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毅决定了之后,就让朱功亮带人去那几条入谷山道。 详细的考察了环境,勘察了地形,准备修建防御设施。 东南部的山口大约几百米的宽度,修筑一道寨墙就可以挡住了。 东部那条山谷小道更是简单,修建几座木塔就能全部守住。 至于东北部的那条极为宽阔的山道,还真是难度比较大。 暂时这边的人手太少,不足以修筑这么大的工程。 郑毅就开始让人回到中原村,带着新培训的人迁移过来。 十多天之后,这山谷中的人口增加到千人以上。 比起华夏村和中原村那边也是不遑多让。 将这边交给朱功亮和张大山负责。 郑毅就打算先回中原村那边。 这边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 当初跟四部落约定的相亲会要到了。 他也得回去准备一下,好解决诸部的矛盾。 顺着西侧那道小峡谷回去。 这里已经重新修整过了。 本来的岩石地面经过修整,已经出现了一条两三米宽的路。 用碎石压实而成,过木板车还是没太大问题的。 如今他们有驯鹿运输队,都是拉着木板车运输。 等到积雪比较多了,也可以使用鹿拉雪橇。 这就完美的解决了长距离的运输困难。 等到不久之后,华夏村、中原村和山谷三个据点就可以联系起来了。 郑毅到了峡谷最窄的地方,这里已经立起了一座长长的栈桥。 这座桥是利用几天时间修建起来的,横架在两侧山壁之间。 下面就是那道水深流急的小河,栈桥让地势再构不成影响。 过了栈桥,不远就穿越了这道峡谷。 峡谷的西侧就是中原村的矿场。 煤矿和铁矿都集中在这片区域。 经过培训的平民已经开始开采。 每天都能为村里提供一两吨煤石和铁矿石。 离开中原人十多天,这里的变化还是蛮大的。 地面积雪还是很厚,大概能没脚踝的深度。 这点和峡谷另一端的山谷仿若两重天。 从矿场到村里修了一条路。 方便矿石的运输。 就是碎石铺水泥。 趁着天气还不算冷,营造坊加班加点修好的。 未来还会修筑两道铁轨到村里。 矿石可以直接从小铁车运过去。 村子已经完全的成型。 三百多座小木屋都整齐排列。 一排排的连在一起,就好像后世新农村一般。 村子的中央是食堂和广场,大家工作完到食堂吃饭、广场休息聊天。 轻工坊和精工坊、精作坊都在村子的东部边缘,那边地方大,也不会影响村里的生活。 郑毅很满意的在村里转了一圈,这里已经完全复制了华夏村的模板。 成为苦夷岛中北部的新据点,未来和山谷也可以连成一线。 两个地方进行产业的组合,会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目的。 村子里很热闹,这边的人口也已经有上千人。 大部分的青年都在矿场和精工坊工作。 上了岁数的进入食堂和轻工坊。 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 忙碌且充实,充实面貌好。 郑毅回来一路询问大家生活情况。 基本上得到的答复都是过的很好。 这也让郑毅彻底的放下心。 召集的这些平民都非常朴实。 完全就是五千年华夏农民的样板。 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能够吃饱穿暖就是幸福。 郑毅每次和这些人呆在一起,就会感觉心情无比宁静。 到了食堂之后,瓦兰高兴地迎了出来。 说起来也有十多天没见这丫头了。 还真是挺想她的。 “在食堂做的还习惯吗?”郑毅宠溺的摸着她满头小辫问道。 瓦兰低着头有些害羞,“挺好的,我都可以自己做菜了。” “那挺好!今天我一定得尝尝你的手艺。” “我做的不好吃” “别整的太谦虚!” 郑毅拉着她走进食堂,正好马上就是饭点儿。 拿着盘子吃了头一份,蒸螃蟹和海鱼汤。 汤里还放着一些松子和干蘑菇。 应该是从林子里搞来的。 “哪个是你做的菜?鱼汤还是蒸蟹?” 郑毅啃着螃蟹钳,对着瓦兰问道。 “鱼汤,味道还行吗?” “好!非常棒!” 郑毅竖起大拇指。 倒不是违心夸赞瓦兰。 这鱼汤味道真是挺好的。 一点闻不见腥味不说,有这些干山货和松子加入,更增加了一份别样的香气。 瓦兰也是高兴地不行,脸色红红的接受了他的表扬。 “我还怕不好吃呢,这是第一次尝试这么做” 瓦兰轻声的说道,脸上浮现一抹得意。 “哦?这是你新研制的?” “嗯,陈嫂子说食堂材料不够多,有些压不住腥味,我就想起当初山里长的去腥草,带人挖了一些根茎过来放到鱼汤里面,果然腥味减少了很多!又加入松子和蘑菇提味,本来以为不好吃呢” “哎呦,没看出来,我家瓦兰还是个小厨娘呢!去腥草就是这个东西吗?根系还挺好看的!” 郑毅由衷的夸赞一句,用筷子从碗里夹出一根奶白色的植物根系问道。 “嗯,这就是去腥草,我们族里会在秋天收集一些,晒干磨粉烤肉!” “处处有学问啊,看来这苦夷岛可用于做饭的材料挺多的!” 郑毅也不禁感慨道,当地人在这里生活几万年。 还是积累了相当丰富经验的。 回头还得加强与当地部落的交流。 说不定能够给他的事业带来不少帮助。 帮着他将吃完的盘子收起来,瓦兰就去忙活了。 郑毅就召集了新安排的助理庞琨、刘默两个准备相亲会的事情。 说是相亲会,其实也是中原村和周边部落的第一次大交流。 中原村的商品也可以和周边的部落互通有无。 是近期比较重要的事情。 还是要非常重视的。 如今东部山谷中也建了据点。 未来中原村和山谷将超过华夏村,成为他事业的核心区域。 毕竟华夏村那边太靠北了,当初也没有经过精挑细选。 发展出一个村子或者镇子都没太大问题。 但是如果想要发展为城市就不够看了。 资源、地形、发展潜力都有限制。 是以华夏村除了第一村的名号外。 未来是不大可能担负起核心重任的。 他的目标是继续向南,走到这座大岛的南端。 那边的温度和气候,包括地形地势都要比这边好得多。 北部这边当然也不会放弃,依然会大量的建设据点。 发展养殖和渔业,以及未来技术足够开发矿产油气。 至于种植苦夷岛北部平原低地面积是挺大。 但是种植还真不是太合适,种季小麦就算不错。 郑毅让庞琨和刘默做相亲会的各项准备,这边派人到纳耶、兀剌、恰罗柯部落去送邀请函,让他们提早带人过来,别到时候着急忙慌的,弄得相亲会没人就尴尬了。 这相亲会其实郑毅也有很大的私心在里面。 不仅是想要出售他们的手工制品,也是想给自己村里这些单身汉找个媳妇。 华夏村一千三百多人,其中男性比例占到三分之二,将近九百人都是男丁。 刨除有家室的、岁数大的,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也有好几百人。 中原村这边基本上差不多,也是大几百的男人没媳妇。 可是村里的女性资源有限,没办法让单身男内部消化。 那就只能将目光转到周边的部落之中。 这也是当初郑毅灵光一闪搞相亲会的原因。 将那些部落的陋习改掉,才能让他的人有机会。 不然人家都实行两两的交换婚姻,他拿什么给自己这边的好小伙找媳妇呢? 整个准备时间持续了好几天,将村子里里外外都收拾了一遍。 轻工坊还给村里的小伙子没人做了一件新衣服。 起码将他们打扮成能见人的样子。 像喜欢雪地光着膀子的二黑。 如今也是人模狗样的穿的板正。 大约七八天之后,纳耶部首先带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