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江月年年望相似 入了门右手边便是以左右两座镂空有门窗作用的书架子,上头摆放着几个简单的花瓶还有些许奇石,架子后头便是两个大花盆,盆子里种着君子兰。正对两个架子中间位置的便摆放着一个梨花木的书桌,桌面下雕刻着精美图画,而后头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书架。书架一连连了一个墙壁之大、 当年赫赫有名的天下第一文人的书房里头摆放着一墙壁的书籍,一本本都是当代绝无仅有的孤本。 冷明秋扫了一眼后头的书,暗自咋舌,要知道他已经算是经常看书的,但是自己也不敢说自己看过那么多书。怪不得当年先帝会让他来教导当今圣上,大概大儒的学富五车也不过如此。 苏鸣宇让德福送了茶后便退出去把门关上,这个屋子里除了一老一少便没有其他,就连暗中保护的侍卫也都守在门口,没人进来。 “苏老先生。”冷明秋朝人行了个礼,施施然撩袍落座。 对方举止行为之间不落洒脱,观人良多,但是苏鸣宇不得不说这人却是极少数能够让自己另眼相看的。当年明晟郢是一个,现如今竟然还有一个冷明秋。 这些年自己极少关心这朝堂上头的是是非非,人员调动,但也能够从自家儿子嘴里头听到过这个人的名字,只不过未曾多加调查。今日一见,果然是难得的人才。 如果自己外孙女还未婚嫁,这个人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不过现在已经婚嫁了,似乎再如此亲密有些不妥? 苏鸣宇有些不知晓是自己多想了,还是其他原因,自己若是一开口便点明了,结果并不是自己所想的也有些尴尬。 “老夫许久未曾同小友品茶了,你倒是第一人。”苏鸣宇捻着胡须,笑得眉目温和,颇有儒家风范。 “是明秋之幸,能够得见苏老先生一面。”冷明秋说话沉稳,丝毫没有浮躁之心,这也是极为难得的。 苏鸣宇似乎是被那茶的热气熏得眼睛微微眯成一条缝西,他缓缓开口,“不知明秋小友和宛宛有什么渊源不成?” 冷明秋的手指摩挲着杯子的边缘,他想要说出真相,但是现在不合适。况且这件事如果不经过宛宛同意就说出来,他怕到时候她会生气。 说到底还是太在乎。 “算是相识许久的好友。”冷明秋思忖了个答案脱口而出。这也不算是骗人,毕竟自己和明清宛认识确实是很久的,而且如果那件事没有发生,自己也不会和人如此亲密。 “单单是好友?” 这问话倒是有些唐突了,只不过苏鸣宇生怕这两人年纪轻轻到时候走岔路,可就不好了。睿王虽是分封的王爷,但那黎剑的上将军职位也并不是拿来臭显摆没有实际意义的。 若是两者对上,到时候遭殃的却是自己的外孙女。 世人唾沫能够淹死人,流言蜚语能够害死人,这一点无论是在前朝还是如今都是一模一样。 “这一点,苏老先生还是问宛宛好些。”冷明秋无法在这个问题骗对方,不仅仅是因为对方德高望重,自己不愿意欺骗。更因为他很清楚以后自己被欺骗这件事被人点明了,怕是到时候要被苏老先生责怪。 所以这一点还是宛宛来回答好一些。 “是老夫唐突了。”苏鸣宇笑着摇了摇头,他也知道自己再追问下去倒是有几分咄咄逼人。说到底还是对方救了自己的外孙女,还算是自己的恩人。 冷明秋难得的笑了笑,“老先生这是疼惜小辈,明秋懂的。” 苏鸣宇哈哈哈大笑,捻着胡须一顺而下,“有意思。可愿手谈一局?” “乐意之至。”冷明秋点头应下,在苏鸣宇转身去拿棋盘时开口提醒道,“老先生还请说是您将宛宛带回,不然恐生他事。” 苏鸣宇的手一顿,对人更加满意,他将那棋盘摆在桌上,“好,老夫会注意这事。只不过连黎家小子也要瞒着?” 冷明秋认真点头,他很清楚如果给了黎剑这个人一个把柄,他肯定会查出其他东西。再加上黎家守卫森严,如果不是必要,他并不希望现在就和黎剑对上! “好。那便依你所言。只不过宛宛倒是若是在黎家小子面前失口谈起,这可就不关老夫之事了。”苏鸣宇捻着胡须,笑了笑。 冷明秋将那黑子放对方那边,随后拿着白子等人落子的空隙开口道,“不会的,宛宛不会说的。” 这坚定的话语让苏鸣宇的眉头禁不住一皱,怎么觉得这话里似乎还藏着其他的话? 同一轮明月,这边月光下二人对弈,另一边明清宛则是同春淳坐在院子里捧着脸看月亮。 “小姐,还是早些休息为好。”春淳好心劝道。 自家小姐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刚刚在屋子里头问了些话,最后却莫名其妙地要出来外头吹冷风,说是这个时候的月亮最好看,她要赏月! 一出来,明清宛便双手捧着脸颊看着天空中的月亮,繁星,乌云,一动也不动。 春淳生怕这越来越凉的天气让人感冒了,只不过明清宛却极为淡定地摆了摆手,“没事的,我就看看月亮,你可以和我一起看!” “小姐,每晚的月亮都是一样的。我们明天再看,好么?” 明清宛摇了摇头,伸出的玉手遥遥指向天空中那轮弯月,嘴角一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春淳能够被派到明清宛身边自然是有些文化,但是这句诗却未曾听过,只不过也是一句好的。她不知晓小姐为何突然发出这样的感慨,也知晓自己没能再劝,只能站在一旁尽可能地替她挡着些风。 暗中返回的玄机跟着她们一路到了太傅府,随后更是紧跟其后到了这院子里。他不相信明清宛这么精明的一个人会失忆,所以他要拆穿她! 只是没有想到会听到这句话,他眉头微微蹙起一个疙瘩,要知道以往的明清宛可不会有这种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