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倾城

沈晓晓穿越了,穿去了一个叫闵泽国的旮旯朝代,悲催的是由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世家大族豪门千金穿成了奶不疼,爷不爱的赔钱货。但是上天从来都是待她不薄的,作为补偿赠送给她一个随身空间。且看她在这落后的古代怎样发家致富,帮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让整个闵泽...

第 43 章
    得对,最怕以后来了个难相处的对门就麻烦了,这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也是膈应人,“村长那能帮我们将对面三十多亩地也买了吗?”

    “可以。”村长被弄得没脾气了,这两父女是专门和他唱反调的,你越是劝说不买这么多,他们就买得更多!

    “不过这么多地,就算是荒地也是要一两银子一亩的,加起来得八十多两银子了。而且这么多地,你们打理得来吗?这荒地买下来,除了宅基地外,其他三年后就得开始收税了,而且三年不耕的话,也是要收回去的”。

    “晓儿前两天卖了两张图,赚了点钱,就想多买点地,良田毕竟太贵了,这荒地便宜一点,我和他娘也年轻,每年开一点,三年定能开完的。”他知道买荒地的规矩。

    村长听了这话才没出声,他知道他们两夫妻是出了名的勤快,干活都是不要命的。

    “村长伯伯那两个山头怎么卖?”晓儿指着远处两个小山坡问。

    村长看了看,眉头皱得更紧了,那两个山头更不好打理,用来种庄稼,就是挑水也能累死个人,而且其中一个山头石头很多,清理也要一翻大工夫,“你们想买?“

    晓儿点了点头,“如果便宜的话”。

    “那我去衙门帮你们立契约时顺便问问。”

    “麻烦村长伯伯了。”

    “那现在咱们先回我家立份契约,然后赶早我帮你们去衙门办个地契,争取今天就能办下来。”

    “好,劳烦村长了”。

    村长摆了摆手,“劳烦个啥,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啊虽然恨你像死了的牛一样,硬着一边颈,怎么样也摆不正,但我很高兴,很乐意为你做这事。”

    回到村长家,村长写了一式三份的字据,两人都按了手印,然后村长又找了林大树和林大石作见证人按了手印。

    林大石和林大树知道了沈承耀要买这么多荒地也是劝说了一翻。

    沈承耀硬是没理,说他总能将荒地变良田的。三人都觉得他魔怔了。

    沈承耀拿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给村长,“剩下的银子就给村长去衙门周转,先给两座山订下了”。

    “还先订下,你以为那两座山上香饽饽吗?”村长翻了白眼,却也只能没好气地应下,“好,先订下,先订下”后面三个字村长是咬牙切齿地说出来的。

    沈承耀果断的拉过三个小的告辞走了。

    回到家里,沈承耀拿出字据给刘氏看,沈承耀也教过刘氏认过一些字,刘氏看了一眼,虽认不全,但也知道一共买了八十多亩,就连对面的也买了,刘氏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至多以后更加勤奋地去开荒,庄户人家谁不希望自家的田地越来越多的。

    刘氏将字据收藏好,又问沈承耀打算什么时候出发去邻县。

    沈承耀说,“现在就准备出发了。”

    他坐了一会,喝了碗水,拿过刘氏帮他收拾的行李和干粮,晓儿又给沈承耀一篮子水果,一壶空间水和一张一百两银票,沈承耀只拿了10两,其他说什么也不带上。

    晓儿让沈承耀到镇上租马车去,沈承耀应下就出发了。

    第四十一章 五神庙

    日子静静地流逝,沈承耀回来也有几天了,并带回来一个并不好的消息,那家人三年前就搬走了,说是去投靠远方的亲戚,将家中所有的房产和田地都出卖了,村里的人都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本来沈承耀也只是怀疑韵儿的被拐和他们有关,现在却觉得十有八九了和他们脱不了关系,同时他心里隐隐约约给自己借口,将韵儿被拐的事归为他们为了报复杂货铺卖的吃食毒死了他们的女儿,而和大房一家没有关系,他想起小时候自己的大哥还是很疼爱他们几兄弟的,村里有小孩欺负他也会帮他出头,有好吃的也会给他有一份,他觉得这样的大哥应该做不出这样的事。但他想不到的是人心易变,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往往会有很多人很多事很多经历让一个人改变的,一成不变和永远不忘初心的人世上又能有几个。

    一个人,累了就想休息,有困难就想得到帮助,穷怕了就会想办法赚钱,苦过了就不再舍得放弃现在所拥有的甘甜,同样道理走惯了捷径就不愿意再付出更多的努力。谁敢保证这世界上每个人都不会改变?只能看是变得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差劲罢了。

    晓儿还是让沈承耀将怀疑那家人抱走韵儿的事去衙门报备一下,毕竟衙门有线索后办事可比他们有途径多了。

    十五那天终于到来,沈承耀带着一家大小和四婶景杰往五神庙出发。

    五神庙建在五神山脉最高的山五神顶峰的山腰上,有一条官道直接去到五神顶峰,山脚下有一处宽阔平坦的地方是专供香客们停放车马用的,并且设有一个车马保管处,需要交上五文钱就能保管一个早上。

    传说五神山脉曾经住着五位神仙,保护着五神山脉附近的村民百年来都风调雨顺,后来五神归天,整个县终于迎来的一次极大旱灾和蝗灾,当时饿死了很多人,大家都说是因为五神归天了,县了没有了保护神,所以灾难就到来了,有人想到了在五神山上建座五神庙,请五神下来坐镇五神山,保一方百姓风调雨顺,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于是五神庙就建起来了,有朝廷出资,也有百姓自觉地出力。

    上五神山的路是用岩石铺就而成的,很宽敞,大概有一米五左右,每一百步梯后就有一个平台,一共五百步梯。平时每逢初一十五,百步梯上就有很多人会在平台上卖东西,没有在平台上占到位置的,会在颈上挂着一个长方形托盘来卖,但今日是五神山百年庙诞,人山人海,五神山附近山脚附近都有官兵阻止欲在今日做买卖的人,担心阻碍香客们上下山,出现事故。

    晓儿本来也是想将那些绢花和小布偶带来卖的,但刘氏说有一年庙诞因为做买卖的人多,阻碍了很多香客上山的路,后来吵闹并打了起来,出过人命,官府就严令每到大节日和庙诞,五神山附近都不能做买卖,违者一律没收所有货物并关进牢房一年。

    晓儿他们到达山脚的时候,山下和百步梯上都是人山人海的,以前上山和下山都是在百步梯上的,但五神山的香火实在鼎盛,每每庙诞都会出现踩人事故,官府又出资修了一条专门下山用的路,当然要比百步梯小得多了,只能容两个人并排下山,这也是考虑到有些小孩需要爹娘拉着才能走而设计的。

    沈承耀提着两个食盒,里面装着一些祭品,晓儿和三兄弟跟在他身后,刘氏抱着小妹和卢氏走在最后面。五百步梯走上去并不容易,试想下,按二十步梯一层楼来计算,五百步梯就是25层楼,一路上他们都休息了好几回了,而有些富贵千金走了一小段就被家丁用软桥抬上去的,能坚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