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gougouks.com小的听说他还问了一句小爷在不在府里呢?” “哦,那想必是误会了。不过,还是该罚,他们守在外头,本来就该比旁人多长个心眼。” 管家不再说什么,出去传达命令。王爷为人向来是外松内紧,对身边人的要求格外的高。明晖道长可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人物,出不得半点岔子。 顾琰可不晓得这回事,也没人同她说。她想找个机会和欧允好好的说清楚。不过那天晚上自然不是什么好时机。按明晖说的,虽然她功夫还不行,但是可以找江湖朋友保护她。那她解决了欧允的事,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母亲的仇一报,她就可以出去闯荡江湖,自由度日了。只是,不知道那小子听不听得进去啊。早知道就不要因为顾府日子难熬,贪图有一个可以随时跑来聊聊天,偶尔帮帮忙的朋友了。她可真没有要欺骗人家感情的意思啊。 要是她功夫练到家了就好了,那样她就直接跑了算了,哪还用淘神费力的想法子打消他的念头啊。算了,先不想这个,这事儿还是排在后头的。倒是继母知道了孙小丁的事比较棘手。 在侍疾的时候,顾琰不是没动过动点手脚先下手为强的念头,反正她就算是动手做了什么,那也是正当防卫。可是一举一动都有人监视着,根本没有下手的机会。继母怎么可能完全放心把进口的药交给她经手。而且,如果继母出了任何意外,孙家绝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来找顾家的麻烦,她这么多年的伪装也就暴露了。当时就她一个算是外人的在五房,嫌疑大得很。 只有千年做贼的,没有千年防贼的,麻烦!太夫人说等到顾珂出嫁后,会想办法把继母母女俩弄开一阵。至于这个一阵是多长时间,那就不好说了。顾琰想得到,要这么做最好就是让顾珏真的病上一回。病得重了,就算是主子也是要挪到庄子上去的。以继母对女儿的上心,就算不亲自前去照料,也会两头跑的。这样她也就没有什么功夫来对付自己了。 不过,顾琰还是有些不放心。谁说整治人非得在场了,不在场的话那可是天然的证明。可是,一时也没有别的好办法。 其实,这事完全没有闹开,对顾珏的未来丝毫无损。可是,因为那个被搞错的人是自己,所以激起了她们的新仇旧恨而已。总之就是,如果有别人比顾珏出色,茯苓县主恐怕是能容忍的。就譬如说秦菀、汪翎羽这些不是什么都比顾珏来得强些么。还有宫里的几位公主就更不用说了。就是顾家,也还有长姐顾瑜样样出挑呢。可就是自己,她们母女都无法容忍。真是好没意思!所以她真的觉得顾府呆下去没劲儿透了。全部都是只知道窝里横的。 为了静心,顾琰找了一本道家经典出来临摹,一遍又一遍,直到心情完全平静才罢手。末了,在一旁的纸上写下: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小兰,把这个拿去交给七巧娘子。” ☆、090 寿礼(1) 欧允在军中收到顾琰的纸条,看了之后皱紧眉头。提笔刷刷刷就在下面写下:雌去雄飞万里天,云罗满眼泪潸然。不须长结风波愿,锁向金笼始两全。 可是末了也没有吩咐人给顾琰送回去,而是放进了贴身的锦囊里收藏起来。那个死丫头的态度如此明确,他这么送去了也是自讨没趣。而且,那天已经答应她不以权势压人了。她那天看似被自己糊弄了过去,原来却是在这里等着么。 一个不小心就被她给算计了!可是,想要他放手,别说门,窗户都没有。只是加紧催促派去查探的人。 不得不说,皇帝的暗卫的确是有些过人之处的。这回终于把一些相关的事查到了。 “呃,她母亲和父亲是拜堂成亲,还摆了酒席的,那有没有婚书?” “这个,就不得而知了。属下去查这件事,阻碍很大,很多相关的人要么是搬家,要么是死了。衙门的文书都统统没了。这是从当地一个老乞丐口中问来的。当时依着规矩,他没有上席,是在后门处吃的送出来的酒菜。至于搬家那些人,属下也安排了人去追查。还有当年护送顾姑娘和她母亲进京的镖局的人说,记得顾姑娘的母亲是说的进京找她成亲半年就离家的相公。不过,那个和她们走得近的同乡镖头好些年前就在关外出事了,约莫就是顾姑娘回到顾府不久。其他人也就不是太清楚个中详情。而且查到当时的确是有一个年轻妇人抱着三岁的女儿上靖西侯府,据说是找旁支的另一位顾五爷。但据属下等所查,当时除了顾姑娘的父亲,并没有顾氏族中其他的哪位五爷也去过顾姑娘母亲的家乡。” 暗卫补充这些不是要为自己推托没有查到什么实在的事的责任,而是这事透着邪乎。哪有可能相关的人都找不见了。这分明是有人在暗中阻挠这件事被查出来。 “哼,我问问她去。”不说,他也可以从她的表情猜测一二。不想欠他的人情,他非要让她欠不可。 这一天正是太夫人寿辰,客似云来。就连孙小丁都作为靖西侯府世子顾琛在五城兵马司的同僚来道贺了。可是这样的场合,欧允却是不能公开露面的。因为,他和皇帝长得实在是太像了。他比哪一个皇子都像皇帝,年纪越大越像。倒是何山去送上贺礼坐了席面,反正几年前他就给太夫人拜过寿了。 孙小丁为什么会来,自己也说不太清楚。他是和一群同僚坐在了男宾席,其实也没有机会见顾琰的面。但还是鬼使神差的给了顾琛这个面子。 顾琰今日自然也是很忙的,老宅那边来的亲戚带来准信,说她已经被记上族谱了。现在,她是顾家的十二姑娘了。然后,顾瑾、顾珏、顾琇顺延。这感觉,真象是一场闹剧啊。所谓身份,所谓嫡庶之别,原来也不过尔尔,只在当权者的一念之间而已。 顾琰不得闲,她的屋子却是闲着的,于是欧允便堂而皇之的进去坐下了,然后让看屋子的小菊给自己上茶。 小菊自然是认得这个魔星的,别无它法,也只能上了茶水点心。腹诽不已,你也太不拿自己当外人了吧。 欧允便有一搭没一搭的问起她们在庄子上的事情来。不过,听到小菊三句不离明晖,欧允又有些着恼。那一段过去,是他怎么都没有办法参与进去的。所以,如今她才将他拒于心门之外么? 对于不能公开出现在人前,尤其是朝堂上那批人的面前,欧允其实也是感到很憋闷。可是也知道这是老头子不欲他卷入如今愈演愈烈的夺嫡中去。他完全隐于人后,就等于是跳出了那个圈子。这也是没有将他弄进宫去抚养的最大缘由。要不然,三岁的时候险些被淹死的事,后来就不可能杜绝。反正如今宫里的人都知道,他是皇帝爱子,但却是跟皇位没有丝毫关系的。这样,既保证了他的待遇,也不至于被各方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顾琰在前头跟着顾珂一起接待来客,如今顾府嫡出又尚未出阁的就剩下顾珂、顾琰、顾珏三人。当然由她们来接待各府的夫人、小姐。每来一个人,顾珂就给她介绍一下,这是某某夫人,某某小姐,然后再带着她和顾珏前去行礼。 顾珂和顾珏,众人知道是认得的。所以新冒出来的所谓顾府五房嫡女的顾琰就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当然也有人知晓她的,知道是顾询外室所出,一直被太夫人养在跟前,一应待遇并不比嫡女差。又听说是如今被记在茯苓县主名下,成为了嫡女。现在见到本人,便不由得都多看两眼。看到她并不输身边两个嫡出姐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灼灼风华时,不少人都觉得顾府太夫人可真是会调教人。这个模样被记成嫡女,不知根底的,弄不好以为她才是根正苗红的嫡女而旁边的顾珏是记名的了。 有些人便想了,茯苓县主在那么骄傲的一个人,婚后因为夫婿不如人甚至都减少了外出应酬,如今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接受这么一个外室女的?还有,顾太夫人弄出这样一个‘嫡女’来所为何事?怕是所谋者大,不然,何以茯苓县主还有孙家居然都认可了。 顾琰的礼仪一向是无可指摘的,当下在众人的注视下依然是落落大方,丝毫没有怯场,只跟着顾珂微笑待客,和她心头默记的京城上流社会的人物图谱一一对照。太夫人前几日给了她一份图谱,上头标明了诸人和顾府的亲疏远近和应有的应对态度。 顾珂非常尽心尽力的帮顾琰适应这个场面,几年前顾瑜给她洗脑后她就再不针对顾琰了。而且,顾琰好,顾家只会更好。如今更是知道,今天是祖母非常看重的日子,她自然不遗余力的帮衬。 一旁的顾珏表现只能说是不失礼,更没有给顾琰任何帮衬,众人倒也能理解。原本她是五房唯一的嫡女,现在突然冒一个嫡姐出来将她的风光还有众人的注意力夺走,心头不舒服自然难免。如果十二岁不到的小姑娘,就能够十分圆滑的处理这样的局面,那心机城府倒真是让人心惊。而且,顾珏的表现其实也并无不妥。 孙小丁错认一事,对骄傲的顾珏的伤害无疑很大。就在她越来越觉得孙小丁是托付终身的好对象的时候,晴天一道霹雳,孙小丁是把她当成顾琰了。这对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打击实在是太大了。顾珏从来也不是大气到能把这样的伤害轻轻抹去的人。更何况还是被人错当成了顾琰。她今日能如此平静的招待客人都是因为茯苓县主答应了一定会让野丫头爬得越高跌得越重,她等着看。 这么些年下来,顾琰对顾珂也算得上很了解了。所以,她此刻也是心知肚明继母母女肯定是要对付自己的了。只是不知道用什么法子。可不敢像顾珂一样认为茯苓县主就是因为想清楚了利弊,要从大局出发。 “秦相夫人携长孙女道贺!”二门处门房唱到。 太夫人站了起来,秦相夫人亲至,她自然需要亲自去迎一迎。她走过几个嫡孙女,将手伸给顾琰,让她扶着自己出去。已经到了的宾客一见,立即明白这个孙女在太夫人面前称得上是最有面子了,比之当年的顾瑜不遑多让。 顾珂心头也有点不爽,不过只一低头,面上又重换成笑吟吟的,一边还轻轻叫了声‘珏儿’。 “我知道,今天她出风头还在后头呢。”顾珏小声道。 “知道就好,不管心头怎么想,当着这么多客人,脸上不要露出来了。” “是。” 林氏与茯苓县主也在分头待客,三夫人是寡居,四夫人身份不够,所以每每这样的场合都是她们两妯娌的活儿。不过来的是秦相夫人,林氏便遣人让三夫人一同跟着出去了。自己再长袖善舞的招待着来客。 秦相夫人被迎进来坐了首席,秦菀自然也是小一辈中的贵客,这会儿客人也都陆陆续续差不多到了。秦相夫人这样的贵客自然是压轴的,会踩着点儿来。同秦相夫人一同来的还有三夫人的生母,她是刚进京的。太夫人引着她们妯娌入席和梁国公夫人、林夫人(林氏母亲,二品文官诰命夫人)孙夫人(茯苓母亲,二品武将夫人)一起坐了,几个人一处聊着。 方才孙夫人到的时候,太夫人让顾琰上前拜见外祖母。今日是太夫人寿辰,当着满堂宾客,孙夫人自然不会不给面子,笑着应了。秦相夫人妯娌俩对于顾琰没能过继到秦氏名下则是多少有些遗憾。 “老亲家,我可听说你有两个孙女用了四个月的功夫给你准备了一件寿礼,端的是巧夺天工,什么时候拿出来给我们都瞧瞧啊?”出声的是林夫人,自然是林氏事前做了功夫,来帮忙敲边鼓的。林夫人也觉得自己的亲外孙女,一个年岁不合适,一个完全不是这块料儿,倒也乐见有旁人顶上,自己女儿女婿受益,因此很是配合。 旁边便有人问了,“是什么,是绣屏么?”一边说一边打量顾珂。这位小姑娘听说不擅这个啊。而且,绣屏那么大一幅,绣个几个月很寻常,值得拿出来说么。 秦相夫人道:“我倒是略知一二,也是忍不住好奇。太夫人赶紧摆出来我们大家伙儿看看。”又是一个敲边鼓的,正所谓花花轿子众人抬。场中一众客人便都知道了,这个准备寿礼的孙女怕就是顾琰了。顾家如此用心良苦的要推出她来,看来正合了众人的想法,所图者大。 在场的自然全都是正室,对外室女有一种天然的不喜。再加上其实和太夫人打同样主意的不是一个两个,不管是齐王身边,还是晋王身边,都是有和在座息息相关的女眷的。所以,对顾琰的关注度更高了。 穿着大红色寿星吉服的太夫人哈哈一笑,“我其实也是今天才看到,几个孙儿孙女准备的寿礼都很用心。不过,说起来,还是这一件最得我心。来人,抬出来!” 当下随着盖着大红布的巨幅百寿图被抬出来,场中无数双眼睛都看了过去。有些人是好奇,有些人是想看看什么礼物值得这样大推特推。 太夫人站了过去,正要揭开百寿图的红盖头,外头传来‘大公主到——’的唱喏声。 大公主是想着错认的事对顾府多少有些说不过去,今天来拜寿也有将此事抹去的意思。毕竟,顾家也是军功世家,在军中还有不少人脉,得罪深了没有必要。 她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