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贝尔市志在必得,现在要愁的是打下来后治理的问题。180txt.com呼伦贝尔先前有几万开垦汉人,但是贵福上台之后,将这些汉人赶出呼伦贝尔,如今此地绝大多数为牧民。朱庆澜说你若是打下来,我给你处平边三策,王茂如洗耳恭听。朱庆澜说第一策,尊重当地人民族和生活习惯,拉拢当地蒙古王爷。第二策是,尽快加速汉人移民,同化当地人,改游牧区为开垦区。第三,拉拢俄国人,只要不与俄国人冲突,呼伦贝尔绝无大碍。得了朱庆澜的平边三策之后,王茂如再三拜谢之后,即日返回甘南县。 宫小旗的骑兵营跑到齐齐哈尔迎接,参谋长祝永泉也来了,几个人有说有笑,王茂如又将浦继介绍给大家,说浦继如今是副官处宣传课课长,大家一阵愕然,什么叫做宣传课?浦继也很奇怪,什么宣传课?王茂如说以后再解释,于是大家都叫他浦课长,倒是让官迷浦继很是开怀。 在奉天的时候,王茂如见识到人家主力部队的大炮,一色的大炮摆开,54门野战炮,一百多门迫击炮,看的他直流口水,他部队中有42门野战炮和二十七门迫击炮,加上这十门法国炮也才总计不到八十门炮,的确是很少,而且炮兵成材慢训练花销大,他也很是着急。 王茂如决定将重点发展炮兵,如今虽然炮兵首先成为一个团,但是很显然炮兵团的训练没有跟上,主要是炮弹太贵了。这子弹自己的兵工厂可以生产,但是炮弹不行啊。王茂如又命令所有重炮一律抽调上来,各营只允许拥有迫击炮。于是刘健的炮兵团一共拥有五十二门大炮,其中三十八门日本造75毫米克虏伯野炮,四门德国原装克虏伯75毫米野炮,十门法国造75速射炮,法国炮弹药齐备,但是日本跑弹药就少了。他让何如飞找到日本人,在日本人哪里购买一万发75日本炮弹。因为上次与放掉了那个日本人前田新兵卫,这次日本人倒是没有难为他们,按照市场价打了九折,一万发炮弹才七万大洋,即刻发送到甘井子城。 年前整个军营都在忙碌着,准备着,唯独浦继初来乍到,不知道干嘛,他找到王茂如,说自己不能无所事事总得干点啥吧。王茂如知道,他一个纨绔子弟,到军中真没什么合适的工作,先前决定的宣传课,就是为今天做准备的。于是对他说:“我需要一个这样的人才,在军中宣扬忠诚于我,我要求我的所有下属,都必须忠诚于我。”浦继道:“你花钱养军队,大家自然都忠诚于你。” 第145章 东方红太阳升 王茂如摇头道:“错了,他们不是忠诚于我,而是忠诚于钱。”笑了起来,道:“忠诚于我是这样的,随时随刻把我当做偶像,在心里只有一个头,只能是我。就算是他们战死的时候,也要想着是为我尽忠,你知道不知道?” 浦继叹了口气,道:“何其难也。”他倒是一点即通,道:“我得需要帮手。” 王茂如说:“知道难,所以我才把任务交给你,而且这种任务我只能交给你,交给别人我不放心。老弟,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浦继说道:“我自然是明白的,让大家把你当做菩萨。” 王茂如哈哈大笑道:“对,但是菩萨是用死后超度,转世投胎好人家为诱饵来崇拜的,至于我呢,就是,跟着我,打天下,将来都是开国功臣,离开我,死路一条,跟着我,一起创造个强盛的国家,只有我能创造个强盛的国家。” 浦继听得心惊胆颤的,心说大哥你这是要……造反啊!他胆子按理来说不小,但是距离造反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不过话说回来,造反也未尝不可以,这年头,有钱有枪草头王,各地哪里不是小朝廷?咱们的大清国倒台之后,各地都自立门户了,其实早在前朝大清国的时候,各地就已经自立门户了。大哥的意思是自立为王,成一个草头王,倒是未尝不可,想拿三国乱世,不也是群雄逐鹿吗,拿自己就做个诸葛亮,辅佐明主也未尝不可。他倒是自我感觉不是一般的良好,居然在心理自我比喻为诸葛亮了,便问:“那我应该从哪开始?” 宣传造神计划,后世的手法多的不得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救星!穷人盼着富,瘦子盼着胖,苦哈哈盼着有一天翻身做主,青年男女盼着婚姻自由,苦力盼着天上掉馅饼,读书人盼着有天能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做个张良诸葛亮,那就给他们一个盼头,只要跟自己,自己就是他们的希望。 后世的中国经历了几次造神运动,虽然在事后很多人痛骂,但是在当时,这种神话式的崇拜起到了很大的团结民心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那个时代的中国,当下的金家王朝和卡斯特罗之于古巴,都是有一个偶像存在,指引所有人的前进方向。尽管这个人有时候指引的方向在绝大多数人眼中是错误的,然而这样的国家往往非常可怕。因为他们会因为信仰而奉献生命,而这个信仰,说白了就是对偶像的崇拜。就像76年主席过失,全国人民陷入哀声中,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动力,一个个都像是行尸走肉一般(长辈的亲身经历)。但是有了偶像,这个国家仿佛什么都不怕了,一具为了伟大的某某某,即可以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无怨无归,且全民都能显出生命,这种可怕的团结的宗教似的信仰才是最可怕的。 来自于2012的、中国的王茂如,自然是知道这全民偶像是怎样培养出来的,不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洗脑吗?洗脑还不会了?咱可是看着这些长大的啊,便如此这般一说,将后世那些所见所闻统统说了出来。浦继听后恍然大悟连连佩服,原来宣传的手法有这么多,大哥你可真是天纵奇才,连“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王秀盛”这样的儿歌都能想出来,还朗朗上口,真不愧是大学问家啊。 这洗脑还没开始呢,王茂如倒是发现浦继两眼冒着星星,一阵恶寒忙叮嘱道:“万事先不着急,这开头不好办,等到你熟络了,再大操大办在中国造一个神出来。不过你先找说书先生和唱戏的,还有书生来军中,你现在管的是他们,让说书先生怎么说,唱戏的怎么唱,都是你的工作,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忠诚于我,书生嘛,不是有一句话吗?叫做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如今快过年了,让他们给家里人写写信,比什么都强。” 浦继一听,得了,知道怎么做了,不就是收买人心外加洗脑嘛,咱知道咋办了。连忙跑到齐齐哈尔,或强迫,或邀请,弄来一大群人,都是说书的,唱花鼓,唱大戏。之后浦继又给滨江府的大哥浦纳发电报,却不想得知浦纳此时陷入了麻烦。 王茂如给浦纳任务是到哈尔滨建立情报系统,但浦纳怎是那块料。他大手大脚花钱,倒是召集了一帮人吃喝拉撒,很快,手里钱没了,但是事儿没办成,在哈尔滨也没打听到什么值得上报的消息。幸运的是王茂如也没跟他提什么要求,这反倒是让他不知所措,这时候日本人找到了他。能跟日本人搭上关系,自然是比跟王茂如混强。不过令他意外的是,日本人对他也没有提要求。 浦纳带着几个北京的哥们,在哈尔滨大吃大喝,玩游乐场,赌博,抽大烟,偶尔到俄罗斯人开的窑子骑大洋马。他是北京人,又是旗人出身,家里祖上是贝勒爷,手中没了钱,浦纳几个人就开始满大街忽悠,尤其是心中还有皇帝的那些关外老人。他诳以皇帝密使的身份,四处连络,接受礼物,表示带他们去北京敬拜皇帝。 这个谎话要是在南方,估计多半被人打出去,可是在关外,被浦纳骗的人还真不少,也让他很容易骗得了一大笔钱。一看这活计比跟日本人、王茂如混都强,浦纳心里转的快,立即跑到了北京,凭着钱的打点见到了内务大臣世续。世续以为浦纳是拉拢他来复辟的,连忙推诿说不见,世续是怕了,他本来就不是个胆大的人,如今民国了,袁世凯承诺清室宗室优待,每年生活也有着落,尤其是看到肃亲王等复辟被镇压,更让他不敢有二心了。 浦纳请求了两次,才知道原委,这世续是怕自己也是复辟分子,浦纳都自然是经历多了,忙跟世续解释,说是赚钱的买卖。世续听到赚钱,这才见到浦纳,得知关外一些地主老财土鳖暴发户,希望觐见圣上,或者求的圣上赏赐信物。 第146章 军营春晚 这事儿好办,世续便找到两宫太后,发布商议赚钱。北京政府虽然优待清室,但每年四百万两肯定不够庞大的宗室和整个皇宫,这皇宫中的皇帝虽然不当政,但供养着大批老宫女老太监,老宫女被放出宫找个汉子嫁人也就罢了,那几千个老太监被放出宫就一无是处了,所以还得在宫里养着。皇帝虽然退位,但还是皇帝,不能吃满汉全席,但也不能吃棒子面窝窝头吧,所以这皇帝当的也不自在,宫里的人为了生计偷偷卖国宝,这事儿就连两宫太后都参与,可见内宫穷到什么程度了。 有了这条路,两宫皇太后和内务大臣世续立即搬出圣旨,写了一大堆废话,说xx地xx人,忠于吾皇溥仪皇帝,特赐黄马褂(或爵位)乙卯年某月某日,后面盖着玉玺大印。浦纳抱了一堆东西回到哈尔滨,东窜西跳,谁给的钱多给谁黄马褂,让他骗得二十万大洋,随即骄傲起来。这时候二十万大洋,相当于后世两亿人民币了,所以浦纳摇摆起来,自觉地凭自己的身份和财力,不亚于王茂如了。 凭什么在他手地下讨饭吃,浦纳有了心思,难免骄傲自大起来。 浦继给兄长发了电报,让他送些唱戏的到甘南,浦纳说看在王茂如往日照拂的面子上,帮他最后一次。 浦纳的所作所为早让浦继气得够呛,自己再怎么不着调,至少不学有术,懂得眼力,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自己是和王茂如拜了把子不假,可也没有你抖的份儿,现在随着王大帅地位越来越高,自己也有些自觉得恭敬,怎么这个大哥怎么有了点儿本是就抖起来,你再有本事能比得起拿枪杆子的?可是总归是自己大哥,虽然傻呵呵装大,只好自己去道歉,便跑到王茂如面前,诚恳地替大哥赔不是说道:“老大,我大哥他……唉,我大哥太没出息了。” 王茂如淡然一笑,说这不算什么,人各有志,你大哥如今发达了,我也恭喜他,虽然他以后单干,但以后大家还是朋友。浦继知道王茂如表面越是淡然,心里越是在意,但大哥翻脸不认人,他也没了办法。王茂如随后让浦继把北京的调查公司交给任元星,又让浦纳把哈尔滨的调查公司也交了出来。浦纳有了赚钱的门道,那还会在乎这个,一帮货郎而已,自己收手下人伺候着,也不需要整日收集什么张家长李家短的消息了,跟江湖包打听似的,得,交给您吧。 眼瞅着快过年了,这些士卒不能回家,王茂如让浦继找的十个识字的先生到了甘南,他们替军士们给家里写信,如有给家里寄钱的也放在信里。第十七旅会派人一家一家的给送到他们家里去。士兵更是感动,连连称赞自己做王大帅的兵做对了,下辈子还当王大帅的兵。年前还有两件好事儿,一件是美国发来的第二批军火顺利抵达天津,第二件则是陆军部欠下的军饷和奖励,十万块大洋,终于发了下来到了帐。 王茂如让下面人都分了,当做过年红包。这年头,那个当官的不自己把钱藏在腰包里,哪有王茂如这样得了钱却分给下属的,顿时让士兵军官欢庆起来。幸好财务处长赵佳诚不在,否则非气得找他,钱不是这么花的啊。 这次发红包,王茂如开了一个全军大会,在校场上全军站立,等待长官发红包。在军营放一个大桌子,将红包封好,坐在前面,一旁值日官点名,士兵便跑到桌子前,敬了一个军礼,王茂如本想回礼,但一想到八千次回礼自己胳膊可能都掉了,只是点点头,士兵接过红包,再行一个军礼回到队伍中。 红包发放的很快,王茂如只负责把红包递过去就行,享受着每个士兵的感激,也让士兵认识到,自己到底是谁的人,是谁给他们钱供他们吃喝。这一招王茂如是跟袁世凯学的,没什么主义、思想来统治军队,只能用恩惠和忠义来治军。 普通士兵的红包是十块大洋,士官升一级多十块,最后还剩一万多块大洋,王茂如说道:“剩下这些,是给那些在过去一年内牺牲的二百多兄弟的抚恤金,大家谁也别眼红,人死为大,跟着我王茂如,生,你们有好日子,死,你们家中的人,我来养!” 顿时欢声雷动,下面士兵文化是不高,同样因为文化不高,最是好煽动,王茂如的话又没什么大道理,立即让士兵归心。 为了丰富年味儿,王茂如特地要求举办一个军营春晚大联欢,还让浦继买了许多酒回到军营,说过年的这三天假期,咱军营条例就暂时免除禁酒这一条,参谋长祝永泉瞪了他老半天说下面不得反了天?王茂如笑着搂着祝永泉的的肩膀说:“至清老弟啊,你别跟我着急,咱是军队不假,可是咱不是没有人情味的军队。这样,咱也约束一点儿,大家吃饭喝酒都行,但是,每餐酒不过半斤。” 一旁的宪兵队长何安定吓了一跳,立即反对说道:“半斤酒?这还了得?旅帅,这酒醉太多,咱宪兵也不好管啊,平日大家就看宪兵不顺眼,这大过年的,又喝了酒,我们宪兵可费了劲了。我建议最多二两,最多。” “二两啊……二两……”看着一旁小兵渴望的眼神,王茂如求情道说,“二两太少,不如四两,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