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纪事之盛世繁华(2019新修版)

蒙住他的眼睛,不让他看到盛世背后的血痕、繁华背后的阴影、柔情背后的残酷,那就是他们爱人的方式。卫衍:他没有办法面面俱到,不负所有人,只能保证不负他最不想负的那个人。景骊:卿以身心奉于朕,朕此生亦不负卿!

第(3)章
    到了十月下旬,十万精兵全部进驻了大营,皇帝就在中军大帐,召集了领兵的众将领,讨论起了接下来的行军路线。

    “诸位爱卿,由舆图上可见,从云城到南夷国都奉城,共有三条路可抵达。”景骊手执金鞭,指了指挂在墙上的舆图。

    此时,可过大军的道路,一般都是官道,乡间小路,山间石道,能走少许人,但是过大军,是不可能的。

    大军除了人马,还有大量军资需要转运,若走羊肠小道,这速度就快不起来。

    而兵贵神速,行军太过缓慢,路上花费了许多时间,这变数就太多了。

    这些官道,连接着各个城池,攻城略地的时候,只需要沿着这些官道,一个个城池打下去就可以了。

    城池占下了,四野之中的村庄,没有高墙厚壁抵挡兵锋,只要派出少许人马,很容易就能扫平。

    “这场战事,若拖得时日久了,靡费太多,不如擒贼先擒王,诸位爱卿以为如何?”景骊在舆图上点了几下。

    他选择的,当然是最直线的距离。

    从云城,直插奉城,中间有许多敌方的城池,都被他跳过了。

    “陛下,如此行兵,粮道恐有虞。”头一个反对的,却是镇南将军卫泽。

    一个接一个城池推下去,花费的时间的确比较多,靡费也会变多,但是大军的粮道有保障,皇帝这么行兵,粮道很容易被敌方骚扰。

    一旦粮道被人截断,大军孤悬在外,局势就很不妙了。

    “因粮于敌,也未尝不可。”对此,景骊也是有腹案的。

    此时的军队,兵与匪的界限不是很分明,粮道真的被断,那就只能劫掠四方,就食于敌了。

    当然,这种作战方式,对方也可以用坚清壁野来应对。

    这种时候,就要看哪边的速度更快了,只要己方行军的速度够快,对方就没有坚清壁野的时间,因粮于敌也就能够实现了。

    在座的众位将领,都不是初上战场的新兵,这些道理都是明白的。

    但是,皇帝御驾亲征,众人都想求个稳妥,皇帝这么行兵,若是一切顺利,的确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结束战事,若是有个万一,没人负得起这个责任。

    “陛下,镇南将军此话言之有理,臣也觉得稳妥为上。”有将领劝谏了。

    “臣附议。”其他人也不傻,肯定不能支持皇帝这么干。

    所以,皇帝的这个直捣奉城计划,在大帐议事时就不幸夭折了。

    不过,皇帝对此是否真的死心了,用不了多久,就能见分晓了。

    弘庆三年十一月初,皇帝亲率大军,挥师南下。

    镇南将军卫泽就任此次南征军的主将,其弟卫泯负责保障粮道的畅通。

    ※※※※※※※※※※※※※※※※※※※※

    这是《景帝纪事》系列的第三卷,讲述的是景骊和卫衍的幸福生活以及炮灰们的辛酸血泪史。第一卷,第二卷见《景帝纪事》。    弘庆四年夏,南夷国都奉城北部,景军中军驻地附近的一处高岗。

    南夷地处极南之地,全年多浓雾天气。

    此时,夏日的雾气被正午的阳光暴晒以后,慢慢散去,景骊勒马站在高高的山岗上,极目远眺。

    远处始终在雾气里面若隐若现的南夷国都奉城,被阳光一层层剥去了它神秘的面纱,仿佛刚出浴的美人一般,毫无遮掩地袒露在他的面前。

    “陛下,奉城密报。”远处隐约传来传令兵的声响,然后是交接的声音,最后一阵策马向前的马蹄声过后,他的身后传来了卫衍的禀报声。

    景骊回头望了一眼,卫衍此时距离他大概退后了半个多马身,正恭敬地双手呈上了密报,等着他去接。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