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风土人情大相径庭,便是火炕怎么点怎么烧大家都不懂,怜香虽然见多识广跟在董六身边历练过,但是她贴身随侍,这种点火烧炕的粗活杂活她却没经过手。好在白水镇的军中家眷不止董家,对门对院和周围街坊不少,怜香出去随便一问,早有热心人上前相帮,火炕烧起来,洗脸泡脚的热水也都有了。 等这一天忙过去,到了夜里躺在暖烘烘的炕上,苏铭玥舒展了身体,只觉得快活似神仙。“这炕可真真好,一屋子都暖了,比在江南时还好。京城的冬日常常连连下雨,屋里屋外都跟冰窖似的,冻死个人。” 几个女人一起并排躺在大炕上,这时候怜香就说北地的冬日,若是男的出去野地里尿尿,得带一根棍子敲断尿出来的冰柱子,不然下面就给冻上了。若是喝醉了睡在屋外,那第二天就得用铲锹把人从地上铲起来。 红菱奇道:“那还活着吗?” 怜香道:“废话,当然早就冻死了!” 大家纷纷咋舌。 天色已晚,苏铭玥望望窗外,其实窗门紧闭,她望不到什么。 怜香知道她在望什么,安慰道:“她第一天去军中,上峰下属都要认识认识,可能还有同僚拉去喝酒,你且稍安勿躁。” “她让我在她脸上下点功夫,别那么招眼。可是总不能日日里出去逮着面具,那种易容之术只能用在一时,便是那两撇小胡子都很花费时间,天长日久的难免懈怠了。她顶着那张脸出门,只别让人瞧出端倪的好。” 怜香道:“你莫小瞧了她,她也不是第一天到军中办事,这雁门关的守将,各位千户百户,她都摸得门清儿,她选在这个地方自有她的道理。” 苏铭玥点头,“她同我说过,边关乃苦寒之地,如今太平盛世,有功之臣来的少,认识她的人不多,这是一,以后她还是准备迁都,北地各处关隘多年不曾巡视,她想亲自来看一看,这是二,以后咱们都是并肩携手做大事的,我不来历练历练,便永远只做一只笼中鸟了。” 怜香道:“你们有商有量的,真好。” 红菱道:“只是小姐还怀着身孕呢,这要是有个万一……” 苏铭玥道:“冬至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乃至于长城之外,不都是过日子的人,不都在生儿育女?蒙古人就没有女子,他们的女子就不生娃娃了?” 红菱道:“你一个江南女子,怎么能和马背上长大的蒙古人比?” 怜香道:“你家小姐非常人能比,要相信她。” 大家又说了一会儿话,隔壁院子有狗在叫,门扉“吱呀”一声,是董六回来了。 苏铭玥赶紧下了炕,披上衣服出去相迎,她的相公摘下斗笠,拍掉两肩的霜花,靠得近了,身上略有酒气。 “真的去喝酒了?”苏铭玥有些嗔怪。 董六接过她递来的热茶漱口,“都是没读过书的大老粗,除了喝酒也没别的消遣。哦,要带我去一处楼子里同官jì喝花酒,吓得我借口出恭,逃了回来。” 屋里的人都出来迎接,伺候一家之主洗漱,董六直说天色不早,便让她们去各屋自己的炕上睡了。她坐在那里洗脚,接过苏铭玥递来的毛巾擦gān,又自己端了洗脚水出门泼到屋外雪地里。 两个人终于回屋躺下,苏铭玥给她卸去了小胡子放在chuáng头几案上的小盒子里,又在被窝里解开束胸的布条,温香软玉在怀,董六就重新变回了梁冠璟。 “这雁门关的水还挺深,守将马玉是个财迷心窍的,联合下面几个千户一起克扣饷银导致年前军中哗变,虽是弹压下去了,不知道怎么的被上头的龙虎卫指挥使大人知道了,现在马玉被押解入京听候发落。那位龙虎卫指挥使大人派了他的亲信来彻查此事,下面的四个千户大人很紧张,现在准备拉拢我一起解决这个事,若是解决不了,估计他们想解决我了。” 苏铭玥“啊?”了一声,“这是要你同流合污吗?” “然后军中不是哗变吗?漏网出逃的几个百户和士兵在关外蒙古人的地界上,现在也不知道是降了还是往西入山当土匪了。总之此地匪患也厉害,若是这些军队里操练过的丘八老爷入山成匪,久而久之恐成大患。” 苏铭玥不吭声了。 “雁门关内往来的商队也不少,年后来了一个大商人,带了大批金银财宝来采买人参鹿茸之类的药材,现在土匪盯上了这块肥肉。” 苏铭玥叹气。 “然后那位龙虎卫指挥使大人派来的亲信今夜同我吃酒的时候,试了我的武功,觉得我身手了得。”梁冠璟看了看苏铭玥,“他委派我一个机密的任务,去窑子里杀一个人,也就是那个如今宿在那里不肯走的大商人,还要做成是土匪来杀人的。” 苏铭玥怪叫:“这什么跟什么啊?” 梁冠璟捂脸,“我好像不该带你来这里的,这才是第一天。” “现在还能走得脱吗?”苏铭玥问。 梁冠璟苦笑,“怕是难了。对了,我打听过了,雁门关内倒是有个圣手稳婆,我早早去拜会她,届时你临产之时,还要她来照应。” 苏铭玥双手抚摸小腹,那里已经微微隆起。“要这个孩子做什么呢,真是个累赘。” “不是你非要吗?说是有个孩子,才像个家的样子。”梁冠璟说完,也伸手去抚摸她的小腹,“不过的确还是要生一个孩子的,不然以后谁来继承皇位呢?” 苏铭玥“噗嗤”笑了,“他既不是嫡出,也非长子,连是男是女都还不知道呢,怎么就能继承皇位了?” “事在人为。” 苏铭玥想了想,“你以前不是有个孩子流落在外了吗?说不定……” “我来这里,也是想找一找,虽然没什么希望了,不过……说不定呢……这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心里一直记挂着,也是难受。” 第58章 练兵记之一 董一鸣,字仲瑾,家中排行老六,人称董六爷,领千户。在嵩城这么个小地方,董六才来没几天就出了名,虽然他出名的方式是他自己不愿意的,全怪他那张脸太好看。 在嵩城一共还有四个千户大人与他平级,再往上的守将马玉因为犯了事如今还押在京城的大牢里,等着军法处置。这个节骨眼上,天上掉下来一个董六,同僚们都觉得他可能是来接任马玉的,只稍稍在雁门关历练历练,甚至也无需历练,横竖一年半载就高升了。这是皇帝的嫡系,似乎跟皇后娘娘他们老梁家也颇有渊源,总之年纪轻轻,也没什么特别显耀的战功,就领了千户,可不就是跟皇亲国戚沾亲带故的缘由? 董六一来,四个千户大人与他一起喝酒,就觉得这人长得细皮嫩肉,说话低声细语的,而且认字,不就是个江南文弱书生吗? 龙虎卫指挥使大人常清河派来的亲信——李明堂,是个从五品的佥事,但是官大一级压死人,而且是个什么都管的官,他来的比董六早几天,都以为他要接任马玉的差事,等来等去,只说来查案,就是没有调任的文书,查来查去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好好查,一个月里有大半个月回雁门关卫所军营里呆着,估摸着常清河是离不开这位心腹,过阵子还是要回去。 在嵩城这么个不大不小的卫所里头,如今算是一潭浑水,大家都想探一探对方的底,想着即不用打仗也不要伤了和气,继而自己能够步步高升。 董六领的这一支队伍,总计一千一百二十六人,其中有关外降丁四百八十人,里面似乎还有蒙古人,年后新调刚满十八岁的军籍之后五百二十六人,还有西南太行山招安下来的匪兵七十人,其他千户那边踢出来不要的老兵油子二十八人,最后还有二十二名军籍在身但是伤病告假还没准不得不留在嵩城的老兵。 再旁观其他四位千户大人带的队伍,那一个个都是雄赳赳气昂昂训练有素的兵,chūn末农忙之后,龙护卫指挥使大人常清河便要来检阅,董六领的这支队伍若带出去,那简直就不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