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氏道:“我娘家一直在做布料生意,之前在江州,一直与苏家合作,在商会中也小有名气……我兄长听闻,广安之繁华不亚于江州,便想去广安试试开铺子。” 罗氏说罢,将锦盒向关夫人的面前推了推,笑道:“这只是一点见面礼,还望夫人笑纳。” 关夫人坐着没动,她轻轻笑了声,道:“苏夫人太客气了,令兄也是江州有名的商人,来我广安开店,我们自是欢迎,这礼物就不必了。” 罗氏忙道:“日后到了广安,还要请夫人多多关照呢!” 说罢,罗氏伸手,翻开丝绸一角——那丝绸下面,摆着一排璀璨的金元宝。 关夫人面色微动,笑意浓了几分,道:“苏夫人这般,倒叫我有些不好意思了。” 罗氏一听关夫人语气松动,连忙将锦盒塞给了对方的丫鬟,笑道:“既然见了面,就是朋友了,关夫人可别见外。” 关夫人半推半就地收了罗氏的东西,语气也热情了几分,道:“听闻苏家与罗家闹了些不快,苏夫人这般为娘家着想,若是苏家二老知道了,岂不是为难?” 罗氏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道:“唉……我也是没办法,谁叫我侄儿得罪了苏家大小姐呢?” 关夫人想了想,问:“苏夫人说的……是前面那位的女儿?” 罗氏作出一副可惜状:“可不是嘛!玉音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小时候嘛,还算是乖巧,后来便被宠坏了……” 关夫人轻笑了声,道:“不过,这苏小姐似乎确实得苏老爷子喜爱呢,听说苏老爷子爱屋及乌,还帮新姑爷捐银子修桥,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罗氏道:“是真的……我公爹一贯宠着玉音,要什么给什么,倒让关夫人见笑了。” 关夫人悠悠笑了声,道:“哪里会见笑?我广安县羡慕还来不及呢!” 此言一出,罗氏顿时明白了她的意思——关夫人这是拐着弯,让自己出银子支持广安县了。 罗氏虽然是苏槐的夫人,但手里能用的银子有限,可如今若要广安知县照拂罗家,便只能先将这事应下来。 罗氏硬着头皮道:“日后我兄长去了广安,关夫人若有什么用得上我们的地方,差遣一声便是。我儿文扬也时常去广安,若是关大人有空,也可上门拜会。” 关夫人笑着应声:“如此,那便太好了。” 说罢,她主动拉起了罗氏的手,道:“苏夫人,罗家之事你不必担心,令兄来了广安,我可以将他引荐到商会去,一定会顺利的。” 罗氏见关夫人给了准话,这才放下心来,笑道:“那便多谢关夫人了。” 说罢,罗氏又面露担忧,道:“可我家那位大小姐若是知道了,只怕会从中作梗啊……” 关夫人一笑,道:“苏小姐在江州虽然颇有名气,但到了官宦妇人圈子里,还是个新来的,翻不起什么浪花。” 罗氏听了,唇角微勾:“既然如此,还便交给关夫人了。” 关夫人坐了不久,便离开了。 苏玉娇蹙眉道:“娘,这关夫人也太贪心了,这才第一次见面,就提日后支持他们的事,真是狮子大开口啊……” 罗氏也有些不悦,道:“要不是苏玉音那个死丫头,我罗家哪里会落到这个境地?如今你舅父要去广安做生意,若是没有官府的人引路,只怕境况比在江州也好不了多少,关夫人既有所求,也必不会耽误咱们的事……等你舅父重振旗鼓,咱们再想法子摆脱他们!” 苏玉娇点了下头,道:“嗯,也只能这样了。” - 苏玉音在孟县筹备的绣坊,最终定名为锦绣阁。 苏玉音本来觉得这名字有些俗气,但经过和几名绣娘讨论,她还是接受了。 不为别的,只因孟县穷苦,但凡男子,都期盼有锦绣前程;若是女子,都希望有锦衣华服。 “锦绣”二字,恰好能担得起百姓们的期许。 苏玉音从这名字上得到了灵感,便唤来翠珍,道:“将装潢的方案拿来,我再看一遍。” 片刻之后,翠珍便将装潢的图册呈了上来。 苏玉音翻了几页之后,便道:“将这些昂贵的用料,全部去掉,替换成普通的。” 翠珍听了,有些奇怪:“小姐,这些不都是您喜欢的材料和颜色么?为何要换成普通的?” 翠珍知道,苏玉音一贯挑剔,什么都要最好的,如今这番调整,倒让她有些奇怪了。 苏玉音一笑,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锦绣阁的门脸在装潢,内院也在收拾。 绣娘们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不仅日日打扫,还主动布置了起来。 王大嫂手巧,用粗线织了不少小动物,用绳子拴在了门口,有小狗、小猪、小老虎凳,但凡路过的人,都忍不住抬手捏一捏,童趣十足。 而小梦则亲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