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交换生

这是一个贞观少年和都市青年替换人生、互帮互助的故事。

第52章 师父,就叫千金要方吧!
    次日。


    美好的一天,都是从热气腾腾的早餐开始。


    西甘村李家的早餐,是蒸饼和昨夜的剩菜。


    在唐朝,剩菜是不可能倒掉的。


    可虽说是剩菜,比起唐朝绝大多数的家庭来说,都要丰盛得多。


    王秀秀此刻还在灶房里热菜,旁边屋内的餐桌上只有李天晓和李月牙父女俩,以及桌子底下的两眼直放光的瘦狗阿豹。


    李天晓侧头看向女儿,问道:“月牙儿,你没叫你哥起床吃饭?”


    李月牙小手抓着羊骨,正啃得起劲,小脸红彤彤地说道:“爹,哥哥这会儿肯定还没睡醒呢,叫不起来的。平日里哥哥一般得要等到辰时末才会起。”


    “辰时末?那岂不是日上三竿还在睡?臭小子功也不练,也不帮忙干活。”


    “大丈夫怎可如此懒散!”


    说完李天晓便起身,朝着李虚的房间大步走去。


    “......”


    几分钟后,李虚双眼眯呀眯的坐在餐桌前,一副没睡醒的模样。


    王秀秀端着菜走进来,见到儿子的身影,笑着调侃道:“哟~虚儿今日也起来啦?娘去给你取碗筷。”


    李天晓则表情严肃的望着李虚,质问道:“说,为何不早起练功?给你立下的规矩忘了?是见爹断了一臂,不便收拾你了吗?”


    一旁的李月牙见状,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哥哥,将骨头丢到桌子下,便说道:“爹,我吃完啦,去孵小鸡了。”


    说完就一溜烟的跑了出去,直奔那改造的孵化室。


    由于房间内气氛有些不对,桌子下的土狗阿豹这会儿流着哈喇子,望着骨头不敢啃。


    被质问的李虚,只好如实回答的说道:“爹,不是的。我这不是从山上摔下来,招式动作都忘记了嘛。再说我现在跟着师父学医,夜夜都是挑灯看书,实在是起不来啊!”


    招式他的确是忘记了,挑灯看书也是实话。


    只不过现如今他看的不再是医术,而是电子书,书名--《酿酒技术之蒸馏篇》。


    听完解释,李天晓脸上的怒气消散了些,直勾勾地望着儿子再次问道:“爹从前教你的那些拳法剑法,教你的那些擒敌之术、杀敌之技,你当真是一点也记不得了?”


    “对啊,爹,我真的一点都想不起来了。”


    李虚直视父亲双眼,认真地点头,眼神并无躲闪。


    “哎~自你三岁起,爹就教你习武,立下规矩,为了就是让你今后上战场能尽量活下来。没曾想你如今竟忘得一干二净。”


    “爹爹我如今也断掉一臂,无法上阵杀敌,倒也能让你免去被征召。这难道......都是天意!?”


    李天晓自言自语的叹息着,语气之中虽然有些落寞,却又有一丝的庆幸。


    听到父亲这么说,李虚一时间也有些不知道该如何接话,毕竟如果需要爹的一只手换,那他宁愿上战场。


    “吃啊,你们父子俩两眼干瞪着做甚?”


    王秀秀的到来,打破了餐桌上的气氛。


    李天晓拿起筷子,说道:“也罢!如今你既已弃武从医,那便好好跟着孙神医学。”


    “只不过,你身为大唐男儿,习武还是要习武的,否则如何保护得了自己,保护得了家人?”


    李虚有些不解地问道:“爹,你说的啥意思啊?”


    “明日起,只要你在家中,辰时前必须起来,每日只练半个时辰。忘了我就从头教你!”


    听到这个安排,李虚有些抵触,毕竟这将预示着,他睡不成懒觉了。


    可转念一想,在这个基本算是没有法律的时代,要是自身不会点武功,出门在外还真不安全。


    “哦~好吧!”


    ......


    柴房孵化室,李虚将温热的鸡蛋放回孵化笼,点头道:“看样子不错,月牙儿你继续照看着,我去趟药谷。”


    李月牙问道:“哥哥,你是去药谷看种的那些粮食吗?二狗哥跟我说,那地里的种子冒的芽,看着似乎并不是粮食。”


    李虚摇头笑道:“能吃饱的就是粮食,哥去找师父了。”


    “......”


    半个小时后,李虚跟着师父来到药房内侧的藏书间。


    房间并不大,只有十来平米,墙上的书架有些老旧,部分都开始腐烂,空气中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墨水气味。


    李虚自走进这屋里,两只眼睛就直勾勾地在房间内扫视,眼中迸发着火热的光芒。


    他对书架上的这些古书典籍,表现出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即便有些书的封面不是楷书写的,他连书名都不认识,却丝毫没有影响李虚内心的渴望。


    孙思邈回头看到李虚的神态,很是欣慰的点了点头,心里暗道:


    想不到他对这些医书兴趣如此之浓厚,老夫真是倍感欣慰啊!


    “不认识是吧?这本是皇帝内经,乃十年前太上皇赏赐给为师的篆文善本。为师记得是有一本你师祖传下来的译本来着,一会儿找找,那本你应该看得懂。”


    见李虚既好奇又微微皱着眉,孙思邈便笑着主动解释起来。


    随后又说道:“这屋内的医书古籍,有的是你师祖一代代传下来的,有的是为师这几十年间收录的,当然也有宫里赏赐的。有原本,有拓本,当然也有译本。”


    “前不久给你的那本,则是为师亲自写的医书总论卷,那本都是关于本草药性及制药的,算是医药基础,也属卷一。”


    “虚儿,你是想看医药前辈们写的古籍呢,还是想看为师撰写的其余医学书卷?”


    李虚目不转睛地点了点头,下意识地说道:“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我全都要!”


    “你在说什么选择题?”孙思邈不解地问道。


    “咳咳~抱歉,师父,刚刚我走神了。”李虚尴尬地笑了笑,随后又问道:“师父,你刚刚说你前段时间给我的那本是卷一?那卷二卷三都是关于什么的?”


    孙思邈捋了捋胡须,解释道:“倒也并未分卷二卷三,剩余还有关于妇人病的两卷,小儿的一卷,解毒急救的两卷,脉穴针灸两卷等,关于五脏六腑和食治养生的尚需完善,为师近日正在整理。”


    “是千金要方!?”李虚有些震惊的喊道。


    “什么千金药方?”孙思邈不解的反问道。


    难道师父还没被给他这本撰写的医书起名字?


    是哦,这才贞观七年。


    师父他的寿命才过不到一半,估计还没写完呢。


    想到这里,李虚回忆起关于师父孙思邈的百科介绍,笑着说道:“师父,人命贵于千金,重于万银,师父你的随便一个处方,就可能救人一命,极为重要。你看要不你这本正在撰写的医书,就叫千金要方吧?”


    孙思邈若有所思地说道:“这......为师的确尚未给医书命名。”


    “千金要方,贵于千金,”


    “嗯~倒是个不错的提议。”


    本站网站: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