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立华回信后,他的父母在家里收到来自美国的礼物——抗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药。这种药付立华曾经买过,效果很好,只是太过珍贵,而且过海关不容易。丁祖荫交代,从此,他的父母可以长期服用这种些药,不用操任何心。儿子付文在学校收到一艘梦寐以求的航模,更是欣喜不已。逢人便说“丁伯伯真好”。这样,付立华拥有了双重身份和双面人生。他仍然当他的旅行社负责人,使用了十几年的手机号码印在名片上。但是他的另外一面与丁祖荫联系时,却只使用那种按次数计算话费的手机卡。这种手机卡丁祖荫送了很多,每用一次就扔进巫水河里。只要打手机时是在路上,保持通话简短,并在通话结束后就扔掉手机卡,不论哪个部门都无法窃听它的通话,或者追踪通话源头,更无法查明这个卡是什么人购买的。偶尔,他们使用公用电话亭,既让人无法查询,也可以混淆视听。丁祖荫是戎城政府招引来的投资商,在戎城活动受到各级领导的欢迎,但他从不公开拜访付立华的旅行社,即使是活动经费,也是秘密汇进付的银行账户。“对于我们这样有着生死之交,荣辱与共的朋友,不见面更加肝胆相照。”丁祖荫说。“那么,我怎么递交您需要的东西?”电话的另一头一阵短暂的停顿。“秘密渠道随后建立。”丁祖荫说,“你会收到一个特快专递,里面有一份工作说明,十分详尽,你照着做就行。当然,如果不照做,上面也有处罚条款。”他说完就挂断了电话。按照快递里的工作说明,付立华将戎城的工作交给了别人,在云端开了家旅行社。许多同行不能理解,但他干得有声有色,用事实征服了许多说闲话的人。他的旅行社接待的都是游览虎形山的客人。整个大虎形山脉,角角落落、山山水水,他全部走到,哪里有村庄、哪里有营房、哪里有岩洞、哪里通公路,了如指掌。他绘出的虎形山地图胜过国家测绘局。特别是五百年古国历史,他做过深入研究,走遍了全国有关少数民族发展的博物馆和档案馆,翻阅的资料甚至胜过专门的研究人员。古国地宫是历史奇迹。听说住在宝顶小庙的智悟和尚是起义领袖杨洪海的传人,他先后四次,亲自挑着在山顶生活紧需要的东西,上山了解情况。“我正在研究古国历史,想搜集有关古国地宫的资料,为当地的历史挖掘做些工作,请您帮助我。”智悟沉静如水地坐着。“五百年过去,”他说,“什么都湮没了。可我还是替先祖感谢您。”“您是杨姓传人,您对贵祖上有些什么了解呢?”“我不知道。也没人对我说起过。”“留下什么书籍吗?或者是后代人的回忆?”“自先祖起义之后,我家历代男人都在中年以后看透人世,出家悟道。在佛学钻研方面,或许各有心得,但都没有著之于书。”“有什么遗物吗?”“有,每一代都留下袈裟、木鱼、佛经。但我从来没有接触过。”“我能去看看吗?”辟邪剑谱就是写在袈裟上的。“已经没有了。”“没有了?”“‘文革’的时候,造反派一把火全烧了。甚至连这座小庙都是八十年代重修的。”“哦?”付立华不甘心,“没留下任何东西?”“有一只铁匣,是小庙的圣物,供奉在殿堂里。”“能给我说说铁匣的故事吗?”铁匣原来是埋在地底的,“文革”时“除四旧”,庙宇被夷为平地。重修庙宇的时候,智悟和尚既是操心人,也是工匠、监工,挖出这个铁匣,他认为是佛祖留给他的圣物,不准打开。庙宇修成后,便原封不动地供奉在殿堂里。“我想,不一定是关于庙宇的东西,而是你先祖留下来的关于古国历史的遗物。”智悟没有表示。其实当时他就想到了这点,之所以不准开匣,就是想保守秘密,等待有缘人。付立华的出现,以及他四上宝顶山的诚心,让他隐隐觉得有缘人到了。“我能看看吗?”付立华问道。一个犹豫,一个磨缠。最后,智悟感到眼前此人便是自己苦苦等待的有缘人。智悟沐浴净身后,带着付立华走到殿堂里,焚香,三叩九拜,然后郑重地捧出宝匣,启开暗红的封纸,再解开捆绑的绳索。没有金银财宝,没有铁券皇旨,只有一些残破的铁片、细软的羊皮。付立华掏出手机,一项项地、细致地拍下照片,然后再细细地分辨。这些铁片、羊皮就相当于现在用的稿纸,但它比纸更好,能够经久无损。上面记载着许多文字。付立华一时无暇辨认,但他看了一眼,便知道它正是自己苦苦寻找的东西。他知道自己无法带走这些东西,便仔仔细细地把匣里所有的东西,边边角角,全部拍成照片,留待回去认真研究。但他还是要尝试一下。“我能把它带回去好好看看吗?”“不行,你只能在这里看。”“谢谢,那我改天来吧!”付立华要下山,智悟送他到山口。当智悟返身回山,走得听不见他说话时,付立华转向这位老和尚伤感地说:“谢谢你给我看了宝匣里的东西。这些东西对我很重要,能帮我完成任务,可它或许会毁了你先祖的基业啊!”智悟当然听不到,但他似乎心有感应,回转身再次向他挥手道别。来了四次,付立华已经与智悟建立了感情,毁了历史遗迹,他心有不忍。谁是总体规划设计师,谁是总监工,谁负责哪一片宫殿的施工,宫殿与宫殿之间如何连接,如何互通有无,哪里设置机关,哪里设置逃生躲藏暗道,哪些用于住人……住人处很但是没有具体结构图样和文字说明。两个星期后,通过勾连人物信息,结合地宫的分片建造说明,付立华地宫的结构和覆盖范围。他对地宫的探索掩藏得十分巧妙。他反复进入开放的地宫区,对地宫的建造情形进行模拟,并由此及彼,联想其他地宫的建造方法及可能受到的损害程度。双四绣女节临近,遗址上时刻聚集着排练人群。付立华害怕暴露进入地宫探测的动机,安排人监视排练人群,以免泄密。但丁祖荫派来的、自称田智强的青年,自作主张冒充杨帆出现在遗址,结果丧命在遗址里。此事给丁祖荫和付立华一个沉痛的教训。丁祖荫命令付立华,从此以后,地宫的事情只能他一个人知情,其他探测工人,一律不得出地宫。听了丁祖荫的命令,付立华一震。当时,便加问了一句:“任务完成之后呢?”“一样。”两个字,却是一记响雷——工人必须死在地宫里。明天上午八点,就是任务结束的时刻。此时,当付立华在地宫里摸索着前进,内心充满不祥的预感。他以前不是这样的人,但现在,他必须像一个冷酷残忍的杀手,让地宫里那些丁祖荫派来的人一个个结束生命。当他手刃他们时,就像他在报复丁祖荫。如果他不这样做,他的儿子、他的父母、他的妻子,甚至妻子的亲人都会因此失去生命。但是,他没想到警察摸进了地宫,而且与他发生了枪战。付立华躲在地宫一处凹槽里,静静地等待战机。以地宫为战场,他有优势。这一片地宫,他来过很多回,蒙着眼,他能分辨出方向,感觉到下一个转弯的距离,甚至知道该如何藏身。所以,即使警察有枪,他也不怕,通过不断地躲进凹槽,子弹打不到他。几番周旋,跟踪他的女警虽然手里有枪,最终落入了他的手里。现在,她四肢被缚,口舌被堵地放倒在另一个凹槽里。这个女警他认识,是派出所的副所长林静,那个凹槽比他的藏身处更加隐秘,但是她的同伴显然不容易对付——那个男警察不仅视力好,应变能力强,而且反应快、枪法好。在他们的对决中,付立华打光弹夹里七发子弹,男警毫发无损,而他若不是凭借凹槽和熟悉地宫的优势,逃避得快,几乎丧命。付立华知道,现在必须迅速行动。警察跟踪到这里,即使暂时不知道他们的发射地,也会很快就摸清。除了警察,还有军队。他悄悄地摸到放林静的凹槽里,在她身上搜索了一番,找到手电、手机和一台高科技无线电收发器。他把手机取出来扔掉,无线电收发器放进兜里。可惜在深洞里,这种高科技的东西也没信号,不然,倒可以了解警方的信息。他把林静扛在肩上,摸索着前进,没想到这个女警看起来苗条,小小身躯比他预料的沉重。他扛一会儿再抱一会儿,把自己拖得十分疲累。我可不能被她累死,付立华想。还不能碰上其他敌人。但他又不能杀掉她。一是留着她有用,在警察追过来的最后关头,她将是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二是不忍心……他得把林静藏在一个可靠的地方。那是一个可透进光亮的豁口——那地方他很熟悉,外面是悬崖峭壁,不易被人发现,却又易于逃生。最后关头,说不定他要从那里破壁出去。但距那里还很远,他能顺利过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