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挑战女歌星,一首雅俗共赏震撼全网

【文娱+系统+重生平行世界+文抄公+单女主+轻松+狗粮】迟到二十三年的震惊艺术系统一朝绑定。姜庭桉开启了他在娱乐圈的疯狗之路。绝美女歌星?我挑战你!实力大歌王?我挑战你!金牌作曲家?我挑战你!流量小说家?我挑战你!顶级漫画家?我挑战你!还有书法大家、绘画...

作家 摘星揽月 分類 都市 | 15萬字 | 67章
第66章 不服
    不服!

    赵春风不服。

    凭什么一首这么简单的诗,能压他一头。

    文人重名轻利,因为这次的失利,他当初说少白啥也不是的那条微博,已经有不少少白的粉丝过来嘲笑了。

    所有的愤怒积攒到一起,才有了今天上午的爆发。

    “你不服?”

    老者拐杖重重点在地上,发出“咚咚咚”的声音。

    赵春风面对老者的质问,不说话,把脑袋扭到一边。

    老者被气笑了,他迅速让其他人,去打印了赵春芬和少白的诗。

    等两章A4纸到手的时候。

    老者拿给身边的孙子,对他说:“小华,你来看看,这两首诗,分别表达的什么意思。”

    少年自识字就跟着自己爷爷出入诗词协会,在这种场面下,丝毫不畏惧。

    他只接过了赵春风的诗,而把少白的诗,放到了一边的桌子上。

    赵春风心中欣喜。

    看吧,你孙子都不喜欢少白的诗。

    但随即,小华的一句话,让赵春风无地自容。

    “爷爷,少白老师的诗,我不用看,我会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好好好,小华最棒了,回家爷爷给你买滋水枪玩儿。”

    小华被爷爷表扬,骄傲的仰起小脸。

    老者又问:“那你赵叔叔的诗呢,会背吗?”

    小华摇摇头,他艰难的背出了第一句,失落的说:“赵叔叔的诗好难啊,里面很多字我老忘。”

    “那也不能说,少白的容易背,就比我的好吧?”

    赵春风梗着脖子质问。

    老者没搭理他,而是再次冲小华问道:“你说说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意思。”

    小华想了想。

    “少白老师的静夜思,表达的是在异乡的思想之情。”

    “赵叔叔的。”小华看了一眼赵春风,支支吾吾的说:“好像是写家乡的?”

    赵春风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了。

    老者摸了摸孙子的头。

    小华犹豫了一下,他对老者说:“爷爷,要是诗词都是和赵叔叔那样的,我就不要喜欢读诗词了,我喜欢少白,我想让少白天天写诗。”

    老者点点头。

    然后凝视着脸色羞红的赵春风。

    “春风,诗不就是我们来表达我们感情和想法的东西吗?

    什么时候,诗的主要目的,变成了炫技了呢?这些孩子都读不懂,他们怎么培养对诗词的爱好?”

    赵春风说不出话。

    老者接着问:“那我考一考你,你说说,当初宋仁宗赵祯在位期间,为什么欧阳修要更改科举取士的标准呢?”

    赵春风支支吾吾的说:

    “是为了让广大学子,从专精研究生僻字词,刁钻典故的习惯中走出来,多讲究学以致用,讲究实用性。”

    “那你呢?”

    那你呢?

    老者的这一句反问,让赵春风的头低的更深。

    片刻后,赵春风抬起头,有些沮丧的对老者说:“老师,我知道了。”

    说完,赵春风头也不回的走出了诗词协会。

    小华看不懂,就问老者:“爷爷,赵叔叔这是怎么了?”

    老者叹了一口气。

    “你赵叔叔心里,还是不服气的啊,也是,现在的作家,都是这样写,让他立刻改回来,已经是不太可能了,必须要撞一撞南墙。”

    现代社会,哪有什么顿悟。

    不亏吃大了,把亏吃多了,自然就懂了。

    吃亏不长记性的人,没救了。

    翌日。

    诗词大赛发布了第二期比赛的主题:政治。

    大家一看,有些懵。

    政治,这个主题对比之前的家乡,难度直接上升了不止十倍。

    一是政治要结合社会,写出心中感想。

    二是因为,和这俩字挂钩的,一个写不好,就会被炎夏官方点名批评。

    在大家都抓耳挠腮选择突破口的时候,姜庭桉则是直接拿起少白的账号,在专栏里写到: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

    诗中包含三个层次。

    第一层,写的是当时社会风气死气沉沉。

    第二层,写的是龚自珍想要改变这种风气的决心,他认为,想要扭转社会风气,就要依靠雷霆般的手段,来改革,来自新。

    第三层,龚自珍则说出来具体的做法,想要改革,那必须要有人才,他希望当时朝廷,能够不拘一格提拔,引荐人才。

    这是一首彻头彻尾的政治诗。

    政治和家国向来是结合在一起的,但看诗中的内容,心情澎湃,别具一格降人才,写出了一颗爱国之心。

    但结合当时的时间、社会环境,这首诗内的政治气味,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

    正在观望的参赛选手。

    看到一个人已经发布了,顿时好奇。

    一看,又是少白。

    但看到诗中提到的内容时,他们狠狠的擦了一把汗。

    少白这是说,现在官方风气不好,没有提拔人才,需要改革自新吗?

    好家伙,少白这是要作死的节奏。

    不对。

    少白怎么会把自己作死。

    当大家看到己亥杂诗,开头的己亥两个字的时候,直接去百度一下,将时间定为到一八三九年时,顿时明悟。

    那个时代,炎夏正处于晚清,正在遭受这外国的侵略。

    这一切,都说得通了。

    有了社会环境,他们再看这首诗,不由的大叫三声好。

    同时,他们眼睛一亮。

    觉得,少白这个切入点十分的好。

    我写政治,写之前的政治不就好了?

    对于之前的社会,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只要别三观太歪,一般都没有什么问题。

    想清楚后,他们开始回忆起自己最关注的历史阶段。

    每个人喜欢的历史阶段不一样,喜欢就会多看一眼。

    从这个方面入手,最合适不过。

    姜庭桉还不知道他写的一首诗,给大家带来了这么多的想法。

    此刻的他,正拿着一首万疆,去寻找李玉。

    诗词大赛的事情准备妥当了。

    李玉最近跑了很多通告,正好也稍微闲下来一些。

    正好把这首万疆给练习,录制好。

    因为十月月份特别,所以,必要的宣传还是要的。

    那可是真正的红歌榜!

    但姜庭桉不知道的是。

    因为这首诗,炎夏教育部门,教材编撰小组。

    炸了。

    负责小学教材改革编撰的大佬学者,拿着那首静夜思,在激烈的讨论着,要不要把静夜思给编进教材之中。

    如果要编进教材的话,放在几年级合适。

    在激烈讨论的时候,一个中年学者恰好也参加了诗词大赛,看到少白写出的诗。

    他笑了笑:“少白又写了一首新诗,现在,我们也讨论一下,这首诗,要不要编进教材吧。”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