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没告诉我那个「又」是哪来的,说只告诉他皇后。 于是,我真的没问,临走前终于成功气了他一回。 回到丁府后,我继续做生意。 一年后,殷九河成了皇上,励精图治,只不过奇怪的是,每次一准备纳人进宫就会直接晕倒。 后来找了莲生寺的主持,说是殷九河命中被姻缘所克,除非能找到丑时三刻出生的女子合算八字才行。 父亲说起这个消息时,眼睛偷偷瞄我一眼。 这时辰正好是我出生的时刻。 我假装没听见,喝完最后一口粥说了句:「去书房」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殷九河真是,搞这种把戏,也不知道怎么说服高僧犯戒的。 想到这,我勾勾唇。 刚进书房,就见一封信静静在桌上。 我打开,里面只有一句话:「我想吃点心了。」 看着熟悉的字体,我弯弯唇角。 窗外,桃花纷纷飘落,美不胜收。 「算了,我好像,也挺想他的。」 (正文完) 【殷九河前世番外】 1. 南城水患,拨去十万两赈灾银却依旧有大批灾民流窜,甚至逃来都城被挡在城外。 父皇命我调查。 下朝后,老四笑着恭喜我,眼神阴鸷又嫉恨。 我懒得理他,打算先去城外巡查灾民情况,于是直接略过他。 谁知他上前一步,在我耳边小声道:「父皇不过是偏心你,你以为你真有本事?」 我顿住脚步,敷衍勾勾唇:「还好吧,比你文不成武不就好多了。」 他一愣,脸都绿了,我直接离去。 最近老四越来越过分了,竟然还把手伸进了我的府里,不过,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老四好像没那脑子。 我将心里的疑惑暂且压下,走到城墙上。 看着几乎遍布城外的灾民,眉头皱皱,外面估计有数千难民,怎么会那么多? 「殿下?这……?」 阿笙自小伴我长大,此时见我面色难看,又看到这惨状,弱弱道。 我转头下城墙找了家衣坊,等再出来,身上已经穿上破烂脏臭的衣服。 阿笙惊讶地看着我。 我抬抬眼,他立刻进去换了身差不多的。 在镜前看了会儿,我又弄乱发髻,搞脏了脸和手,才出城。 不过好在有人派粥,应该是赈灾的官兵,我心里的不悦淡下几分。 派粥队伍约莫半里长,其中有颤颤巍巍的老者,有面黄肌瘦的幼童,有瘦骨嶙峋的病人。 我排进队伍,边缓慢前行,边询问前面的老大爷情况。 他重重喘息,看起来身体极虚,痛骂朝廷不作为,给他们的粥都是掺了沙土的。 一路逃亡至都城,却又不给进。 说罢,他咳嗽了几声。 我看向队伍前方,走去最前面,看到的却不是官兵,而是个十六七的女子,她正小心地把碗给灾民。 柳眉杏眸,眼中带着宫中少见的干净,里面没有算计,没有娇羞,一片赤诚坦然。 她见我上前,眉头微蹙:「你怎么插队?」 我愣住,一时语噎,本以为是朝廷派粥…… 「唉。」 她看着我呆住的模样神色温柔几分,利落盛了碗粥给我,并在里面放了个窝头。 「下回不能插队了,一会儿碗给我。」 「嗯。」 我接过碗,看到露出的一抹皓腕,以及透着粉色的指甲。 抬头,她已经又在忙了,丝毫没注意我的样子。 我走回队伍将碗递给刚才的老大爷,他接连道谢急忙拿去给树下的孙儿一点点喂。 小孩儿瘦骨嶙峋,喝了几口就说不饿了,偏要跟那大爷轮流喝才行。 我问了下派粥的人是谁,他们说是丁家。 想到那双眸子,我又查了她的名字——丁嫣儿。 这日开始,我变成「难民」一员,与他们同吃同睡,不到五天就将南城的情况摸得七七八八。 就是饿得紧。 一天两碗粥,两个窝头 那天,我坐在树边,突然有双手拍了拍我的肩。 我睁开眼,就看到双灿若星辰的眸子,她给我两块点心,又叫丫鬟递给我碗茶水。 「你是查水患的官员?」 她嗓音如上好的乐器,声音自然。 我眼神一凛,正在想要怎么处理她,就见她弯弯眼,指了指我的手。 「一点茧子都没有,不过你也挺厉害,真就在这吃住。」 我心里软下几分,也不再装,懒洋洋靠在树上指指茶碗。 她无奈,叫丫鬟再给我倒一碗。 「真淡。」我假意嫌弃。 她忽略我的嫌弃,兴致勃勃:「你可一定要好好查,把那些鱼肉百姓的官员全拉下来!」 我听着这天真又热血的话不禁失笑:「好。」 「行,你饿了可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