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带着许玲子去坝塘村接许老太太,许老三下地干活儿,许杏儿没法出门,只能留在家照顾叶氏,想着好几日没见到山子,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再去跑山。kuaiduxs.com “杏儿?”成哥儿走近灶间唤道,“在家不?” “在西屋呢!”许杏儿在屋里应道。 叶氏听到声音也说:“成哥儿是吧?快进来。” “婶子,身上好点儿没?”成哥儿挑帘子进来道,“我娘这几日回我姥娘家去了,不然早就过来看您了,我奶让我拿了几个鹅蛋过来,说给你补身子用。” 成哥儿说着把兜在衣襟里的鹅蛋倒在桌上,小心地用手圈住,免得鹅蛋滚到地上。 叶氏素来跟成哥儿娘交好,知道推辞也推辞不过,便也没客气,直接道了谢,打发许杏儿去拿盆子装了收好,然后问:“你娘回娘家咋还么回来?可是你姥娘家有啥事?” “我二舅家盖房,二舅母如今大着肚子,姥娘又崴了脚,我娘回去帮着做饭收拾,一时半会儿回不来呢。”成哥儿坐下擦着汗说。 许杏儿端了碗凉茶进来,直接搁在成哥儿手里道:“不过是从隔壁走过来,你都能走得一脑门子汗?赶紧喝了凉快凉快。” 成哥儿抬头猛灌了几口,抹抹嘴笑着说:“可真凉快!” “那是自然,我一大早就搁在井水里沁着的,本来是等我爹下地回来喝的,就先便宜你了。”许杏儿见他几口就喝得见了底儿,便又给他盛了一碗,却没有直接递给他,而是放在桌上道,“这碗慢慢喝,灌狠了当心凉得肚子疼。” “嗯。”成哥儿笑眯眯地点头答应着,又对叶氏说,“婶子,我奶说,咱两家门挨门地住着,你跟我娘关系又好,有啥我们能帮得上忙的就打发杏儿来告诉一声,别那我们当外人。” “知道了。”叶氏笑着说,“你爹若是啥时候去看你娘,让他给你娘捎个信儿,就说我家锁儿等她回来做干娘呢!” 成哥儿到底年纪小,没听懂叶氏话里的意思,回去跟他奶一说,老太太顿时就明白过来,杏儿家这是要把锁儿过继过去,琢磨片刻,点点头道:“这倒是个两全其美的好法子。” “啊?”成哥儿听得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大人们在打什么哑谜。 临近晌午的时候,许老四和许玲子总算是把许老太太接了回来,老太太心里还憋着对老许头的气,路上把他俩里外一顿数落,到家下车了还有些没解气,进屋也不理老许头,径直去了西屋。 许玲子叹了口气,跟进去道:“娘,既然都回来了,你就别跟爹生气了,爹这辈子就是那个脾气,你这不是自己找气生嘛!” 许老太太还没说话,就听老许头在东屋里扯着嗓子嚷道:“玲子,上地里多拔点菜,然后去割条肉,今晚把全家都叫过来吃饭,说说分家的事儿!” 许老太太本来都已经上炕去收拾包袱,一听这话整个人差点儿跳起来,扭头问许玲子:“你爹说啥呢?分家的事儿?” “三哥之前不就说要分家,后来昨个儿二嫂和大嫂也跟爹说要分家,爹就说等娘回来了全家坐下来商议商议。”许玲子语速超快地把话说完,怕许老太太又要唠叨,赶紧闪身走了,“娘,我去买肉。” “买个屁的肉,家都要散了还吃肉?吃西北风去吧!”许老太太怒道,一把推开东屋的门问,“你到底想啥呢?他们要分家就分家?” “又不是我要分家,晚上人就都来了,你自己问呗!”老许头在炕上翻了个身,甩了个后背给许老太太。 晚上的时候人来得很齐,连叶氏都被许老三扶了过来,陈氏、李氏和许玲子在灶间忙活,许老太太心里堵着气,也不肯去帮忙,一直沉着脸在炕边儿坐着。 许杏儿懒得看她的脸色,自己干脆去灶间帮忙,虽说不会做饭,但好歹能帮许玲子看个火添个柴,偶尔在她忙不过来的时候帮忙翻翻锅。 叶氏过门这么多年,基本也习惯了许老太太的脸色,只要她不冲着自己来,她便坐在一旁看着锁儿和栗子,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几个人一起干活到底是快些,没多久菜就都上了桌,一共八菜一汤,着实难得的丰盛,快赶上过年时候的伙食了。 许二双还不等坐下,眼睛就已经紧紧盯着荤菜不放,恨不得能通过眼神儿就把肉都看进自己肚子里。 老许头见几个孩子大多都在偷着吞口水,摆摆手示意大家都坐下吃饭,“先吃饭,有啥事吃了饭再说,现在说了这饭就没法吃了。” 被他这样一说,这顿饭吃得格外压抑,只有几个不知道怎么回事的孩子欢喜得很。 虽然许玲子把栗子抱过去帮着带,但许杏儿这边要照顾桃儿,怀里还要抱着锁儿,心里还惦记着怎么能在不分家的情况下给自家多争取些利益,根本没有半分吃饭的心思,筷子也只动了几下做做样子,也不知夹到什么就塞进嘴里,胡乱嚼几下就吞下去。 李氏虽然惦记着分家,但是饭菜可着实没少吃,风卷残云般吃饱了,把碗筷一放,嘴都没顾上抹就道:“好了,爹,吃完了,咱来说说分家的事儿吧!” 老许头见状也放下碗筷,沉声道:“老大、老二和老三家都说要分家,你们别人说说,还有啥想法。” 许老三忽然道:“爹,我们听您的,不分家了!” 老许头闻言露出喜色,李氏的脸色顿时变了。 正文 第五十一章 过继 :2013-11-3 15:45:11 本章字数:3367 “老三,你怎么能这样,最开始是你说了分家,我们这才开始商议分家的事儿,如今你轻飘飘的一句不分了,就完事儿了?”许老二被媳妇在桌下掐了一把,顿时跳出来说道。 “二哥,这话旁人说也就算了,从你嘴里说出来……”许老三停顿片刻,没把后面的话说全,“我原本只不过是因为杏儿娘被吓病了,心里堵着口气罢了,气话无好话,二哥何苦这么较真儿!” “就是,老三这话说得在理。”老许头虽然不知道三儿子为什么会突然改口,但这正和了他的心思,他这次之所以没有坚决反对分家,就是因为知道许老三心里有气,怕把几家硬是绑在一起让他心里有疙瘩,如今见他都不再坚持分家,顿时笑逐颜开道,“还是老三最明理,哪有弟妹还没成亲,哥嫂就闹着分家的道理,行了,今个儿就这样了,以后谁再提分家,看我不抽他的!” “爹……”李氏不甘心,还想要再争取一下。 话没说完就被老许头噎回去道:“行了,老二家的,你就少说两句吧,当媳妇的,就得好生管束男人,老二以前可没有摸牌赌钱的臭毛病,你但凡把每天搓火嚼舌的功夫多花点在男人身上,说不定就不至于闹成这样。” 李氏听了这话,气得胸口发疼,又不敢跟老许头发火,回头狠狠瞪了许老二一眼,也不管后面还有没有事儿,起身径自走了。 许老二心叫不好,自己回去少不得又要挨收拾,刚想跟过去哄一哄,就被老许头叫住道:“老二你先别急着回去,还有事儿要说咧!” 老许头说罢问许老三道:“老三,那件事,跟你媳妇商议没有?打算咋办?” “爹,我跟杏儿娘商议过了,我俩都觉得挺合适的,若是没啥别的问题,便找个好日子把事儿办了。”许老三跟叶氏对视一眼,然后回道。 叶氏也道:“多谢爹想着我们,我觉得这主意挺好,杏儿也喜欢。” 陈氏听得有些云里雾里,心痒难耐地问:“老三,弟妹,你们就别打哑谜了,看你们笑得这么高兴,肯定是什么好事儿,还不赶紧说出来咱们大家都高兴高兴。” “我跟老三家商量好了,如今老三媳妇身子不好,以后怕是也难生养了,所以把锁儿过继到老三名下,这样既解决了锁儿的问题,老三家也喜欢这孩子,岂不是皆大欢喜。”老许头笑眯眯地说。 陈氏听了这话,心里先盘算了一番,虽然这次没能分家,但等过几年老四和玲子成亲之后,肯定还是要分家的,若是锁儿不过继给老三家而是跟着老两口一起,那各家少不得都要给钱帮衬,如果过继给老三家,那就等于是老三家的儿子了,等以后一分家,就跟自家没了关系。 想到这儿,陈氏的脸上顿时挂起笑容,凑过去拉着叶氏的手说:“弟妹,这可是个大好事儿,锁儿这孩子,刚抱回来我就看着是个好的,我回家以后还跟你大哥说,俗话都说,大难不死必有,这孩子以后是要过好日子的,你以后可是要跟着享福了。” 叶氏看着身旁的锁儿,抿嘴笑笑,轻声细语地说:“我只是喜欢这孩子,也许就是缘分吧,我倒也不求着他有多好的造化,只要他能平平安安长大,然后我还能有命活着看到他娶妻生子,看到栗子嫁人,那我也就瞑目了。” “弟妹,你这说的是啥话,我看着你这几日精神好多了,好生养着肯定能好的。”陈氏一想起叶氏的病,顿时就是一阵肉疼,眼神转到许玲子身上,心里又忍不住开始盘算别的主意。 老许头问许老太太道:“你觉得呢?” 许老太太黑着脸说:“你把事儿都安排好了,还问我做什么!” “都没别的意见的话,那就找个好日子,把锁儿过继过去。”老许头对她的情绪毫不在意,自顾自地安排道,“我去找里正商议商议,到时候请他过来给张罗一下。” 老许头迫不及待地下炕,打算去找里正商议日子。 许老大咳嗽了几声道:“爹,找里正来张罗这件事,咱家少不得要置办一桌酒菜,可是……咱家现在可能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吧?” 老许头顿时停住了脚步,沉默片刻道:“罢了,现在家里的确没那个闲钱儿,到时候找人来给做个见证就是了。”说着伸手抱起锁儿,叹气道,“好在锁儿年纪小,也不懂得这些,委屈他了。” 许杏儿一直坐在叶氏身边,她没想到许老三会那么直截了当地说不分家了,她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到头来自家的处境半点儿都没能得到改善。 听了老许头这话,她终于找到机会开口道:“爷,我家都喜欢锁儿,肯定好生照顾他的,咱家本来就不富裕,何必弄那么多虚套的东西,有那个钱儿,倒不如拿来给锁儿补身子,锁儿身子本来就不太好,如今天天吃米糊糊,连口奶都喝不上,万一闹个什么病儿,怕是不容易好呢!” 老许头听了这话连连点头道:“杏儿丫头说得在理,怎么着也不能太亏了孩子。”说着又扭头去训许老三,“你还是个大人呢,都不如你闺女脑子清楚,这些事儿本来都该是大人想着的,如今还要个孩子提醒。” “爷,你别骂我爹了,我爹知道家里的钱儿都给二叔还了债,你和奶也为了这件事吵架,我爹宁可自己累着点儿,也不愿意再开这个口……”许杏儿说着低下头去,用力在自己舌尖咬了一口,疼出满眼的泪来,哽咽道,“我昨晚听见我爹跟我娘说,想要等农闲的时候,出去做工赚钱……” 老许头闻言半晌没说话,伸手按在许老三肩头,用力拍了拍,“你的难处爹心里清楚,不管怎么说,锁儿是我抱回来的,就算过继给你们家,也不能全让你们负担,以后每个月你家多领半份儿钱粮,算作是给锁儿吃喝用的,不够的你们自己再添,然后隔天过来找你娘拿个鸡蛋,给孩子吃了对身子好。” 许老三刚想说,孩子这么小还吃不到鸡蛋,话没出口就被许杏儿扯了一把,低头见她一个劲儿地冲自己摇头,已经到嘴边的话就这样咽了回去。 等从老屋出来以后,许老三扶着叶氏,对许杏儿道:“你这孩子,刚才干啥不让我说话?” “咱家日子过得一直紧巴,如今娘还要吃药,每月那点儿钱粮,哪里够这么多张嘴吃的,就算咱家自己种菜跑山贴补,也都不是常事儿,冬日里小半年的时候咋过?”许杏儿理直气壮地说。 她见许老三还是有些转不过弯儿来,便又道:“当年虎子刚出生的时候,爷奶也多给二大爷家半份儿钱粮,那时候奶恨不得把家里所有的鸡蛋都给二大娘和虎子吃,平时吃饭都见不到个蛋花,只有过年过节才能看到点儿,如今锁儿过继到咱家来,那就等于是爷奶的亲孙子了,这不是应该的么!” 叶氏打心里疼惜锁儿,听了女儿的话也觉得有理,便帮衬着她说道:“杏儿这话说得也没错,咱们苦点儿也就算了,但是不能苦着孩子,如今锁儿吃的口粮都是杏儿去老屋拿来,等过继进门之后,再这么去拿娘肯定要有话说的,倒不如今个儿让爹把话说清楚了,以后该多少是多少,也省下许多的是非。” 许老三见媳妇和女儿都这么说,想了想也觉得有理,便点头道:“倒是我没想妥当,既然有二哥家的成例在前头,那这样倒也算不得不妥当。 老许头是个急性子,说好了的事儿,恨不得当天就都张罗妥当,去成哥儿家寻了他爷老王头,两个人合计了三天后是个宜添丁的日子,便说好就这日把锁儿过继给老三家。 这天一大早,老许头便摆好供桌贡品,供起来祖宗牌位,连自家这一旁支的家谱都摆了出来,先领着全家人一起拜了祖宗,之后老许头自己跪在供桌前,对着列祖列宗说明许老三的难处,以后怕是难有子嗣,又说了锁儿的身世,说明两家乃是同宗近亲,如今将锁儿过继到许老三膝下,特告知列祖列宗。 说罢让许老三抱起锁儿,一道在供桌前给列祖列宗磕头,最后在老王头的见证下,写了过继文书,让许老三和锁儿都按了手印儿,然后让许老四把锁儿的大名写到家谱中,许老三这一支的下面,把过继文书也一并放在家谱的盒子里,从此以后,锁儿便正是算作是许老三的儿子。 老许头领着儿子们在东屋拜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