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午后,沉静安然。 沈映月最近喜欢上了书房,有空的时候,便经常待在里面。 起初,沈映月告诫自己,这是莫寒的书房,未经过他人同意,不应该擅自动他的东西。 但那些书对她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她便在心里说服自己:这是夫妻共同财产,丈夫不在了,理应由妻子保管。 于是,她便心安理得地在矮榻上铺了软垫,又将自己喜爱的茶具、木几等挪了过来,连新得的盆景,都搬了过来。 书房中多了一股生机,看着十分宜人。 此刻,沈映月正坐在榻上看书,旁边还有一盘子点心。 巧云来到门口,轻声道:“夫人,廖先生求见。” 沈映月抬起头来,淡声:“请他进来。” 片刻之后,巧云便领着廖先生进了书房。 廖先生还是第一次进莫寒的书房,有些好奇地打量起沈映月身后的书架来。 沈映月任由他看了一会儿才出声:“先生找我何事?” 廖先生连忙敛了神,道:“回夫人……上次夫人问我能做些什么,小人仔细考虑了一番,如今有了答案。” 沈映月淡然一笑,彻底放下书本,道:“先生请讲。” 廖先生深吸一口气,道:“小人这两日,仔细比对了近三年的账目,发现镇国将军府,在对外的经营上,采取的策略过于保守……换而言之,我们的经营方式,赚不到多少银子。” 沈映月一听,顿时来了兴趣,问道:“怎么说?” “这些年来,将军在军功的奖赏之下,得了不少田产和铺面,很多铺面的地段都非常好,若用来经商,应该收益颇丰,目前仅仅限于收租,实在是有些可惜,小人以为,可以收回一部分,改为自己经营。” 廖先生说完,看了沈映月一眼,道:“夫人觉得如何?” 沈映月沉思片刻,道:“廖先生以为,应该收多少铺面,收哪些铺面?” 廖先生答道:“这个需得对所有商铺摸底一遍之后,再行论断。” 沈映月颔首一笑,道:“我觉得是个不错的主意,但具体做什么营生,还需要实地考察过后决定,先生可安排一下出巡计划,我同你一起去看看。” 沈映月对那几处铺子的地段有些印象,但她平日出门少,还没有去实地看过。 廖先生愣了下,道:“夫人……这算是同意了?” 沈映月一笑:“廖先生一心为镇国将军府着想,为何不同意?” 廖先生怔了怔,他没想到沈映月这么快就做了决定,连忙躬身道:“那小人这便回去准备……若夫人得空,这两日便可出发。” “好。”顿了顿,沈映月道:“稍后,我也会将此事禀告给祖母,你安心准备便是。” 廖先生道了声谢,便告退了。 巧云见他走了,忍不住笑起来。 “夫人真厉害,廖先生这般冷冰冰的性子,都被夫人收服了!” 沈映月摇摇头,道:“不是收服……是激活。” “激活?”巧云第一次听见这个词。 沈映月徐徐道:“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所求,廖先生也不例外……以他的才能,一直屈就于府中账房,心里自然会有落差。长此以往,于他,于我们,都是不利的。” 巧云眨了眨眼,道:“难怪,奴婢之前听说,大夫人想给廖先生涨工钱,但廖先生拒绝了,说什么无功不受禄……” 沈映月道:“于廖先生而言,以利诱之,反而是下策,说不定还会适得其反。廖先生更看重发展的前景,和所做之事带来的意义。” 所以,在和廖先生的来往过程中,她也会及时给予尊重和肯定,让廖先生能感受到重视。 巧云听得认真,连连点头。 沈映月说罢,便站起身来,道:“去安怡苑,拜见祖母罢。” - 安怡苑的庭院中,老夫人和几位夫人相对而坐,正在叙话。 老夫人见沈映月来了,连忙让她也坐下,与她们一同喝茶。 老夫人见大夫人神色怆然,总有些jīng神不济,便问:“淑宜,你身子可好些了?” 大夫人回过神来,忙道:“好些了,多谢母亲关怀。” 老夫人幽幽叹了口气,沉声:“你都瘦了一圈了……寒儿虽然不在了,你也要好好保重身体才是……” 一提到莫寒,大夫人眼眶又红了。 沈映月怕她想起伤心事,于是便亲手为她添茶,道:“母亲,喝点茶暖暖身子罢。” 大夫人这才转移了注意力,勉qiáng笑道:“好。” 老夫人缓声道:“映月开始管家了,待你身体好些,也要帮帮她才是……” 大夫人闻声点头。 一旁的二夫人,听到这话,立即接了下去:“对了,我听说,映月将姜妈妈逐出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