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婶莫慌,曹贼拿命来

夫人已经被曹操接出城了。曹贼安敢欺我。婶婶莫慌,曹贼拿命来。提枪策马北地枭雄乱世不败

作家 无常 分類 科幻 | 21萬字 | 87章
第51章 仓慈
    第2天早张绣就被邹氏喊了过去

    邹氏面色有些红润,难以启齿的模样,再看着邹氏旁边的红袖,张绣就清楚是怎么回事了。

    肯定是这个昨晚送水的丫鬟告了密,忍不住瞪了她一眼。

    “佑维莫要怪红袖,是我嘱咐她照顾好蔡姬的……”邹氏说完还白了张绣一眼。

    “让婶婶操心了。”

    “这段时间,就让蔡姬来我院子里养胎……”

    “是,婶婶”

    张绣心中也松了一口气,昨晚蔡姬那样只管杀不管埋,自己也有些hold不住。

    见到张绣答应下来,邹氏侧过脸庞,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如果你实在忍不住,就让红袖服侍你,你若嫌她毛手毛脚的,就让青鸾……”

    看着侧身而坐,入眼玉颈红润的邹氏,娇小精致的耳垂也布满了红霞。

    “不用了,婶婶,这段时间军务繁忙,在将军府过夜的时间并不多,有甘氏服侍我就够了……

    还有一事要和婶婶说一声……南阳郡……可能要离开宛城前往北方……”张绣也提前打了一个预防针。

    “这种事情你做主就可以了,就是苦了蔡姬了……”

    原本就怀着孕,还要有这种奔波日苦,邹氏都有些担心。

    张绣离开之后,邹氏也松了一口气,越来越不能平静的面对自己的侄子了,特别是确定他好妇人之后,总感觉浑身不自在。

    “你这丫头,都不知道说你些什么好?都跟佑维快一年了,还是完璧之身。”

    “夫人……”红袖面色通红低着头,委屈的喊了一声。

    当秋收正式结束

    李严开始第一批人员物资起拨,如此大的动作,哪怕平民也感觉到了一些问题。

    南阳郡世家豪族对此更加敏锐,不少人都设法打探具体的消息。

    第二批物资和人员出发之后,张绣也放出了受大将军指令即将任职何东郡的消息,同时对于南阳世家抛出橄榄枝。

    有袁绍作为背书,加上张绣这一年来,的确为当地世家提供了一些不错的职位,在平民之间的名声也好了不少。

    鸡蛋从来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也是世家生存的法则。

    不过前来投靠也大多数都是一些支脉分支,一些甚至连世家都算不上,只能称作为寒门。

    不过这一次的人才质量,明显高于上一次强行征召的。

    这些天,通过贾诩的录取的不下50人,也让张绣的人才储备又多了一笔。

    名单之上有一个让张绣感觉意外的人“仓慈”

    记得前世的时候,自己曾经在敦煌旅游的时候听说过他的名声,才了解他的事迹。

    他并不活跃在魏吴蜀三国之地,而是在远离中原的敦煌西域等地

    在任职敦煌太守期间,面对“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进行改革做到“抑挫权右,抚恤贫贏”。

    抑制豪族,减轻赋税,不仅仅受到了当地汉人的拥戴,公正执法的态度,就连西域各异族也对他敬佩有加。

    在当时敦煌的混乱局势中取得如此成绩,可以说是一个妥妥的开拓者。

    如此人才,张绣自然不会冷落,当天就摆好私宴邀请仓慈

    “拜见将军。”

    “孝仁此乃私宴不用多礼。”

    张秀扶起仓慈打量起来,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身材挺拔、皮肤有略黑,没有读书人的温尔儒雅,反而给人一种精明强干、刚正不阿的感觉, 一看就是一个实干派。

    “孝仁曾经在扬州做过小吏?”

    “是,不过 袁术昏庸无能,暴敛横征,不得已才带着乡邻逃亡此处。”说到此处后退了一步,再次拱手相拜

    “承蒙将军恩义,施仁政与百姓,收留乡邻,请受在下一拜。”

    仓慈这一拜倒是真心实意,父母早亡自幼吃百家饭长大,随后四处求学历经千辛,虽然年龄不大但经历并不少。

    学成之后,在扬州做小吏就庇护乡亲父老,但权微力薄,在这个乱世其力有限。

    原本带乡亲父老逃往南阳郡,准备投靠当初游学时的好友,没想到南阳郡这边对流民的安排极其妥善。

    不仅可以分到田地房屋,还可以预先向官府借取一些口粮。

    在宛城周边生活一个月后,对于名声不佳的张绣是真正的觉得敬佩。

    张绣连忙扶起他

    “此一拜受之有愧,我本南阳太守本职就是平境安民,如今也只让百姓勉强有个温饱……”

    张绣说的也是心里话,自认为并不觉得对百姓有多好,自己根本就没那个底蕴。

    税收其实也不低,借粮也要付利息,至于分的田地,南阳郡地广人稀,随便画一块就可以了。

    至于最近颁布的减免了一成税收,以及对借粮灾民的一些政策,也是为了更好的征召壮丁。

    唯一可以称赞的就是不允许士兵扰民。

    但哪怕就是这样,在邓芝和仓慈口中也是属于仁政。

    “孝仁过来入座,如今有了你帮忙,我心中还有一些对于耕田制度的想法,你来听听是否合适…………”

    两人一直聊到深夜,神情激动眼神中都放着光芒

    果然是捡了一个大才,对世家百姓和土地有着深刻的了解。

    对张绣所提出的屯田制 均田制,都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能站在百姓的角度分析政策的弊端,并且加以完善。

    一向沉着稳重的仓慈更是心中激荡,张绣提出的均田制度,简直就是他内心一丝模糊的渺望。

    这就是他想要的,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杼,居者有其庐。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