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音秀眉微挑,笑道:“他是我未来的夫君,当然要帮。” 顿了顿,她又瞄了一眼信纸,道:“不过,本小姐的人,可不是那么简单能让他用的。” - 孟县县衙,书房。 顾青昀将一张巨大的堪舆图摊开,用镇纸仔细压上。 张乾也帮他捋了捋堪舆图的边沿,道:“顾大人,造桥的银子还没到呢,您这么早就开始准备图纸了么?” 顾青昀沉声道:“已经不早了。” 顾青昀找人测算过辽河的宽度和最佳的建桥点,若是开春能动工,那便最好不过了。 辽河并不宽,若是人手足够,日夜赶工,应该夏天之前,便能完成造桥一事。 顾青昀想到这里,提起笔,在辽河上方,标记出了造桥的位置。 “你看,若是这座桥能连通辽河南北,那么,从孟县到丽县、东平县,就能缩短大半的路程,车马将至,就不必再乘船了。” 辽河虽然不宽,但水流湍急,每年都有船夫遇难,这也是许多人不愿跨过辽河,来到孟县的原因之一。 两人正在商量造桥一事,顾青昀的随从文安,便敲响了门。 “大人,明珠姑娘求见。” 顾青昀道:“进来。” 文安生得瘦小,满脸少年气,个子还没有明珠高,他之前一直在打理府衙之事,这段日子,明珠若是缺少些什么,也是找他帮忙。 今日明珠说要来找顾大人,文安便将她带了过来。 文安小声道:“明珠姐姐,请。” 明珠点了点头,遂迈入了顾青昀的书房,她对顾青昀一福身,道:“顾大人,小姐已经回信了,让奴婢拨出五位匠人,助您修补衙门的屋顶。” 顾青昀和张乾一听,面色都舒缓了几分。 张乾感叹道:“苏小姐真是太好了!待屋顶修好,我们就再也不用坐在廊上吹风了!” 顾青昀微微一笑,道:“明珠姑娘,还请代我向小姐表达谢意。” 谁知,明珠自袖袋中掏出了一封信,呈给了顾青昀,道:“顾大人,小姐还有一封信给您,您不如在回信之时,直接表达谢意吧。” 说罢,明珠便福身一拜,退了出去。 张乾看着她的背影,啧啧两声:“这明珠姑娘虽然能干,可这态度真是比石头还硬啊!” 顾青昀没说什么,只静静拆开信封。 这信纸上好,还带着一股淡淡的墨香,顾青昀轻轻打开,只看了一眼,便立即收了信纸。 张乾诧异道:“顾大人,怎么了?” 顾青昀神色古怪,道:“张乾,我突然想起,上次的账本还没看完,你去帮我拿来罢。” 张乾有些疑惑,喃喃道:“大人不是都签批过了么?怎么会没有看完?” 顾青昀面色微僵:“我又想起了一笔账目,还想仔细看看,你别问那么多了,快去拿罢。” 张乾“哦”了一声,便转身去了。 直到张乾将门关上,顾青昀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他摊开手中的信纸,苏玉音这信的第一行,赫然写着:“雪夜深寒,念及郎君,唯相思入眠。” 顾青昀手指紧了紧……他还从未见过如此大胆的女子。 不过,“一见钟情”这话她都说得出口,回信写成这样,似乎也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顾青昀平日里看字速度很快,但轮到这封信时,一句话要读上好半天,才能消化。 整封信看完,他的面颊,已经不知不觉热了起来。 这封信通篇只表达了两个意思,第一是思君如狂,第二……则是希望顾青昀每日都能给她写信。 顾青昀心中微动,他放下信纸,努力平了平心境。 每日都要写信,着实有些麻烦……但她居然主动安排了匠人,为他修葺屋顶,此时拒绝……似乎又不大厚道。 罢了,拿人手短。 顾青昀思忖片刻,铺开纸笔,开始回信。 - 距离婚宴还有不到十日。 苏玉音每一日,都能收到顾青昀的信件。 有时候寥寥几字,三行结束;有时候又洋洋洒洒,长篇大论,苏玉音慢慢明白过来,他如何写信,全凭当日忙不忙。 他的信,左不过是近日处理的公务、后宅修筑的进程、以及嘱咐她注意身子。 但同样的内容,每日要变着法儿写,也是不容易。 苏玉音便将顾青昀的信当成了一种消遣,无论他的信如何无聊,她都能瞎编乱造出新的情话逗他。 苏玉音一想象顾青昀收到信的表情,就觉得一定很有趣。 看信和回信,成了苏玉音继赚钱花钱之后的重要爱好。 与此同时,孟县县衙的屋顶,也差不多修好了。 今夜,明珠立在廊下,一目不错地看着匠人们做最后的收工。 卢严走了过来,道:“明珠姑娘。” 明珠转头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