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凶手……”这句话犹如一记重锤重重地击打在杨罗身上,他已然再说不出别的话来,收不住的口水和尿液混合了一地。11月1日凌晨三点二十一分,韩答案案发。如果说郑從案、鸸鹋案展现出来的只有层层迷雾,那么韩答案终于把真正的答案公之于众,而你,很快就会清楚这是什么意思。“这里是案发现场?!”也难怪细微惊愕,这和前两案的案发现场相差太多。“怎么会这样?!”盐佟的吃惊比细微只多不少。要从哪里说起呢?是没有推动的门窗?还是四处散落的行李?又或者是空气中黏连不散的‘铁锈味儿’?啊,不如先说说已经神智崩溃的杨罗,要不是被困在洗手间里的他大喊大叫,本案的案发时间或许也会定格在天光大亮后的上午10点。从他口中脱落的毛巾带有斑斑血迹,惊恐的作用力下致使所有的牙齿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纹。酒店夜班服务员带着怒气冲冲的房客找上门来,刷开房门看见的却是一处血腥暴力的分尸现场。从酒店报警到刑警队抵达已将近半个小时,空气中的味道依然浓郁,仿佛是单独凝固在了这间客房里。通过房间的物品移位可以看到一些打斗痕迹,具体查探全是一些碰撞痕迹,由此产生的伤痕都在杨罗一人身上找到。死者的行李堆在墙角,电脑和五根不同接口的充电线丢在电视机旁,手机和相机分别留在枕边和床头柜上。两扇玻璃窗都还是落锁状态,窗帘也遮挡严实,打斗痕迹没有蔓延到这附近。分尸的手法没有不同,血液、毛发、内脏、尸体,同样被细心打理和清洗过。更特别的是死者尸身上的衣物,鞋底有少量碎石子和土粒,裤子上有坐下后形成的褶皱,上衣领口有不明污渍。虽然也是整整齐齐地穿在尸体身上,但这并不是一套新衣服,最起码死者穿着这一身去了不少地方。取证人员悄无声息地穿梭在房间的各个角落,努力地呈现出凶手留下的所有痕迹,这必然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死者韩答,男性,21岁,某平台职业主播,靠直播打游戏为主业,城南市尾东区人。”“自驾一辆白色SUV经跨江大桥进入本市,27日当天下午一点在花园酒店登记入住,没有同行人员。”刺啦刺啦的对讲机听的人很不舒服,车窗外的夜色正在褪去,还没有看到太阳升起的迹象,眼前是一片清冷的灰白。“网络部那边儿有消息了,酒店的电脑被人后台下载了一个定时程序,零点开启后会自动关闭监控,只能等到第二天上午十点才能解除控制。”“也不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又重新核查了郑從案和鸸鹋案的监控,覆盖式病毒是依附这个定时程序的补丁,网上就有卖的。”廖守的声音穿过对讲机之后变得更沧桑了,任谁听了都不会觉得这是个刚三十出头的男人的声音。“杨罗呢?”细微大口吃着刚刚拿到手的薄脆煎饼。“医生说受刺激太大,我估计是凶手分尸的时候给他‘现场直播’了,没当场吓死也算心理素质不错了。”“看起来有够严重的,还有治吗?”“指望不上了。”“他这回是什么身份?黑转粉还是私生粉?”“民事诉讼被告,被禁止出现在死者三百米范围内。”“因为啥?”“性骚扰。”“非公开诉讼?”“自然是,要不然怎么会之前没查出来呢。”其他人都默默听着,该记笔记就记笔记,该好好开车就好好开车。“有件事得私下里说说。”廖守打了电话过来,细微撇了项阳一眼没开外放。“很担心?”“岂止是担心啊,在咱们还在受害者身边打转儿时候凶手可能已经盯上了新的受害者。”“还有时间。”“在某个地方有一个人的生命正在进入倒计时,对我们来说还有什么狗屁时间。”“我们还有七天的狗屁时间,168个小时,1080分钟,604800秒。”“我真怕我们来不及……”“……还不到怕的时候,拼尽全力吧。”天边的云没有散开,但从云彩的背后流淌出耀眼的光,太阳升起来了。“廖队怎么了?”“哦,早餐时间没吃到东西消极情绪上头了。”“……你不担心?”“担心什么?”“我们……嗯,救人……”“知道为什么凶手这么执着于把受害者分尸吗?”“为什么?”“先想想凶手对尸体做了什么?”“储存血液,分离毛发,清理内脏,每具尸体都保持了基本的干净整洁。”“本案中凶手不是为了分尸而杀死受害者,而是因为受害者死后必须进行分尸。”“这有什么区别?”“前者是凶手在享受分尸过程中生出的心里愉悦,后者是凶手为保留受害者死后的人性体面。”听起来像是在替凶手诡辩,但这是切入凶手世界的华点,只有了解凶手,才能制止凶手。“文仓案你不是见过尸体,那些受害者看起来怎么样?”“或许不该这么说,但很恐怖,他们的皮肤、四肢以及面部都有着难以让人接受的变化。”“说轻了,不过再想想本案的受害者们,他们看起来有什么变化?”“好像……没那么恐怖了,这是为什么?”“恐惧是源于尸体传递给活人大脑的信号。血液停止流动,生命的鲜红色变成黑紫色。寄生在人体内的细菌开始散发异味,以内脏为主首先开始衰败。我们意识不到,但这个信号会通过嗅觉传递给大脑。”“我想也不仅仅是因为对死亡的恐惧。”“人类可以接受怪诞美学。玻璃罐中的鲜红,被认真对待的毛发,低温保存的内脏,平静的死者,这些都在冲淡死亡本身带来的不安。”项阳把车停下来,他们分到的韩答生前开车去过的地点不在这里,但他们首先要来细微的住处取一样东西。“案发现场传达的似乎是另外一回事,凶手偏执谨慎,把反追踪做到了极致。”“我们不一定只有一位帮凶。”“给警方捣乱的不是只有‘电子签名’?”“真正的凶手专注于美化死亡安抚尸体,留给我们眼前所见的人则注重案发现场,那个人要一切匹配凶手所呈现的‘怪诞美学’。”“也是个疯子。”“两个人一定是息息相关的,‘帮凶’时刻注意着凶手,随时为凶手弥补不足。”“杨罗毁了这一切?”“‘帮凶’现在一定很苦恼,当我们遇见他(她)的时候,他(她)会控制不住地把我们引向凶手。”“那我们还有时间吗?在下一位受害者出现之前。”细微推开车门脚踩在马路牙子上,“何必纠结呢?等找到凶手的时候不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