这次是挨枪,好歹保住了一条命,保不准下次,真就要没命了。”
“扯什么淡,他们是执法部门,不是黑社会。”
“黎委员,我说的都是真话啊,那个姓张的,真是这么跟我说的。”
“哪个姓张的?”
“就是开了枪的那位,他是陶副厅长情人的儿子。”
“乱弹琴!”
“真的,不信你去调查,钱就是那个女人硬让我拿的。我不敢要,她还笑我哩。”
黎江北听不下去了,他相信张兴旺没撒谎,可这事也太离谱了!
第二天一早,黎江北紧着往省城赶。原来还想去春江看看周正群,可听张兴旺这么一说,他一刻也不敢耽搁了。
车子离开江龙不久,夏雨就打来电话,问他在哪儿,黎江北说刚离开江龙,夏雨惊讶道:“你抓紧回来,我这边有急事!”
急事,到处都是急事!
坐在车里,黎江北忽然有种山雨欲来的感觉,莫非,暴风雨真的要来临了?
晚7点,黎江北来到夏雨家,夏可可不在,夏雨说她去了姥爷那儿。“这孩子,一来就不安分,也不知哪儿来那么多问题。”夏雨边招呼黎江北边说。
黎江北干笑了一声,没接茬,他心里急,想尽快知道夏雨催他来的目的。
夏雨也没多废话,开门见山就将事儿说了。
还是那件事,路平翻供,孔庆云一案又有波折!
夏雨并不知道案件真相,昨晚她去过卓梅那儿,卓梅除了已经告诉她的那些,对其余详细情况也是一无所知。
其实这事并不复杂,都怪夏雨太着急了,没细细琢磨。
路平本来作的就是伪证。陈小染他们回去后,路平抱着侥幸心理,继续保持沉默。专案组表现得比他还有耐心,除了给他一大摞报纸还有十多份文件,并没有对他展开心理攻势。路平在宾馆待了一个星期,终于待不下去了,他感觉情况有点不大对劲,四周静悄悄的,一点其他人的声音也听不到。不大正常啊,这么想着,他终于问监护他的专案组成员:“陈小染呢,强中行呢,怎么听不见他们的声音?”专案组成员姓巩,是位年轻人,小巩见路平脸上终于有了惊慌的神色,装作不在意地说:“他们回去了。”
“回去了?”路平不相信地看着小巩,这怎么可能呢?
“是啊,早就回去了。”小巩翻着一张报纸,头也没抬。
“那……我怎么还在这里?”路平像是在问自己,目光却急切地盯着小巩。
小巩笑了一下,放下报纸:“这得问你自己,我也搞不清,你怎么还在这里。”
又过了一天,小巩拿来几张笔录纸,递给路平。路平张皇至极:“干什么?”
“把你知道的写下来。”说完,小巩就又捧着报纸看了起来。
这一天,路平一直望着那几页纸,望了整整一天,一个字也没写,但他的心理承受不住了。这点,小巩观察得很细,判断得也很准。
又等了一天,路平还是不写,小巩也不急,照旧陪着他,不过不看报纸了,而是拿着前城市学院院长的悔罪书,反复地看,看着看着,冷不丁问一句:“你说,他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怎么也会犯这样愚蠢的错误呢?”或者干脆就问:“他这一进去,不知他老婆和孩子有多痛苦?”
问到下午,路平终于撑不住了,冲小巩吼了一声:“不要问了,烦不烦啊!”
小巩果然就不问了,很有耐心地看着他。路平越发显得烦躁,在屋子里来回踱了一阵儿,忽然停下来说:“让我写什么,总得给个条条框框吧?”
“没有,知道什么写什么,自己做了什么写什么。”小巩的样子很平和,说话的声音更温和。
“虐待,你们这是变相虐待,我要控告你们!”
小巩的目光又回到了悔罪书上,路平大呼小叫,他好像根本听不到。
路平泄气地倒在床上却很快又弹起身来:“我要回去,我什么也不知道,放我走!”
门开了,进来的是金子杨和另一位专案组领导,路平刚想向金子杨告状,目光意外地被金子杨身后的一张脸震住了!
那是多么熟悉的一张脸啊,曾经像母亲一样关爱着他,呵护着他,如今……
路平仓皇地移开目光,极度恐慌地愣在那儿。
他们怎么会把她带到这儿来!
林墨芝缓缓走进来,没看路平,也没看小巩。金子杨请她坐,她站着没动,目光迟疑了很久,还是缓缓落在了路平脸上。
这一眼看得路平差点垮掉!他实在承受不起这一望啊!他的心响了一下,又响了一下,然后,就碎成了一堆碎片。直到林墨芝离开,他也没缓过劲儿来,恍惚中,好像听见她说了一句话,又好像没有。她就那么含着恨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地站了有十几分钟,然后一言不发地走了。
路平交代了,他把所有的错都揽在了自己身上,字画是他放的,举报信是他写的,网上的消息是他发出的,他就是那个“路透社”!
路平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尽快出去,尽快回到耿立娟身边。路平终于醒悟,对妻子,他是有罪的,是他毁了她的人生,也是他毁了她的幸福。从林墨芝悲恸绝望的脸上,路平已意识到什么,他怕这辈子再没有机会向妻子当面忏悔了。
“我必须出去,我一定要出去。”路平边写交代材料边在心里说。就在这一刻,他还抱着侥幸,只要把事情揽到自己身上,就能保别人平安无事,只要别人平安,他也危险不到哪里去。
收到路平的交代材料,金子杨跟专案组的同志们非常兴奋,堡垒总算攻了下来,路平这个瓶塞一拔开,孔庆云一案的真实内幕就很容易搞清了。加上外围调查的突破,以及对二期工程内幕的调查,金子杨向省委提出,解除对孔庆云同志的“双规”,让他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庞书记没有同意。听完专案组汇报,庞书记指示道:“必须查得没有半个疑点,要还就还他一个完整的清白,没有争议的清白。”
就在庞书记指示完第三天,金子杨他们正要对胡阿德采取措施,同时请夏雨帮专案组做通孔庆云的思想工作,因为之前孔庆云以书面形式向专案组提出质问,并向省委组织部提出辞职申请,这事让金子杨很被动。谁知两件工作都还没落实,龚建英突然找到专案组,主动坦白出一个事实:字画是她放进孔庆云办公室的,钥匙是她从路平办公室拿的,跟路平无关。
“我不想让他背黑锅,我做的,我来承担。”龚建英坦然道。
不只如此,龚建英又向专案组供出一个更为重要的线索,她怀疑举报信根本不是路平所写,是楚玉良和潘进驹所为。她是在一次饭局当中,听潘进驹酒后失言说的。
龚建英这两条证词,让路平的交代立刻成了谎言,也使案情再次扑朔迷离起来。
夏雨却不管这些,她现在就想急着知道,孔庆云一案的反复,是不是金子杨从中作梗?为什么说好要让人出来,突然间又变了卦?
“看你,怎么也变得多疑起来,这可不是你的性格。”黎江北虽然不能帮夏雨判断什么,但他还是不赞成随便怀疑一个人。
“不是我怀疑,这事真是太蹊跷,那天还是他主动找我,要我帮着做庆云的工作,怎么一转眼,事情又变了?”夏雨果然急昏了头,也难怪,周正群一公开抛头露面,更加让她心里着了急,害怕夜长梦多。
“蹊跷归蹊跷,但也没你想的那么悲观,安心等吧,除了等,我们什么也做不了。”黎江北虽是安慰夏雨,口气却有些无奈。
夏雨还是安静不了,非要黎江北帮她分析分析,黎江北只好把去江龙的经过跟她说了,他告诉夏雨,周副省长并没有完全获得自由。
“校长的案子结不了,他的清白只怕也很难获得,他们两个人,现在是捆在一起的。”
夏雨听了,心才渐渐平静下来,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沉默了一会儿,夏雨又道:“万黛河找我了,有人想让她把事情揽起来。”
“让她把事情揽起来?”黎江北越发不明白了,这事跟万黛河有什么关系?
夏雨说:“有人怕事情败露,想找垫背的,他们认为万河实业是江北地产界龙头企业,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省委不会轻易对万河采取措施。他们还答应等风波平息后,给万河一大笔好处。”
“谁?”
“还能有谁,就是姓葛的和姓陶的。”
“他们?”
几件事情加在一起,黎江北就不能不有所作为了。第二天一早,他来到盛安仍这里,将自己在江龙的遭遇和夏雨反映的情况一并作了汇报,不管怎样,他现在是调研组成员,遇事应该先向组长反映。
盛安仍听完,沉思良久,道:“江北啊,这是好事,证明他们终于耐不住了。”
“你也这么看?”
“不这么看还能怎么看,难道你没发现,最近江北的空气很活跃吗?”
“活跃?”黎江北让盛安仍的镇定自若弄得越发糊涂,原本以为他听了会跟自己一样着急呢!
盛安仍被他的样子逗乐了,笑完,一本正经道:“现在该我们出手了,不能让他们再为所欲为。你马上准备一下,跟我去见庞书记。”
一个小时后,两人坐在了庞书记对面,看见黎江北手足无措的样子,庞书记笑道:“你黎委员什么风浪没经见过,不会因为这么点事,变得没主意了吧!”
“这不是小事。”黎江北急道。
“当然不是小事,如果是小事,就犯不着借调研组的力了。事实证明,我们的判断很准确,对方沉不住气了。”说着,目光转向盛安仍,两人心领神会地笑起来。
黎江北望望庞书记,又望望盛安仍,搞不清他们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盛安仍这才跟他解释:“江北的事情并不复杂,庞书记之所以没一开始就采取强硬措施,就是想给大家一个思想上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看似平淡,但它让许多人受了教育。现在你该明白,这步棋的奥秘在哪儿了吧?”
黎江北摇头,他还是搞不清这唱的是哪出戏。
盛安仍没有笑他,一开始他对庞书记的意图也不是十分明了,中间还疑惑地问过两次,当时庞书记也没跟他交底,其中的奥妙还是他自己后来慢慢悟出来的。
“江北同志,单纯地处理几起腐败案,容易,挖出几个腐败分子,也容易。但这对江北的大局起不了多大作用,顶多起点震慑作用。江北高校事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成绩有目共睹,正因如此,才助长了个别人的野心,有借机捞取政治资本的,有浑水摸鱼想窃得一瓢改革成果的,更有利欲熏心不顾党纪国法为自己大捞好处的。当然,这都不是主流,江北高教队伍,主流还是很过硬,这也是庞书记不想把事情渲染得过大的深层理由。有一点想必你早已意识到,就是江北高教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思想界却出现了混乱,相比腐败,这才是最最可怕的。我们可以用法律的手段将腐败分子打掉,思想上的混乱却必须依靠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决,让同志们有一个回味反思的过程,有一个拨开云雾看到真相的过程,更有一个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调研组到江北,就是帮江北高教界完成这一过程,现在你明白了吧?”
盛安仍这番话,终于让黎江北茅塞顿开,他惭愧地笑了笑:“对不起,我政策水平实在有限,局限性太大了。”
“不,江北同志,你在这次调研中,发挥了中坚作用,没有你这张牌,很多谜底都无法揭开。当然,也怪我,事先没把真实意图讲给你们,我向你们作检讨,我庞彬来藏了私心,对不住两位。”
黎江北赶忙起身:“庞书记……”
“江北你请坐,这是我说的第一层。第二层,你的工作还没完,调研组的工作也没完,省委还想请调研组的同志再辛苦一下,继续帮我们把思路理一理。特别是高校事业下一步应该如何发展,产业化这个误区能不能彻底摆脱,民办教育到底应该怎样有效有序地参与进来,成为高教事业的一支有生力量?这些,都需要不断地调研,不断地争论。只有争论,才能让大家从思想深处引起共鸣,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模糊认识和错误认识。统一思想和认识,比什么都重要,这是我一贯的主张。江北同志,下一步还得靠你啊!”庞书记再次将充满期望的目光落在了黎江北脸上,黎江北心头一热。
盛安仍接话道:“怎么不表态,到底有没有信心?”
黎江北噌地站起,大声说:“有!”
“好,我们等的就是你这个字。”
紧接着,调研组召开会议,安排和部署下一步工作。这次会上,黎江北才得知,不只是他,师范的刘教授和党校的林教授在这次调研中也都担任了特殊任务。除了完成正常调研工作,还肩负起了稳定大局和寻求真相的重责。
两位教授跟他一样,也是在调研中获得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林教授,发现闸北新村征地黑幕及工程建设中的盲目跟风无节制扩大投资等问题后,一度很激动,写了长达40页的万言书,要往中纪委寄。是盛安仍和庞书记耐心说服了他,帮他转过了思想上这个弯,让他一方面充分尊重闸北新村项目提出时的客观环境,另一方面要把腐败跟急于求成区别开来。
林教授一开始将矛头直指冯培明,认定冯培明当初在省政府主管高教工作时,以欺骗的手段蒙骗了教育界人士的眼睛,大搞政绩工程,腐败工程。后来经庞书记多次说服,他才慢慢冷静下来,到现在,终于认识到,冯培明动机是好的,出发点也不错,关键一条,就是被“教育产业化”五个字害了,将本来能成为亮点工程的闸北高教新村建成了一个商业化项目,进而给江北高教事业埋下了隐患。好在,二期工程还没上马,这个隐患还来得及铲除。
会议议定,下一步黎江北的工作重点仍是长江大学,一定要把长江大学的困境解决掉,同时,要拿出一个民办高校发展规划,供社会各界广泛讨论。林教授的工作重点仍是闸北高教新村,要在铲除闸北高教新村腐败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高教新村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搬迁学校数目,将高校负债危机化解到最低。师范的刘教授重点调研高校教师队伍状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关注他们的生存及工作需求,为新时期如何打造一支强有力的高校教师队伍拿出第一手资料。
会议快要结束时,盛安仍告诉与会同志,鉴于目前工作量的加大,省委和省政协又从政协委员中选派了一批力量,补充到调研组中来。盛安仍激情勃勃地说:“各位委员,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对这次调研工作十分重视,也期望能通过调研,帮省委省政府找到工作中的不足,更期望调研组能将江北高教事业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让兄弟省市少走弯路。全国政协更期望你们能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委员优势,为政协工作如何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社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