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北洋军阀

注意最后一个北洋军阀目前的最新章节为分节阅读872,最后一个北洋军阀主要描写了最后一个北洋军阀,一心只为了给后代留一个完整的中国版图!给后代留一个东北出海口!给后代留一个蒙古高原!给后代创造一个和平的中国!给后代一个拥有千四百万平方公里领土的东方强国!...

分章完结26
    军士赫然发现,站在终点的居然是大总统。186txt.com这下大家都傻眼了,大总统亲至,这多大的荣耀啊,一个个都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等最后一队回来,众人欢呼起来。袁世凯走到主席台上,对飞行队守备大队的众将士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内容无非就是报效祖国,忠于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一统而努力加油,不结党营私,不委曲求全,不做乱国之党的帮凶。不过在最后,袁世凯倒是给了大家一个好处,他宣称将拨给守备大队所有将士一万大洋以资鼓励,这下大家才鼓起掌来。

    见到诸位将士精壮如斯,大总统袁世凯听王茂如说这其中只有一百五十人留下,倒是大叫可惜了,说道:“这样吧,我特许,这几百人都留下来吧,你们……便编成九百人的大队吧。”

    王茂如忙表示感谢,如此一来,这些人倒是都可以留下来,各个军官也不愁没法安排了。袁世凯又问他军官安排,王茂如说让军官凭着成绩挑选职位,袁世凯说胡闹,岂能如此儿戏,对王茂如道:“此法来选派军官,只此一次,否则军队秩序便会打乱。”

    王茂如不明所以,袁世凯慢慢解释道:“历来军中官衔晋升都是依照着官升属替,就是以防平级提升心怀怨恨,这你方法好是好,但是若在心眼小的人眼中,凭甚同样出身他比我强?造成军官相嫉,战时不利沟通。”

    袁世凯的一番解释,让王茂如豁然开朗,大总统亲自给自己解释军官晋升规律也让他受宠若惊,心怀感激,道:“属下感激大总统的提携,大总统之恩,属下永生不忘。”

    袁世凯点点头,表示这次对守备大队比较满意,而后带着秘书和官员们离开了。临走的时候,参政员参政杨度冲王茂如神秘一笑,让他捉摸不透,想要相问,却见杨度走远了。等到大总统一行人离开之后,蒋方震带着模范团的军校生也相继离开,只留下守备大队的诸多人马,王茂如随后宣布士兵选拔次日进行,今日大家休息一夜,全体军官与士兵这几日的辛苦,发放五块大洋作为辛苦费,顿时引得众人欢庆起来。

    陆军部,次长办公厅内,传出哗啦一声碎响,震得四周的人不敢靠近这里。

    “什么?破格晋升为营级大队?”徐树铮砸碎了花瓶,怒道,“凭什么?凭什么?”别人不知道他为何愤恨王茂如,他自己岂能不知,他三十二岁晋升为少将,三十三岁代理陆军部次长,三十四岁晋升为陆军中将,如此平步青云引得袁世凯不快,而这王茂如却二十八岁之姿便距离将星仅仅一步之遥,且受到袁世凯青睐,这人气真是人比人气死人。是的,徐树铮这人才华横溢,却气量狭窄,容不得别人,且这人手段毒辣,他若是真想整治别人,非要整死别人才好。

    这次他的主子段祺瑞因为袁世凯向他问询称帝一事,段祺瑞此人忠于袁世凯,但却不希望袁世凯称帝,他一心希望国家共和,哪接受称帝一事。如此,袁世凯准备本意让他回京担任陆军部长一职,却又因为段祺瑞的反对而耽搁下来。徐树铮为此颇感压力,偏在此时王茂如如一个流星般崛起,颇得袁世凯信任,徐树铮很是恼火。本以为此人从国外回来,定然反对称帝一事,不不想徐树铮私下里查出,此人却成为袁克定心腹智囊,因此徐树铮让陆军部的下属弹劾王茂如。然而此弹劾却被袁世凯压了下来,以因战有功为名,这倒也罢了,此人擅自扩军,却被袁世凯奖励,闹得满城风雨。连那日本人的《顺天时报》也在副刊中将王茂如好一顿夸奖,说尚武将军王茂如乃当世儒将。儒将!这个词岂能乱用,用在一个小小商人出身的投机客身上。

    不过徐树铮知道,此时王茂如春风得意,袁克定为让父亲称帝各处奔走相告,却是暂时不宜惹怒袁家父子,不过徐树铮倒也没有罢休,便私下挑拨起王茂如与其他人冲突。

    王茂如重新对守备大队进行任命,按照成绩,本来赵增福最为优秀,但考虑这些人一直以来以李德林为老大哥,便在与赵增福商量之后任命李德林为守备大队副大队长,领少校军衔。

    守备大队分三个步兵连队一个骑兵连队,分别委任赵增福,刘健和朱怀龙担任三个步兵连长,宫小旗担任骑兵连连长,除此之外还设立了一个后勤辎重连,由智多星任元星担任辎重连长同时兼任王茂如副官。王茂如的亲卫队也增加了人手,原本二十多人如今增加到五十人,锁住和二根又城了手下几十人的统领了。锁住心思活泛,找赵佳诚要了四部美国福特卡车,又招来了两个司机,那两个司机本来在洋行开车,还以为有人开高价是在另一个洋行开车,却不想是军营,第二天便要跑。锁住带人拿枪把他们堵在家里,两个司机师傅吓得够呛,被带到军营之后,王茂如听后哈哈大笑说你们别吓着人家,告诉师傅,在亲卫队教人开车,教出一个奖励五两银子,要是亲卫队全能开车,师傅便可以离开了。那两个师傅一听还可以离开,立即心态不一样了,认认真真地教授亲卫队的队员们开车。这开车岂能那么容易学会的,两人老老实实下来,还留着个盼向。

    安排好军营的人事之后,守备大队士兵的选拔分派工作王茂如交给了李德林和四个连长共同商议,任元星这个辎重连长很是悲催的得到的全是人家挑剩下的。

    军营果真如任元星所说,王茂如早想将肩膀的重担卸下来,身兼数职忙忙碌碌有许多事可做,但是也太过忙碌,甚至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了,哪有那么多心思天天留在军营。李德林便成了成为代理队长了,与几个连长共同商议军中诸多事宜,很快他们制定了一份严格计划,选拔出来七百二十人,分作四个连,剩余的两百人便成了辎重连。实际上袁世凯虽然给守备大队正式编制,但在陆军部那边却不过关,陆军部以违背制度为理由只给了一个陆军营的编制军饷,其余多出来的军饷军资消费,都是王茂如自己出钱供养。一般的人遇到自己花钱这种事,早就打退堂鼓了,岂料到王茂如非但没有反对,反而欣然接受了自己花钱供养多出来的军队这件事儿。

    第52章 拜访杨皙子

    只是这么一只军队驻扎在北京郊区,也着实让陆军部感到别扭的。尤其是守备大队的人,穿着光鲜明亮,武器比驻扎在北京的外国武官还高级,眨眼望过去,有几个不生气的。牛德禄私下说,你得让你的手下老实一些,低调一些了,这些时日你风头太劲,引得去多人不快了。我听人说,徐次长私下找江朝宗,说是要打打你的气焰,那江朝宗也准备对付你。王茂如很是生气,这徐树铮怎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对付自己,到底自己哪里得罪了他。

    牛德禄说这徐次长看起来才华横溢,实则内心嫉贤妒能,你还是错看他了,低调一些得好。王茂如一想也是,便严令士兵不得外出,外出休息必须穿回便服,守备大队这才低调起来。

    在瀛台的大总统府中,经过袁克定的百般规劝和梁士诒,杨度等人的支持下,再加上袁家男人活不过六十这个诅咒有道士说称帝或可冲煞星让袁家人延长生命二十年,袁世凯心思有些向称帝倾斜。

    袁世凯称帝除了因为袁克定的奉劝,还有很多原因,中国人习惯了几千年的帝制突然消逝,让整个中国的人都陷入了迷茫和寻找当中,出现许多思想,有人希望效仿美国建成总统共和制国家,有人希望效仿法国成为议会总理制国家,有人希望效仿日本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而环视当今世界强国,如世界第一强国英国,施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北方巨熊俄国,施行的是君主制,亚洲第一强国日本君主立宪制,欧洲大陆陆军第一强国德国,也是君主制国家。这就造成了许多学者,忽然认为中国其实应该回到君主制国家,应该有一个君主,而本来就有野心的袁世凯,这位被称为中国的华盛顿的将军,毫无疑问是君主制的唯一元首。

    在奉劝袁世凯称帝的过程中,袁世凯的幕僚系统的推波助澜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尤其是以杨度为首的筹安会,以梁士诒的交通系,以及总统府内史秘书夏寿田为首的总统府系,以袁克定,袁乃宽,段芝贵,张震芳为首的袁氏亲属系,各方作用推波助澜,促使袁世凯下决心称帝。而给袁世凯称帝吃定心丸的,则是日本人。日本人一直以来都不希望中国统一,中国出现一个统一的政府。当然,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希望中国统一,因为只要中国分裂,他们就有可能占有一块新的殖民地,他们的商品也有了倾销地。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国,是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不愿意见到的。日本人支持袁世凯称帝,就是害怕他效仿华盛顿,将中国带入民主国家。日本人在一边支持袁世凯称帝,另一边,却支持国民党起义斗争,支援其他军阀反对袁世凯称帝,让中国陷入内斗。

    而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国人不是不明白,但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性地不去看对自己不利的一方,而只看眼前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就如同转基因食品,产量是增加了解决的吃得饱的问题,但对人身体的破坏性却选择性的无视。)

    王茂如将手头工作放下,交给李德林之后,带着副官任元星和秘书赵佳诚拜访杨度。

    杨度如今是参政员参政,在政府中可以直接将参政议员们的意见传达给袁世凯,是袁世凯的耳朵,也是他身前的红人。因此拜访杨度的时候,王茂如带的礼物不能太轻,思来想去,王茂如又听浦继说这杨度如今在搞筹安会宣传恢复帝制,但是杨度围观虽不那么清廉,却从未担任过任何经济要职,正是手中缺钱之际。如今杨度准备更进一步,便组织了几人四处呼喊称帝。只是手里没钱,便是组织人也不行。王茂如于是赵佳诚准备了五万美元,带着副官任元星和亲卫队半夜抬着箱子来到杨府。

    仆人将王茂如带入客厅,杨度笑道:“我一猜这大半夜的到访就是秀盛你来,坐,就当家里,不要客气。”他的湖南口音普通话说的特别,听起来让人亲切的口音,王茂如笑道:“皙子先生太忙,秀盛难得能拜访到你的真身,这次要不是早知你今晚休息在家,当真见不到你了。”

    杨度笑道:“说哪里话,都是为大总统忙,这一身腐肉,都献给国家了,忙来忙去,自己倒是累得够呛。倒是秀盛你,如今居然手握大军,在大公子的心中位置更重,在大总统的眼中,你也有一号位置了。昨日大总统的提携,不知让多少人羡煞。”

    “皙子先生缪赞,缪赞。”王茂如道,一挥手,“凡尘,把礼物送上来。”

    任元星忙把箱子拿上来,放到杨度桌子旁,杨度看到任元星,想起来,道:“这不是守备营军事比武前五名的那名考生吗?”任元星忙道:“正是在下。”

    王茂如介绍道:“任元星,字凡尘,江西铜鼓县人,跟你这个湖南人算是半个老乡。”

    杨度问道:“铜鼓好像都是客家人吧?”,

    任元星点头道:“正是,在下就是客家人。”

    杨度道:“客家人可是名人辈出,洪秀全,石达开都是客家人。”

    任元星点头笑笑退了下去,王茂如道:“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杨度打开箱子缝隙瞧了一眼,顿时吃了一惊,合上箱子,道:“这使不得,让人知道,定要有人弹劾了。”

    王茂如笑道:“诶,哪里,都是一些家乡枣糕而已,哪成弹劾之罪。听闻皙子先生要组建筹安会?”

    因为王茂如常到袁家做客,杨度倒是以为袁克定与他说的,这才有资助自己的想法,便笑得接纳了,拉拢道:“如今筹安会还有约法议会议长孙少侯,你的老友严复严几道,另外刘师培,李燮和,胡瑛胡经武,都有意参加,秀盛贤弟,不如你也参加,咱们组成筹安会七君子如何?凭你一部《大国崛起》在学术中的地位,定然能够为筹安会增色不少。”

    第53章 得罪江朝宗

    王茂如吓了一大跳,筹安会七君子?邀请自己进筹安会?我勒个娘地,要真成为你们之一,将来不管谁当政,皖系,直系,奉系还是国民党,共产党,我肯定就是黑人物啊,忙谢绝道:“皙子兄抬爱了,皙子兄抬爱了,不瞒皙子兄,小弟我无意于当政,小弟一身本领只愿投身军界。可能皙子兄不甚了解我的出身,小弟在欧洲游历十几年,受尽冷漠与洋人的欺辱,因此也深知武力的重要性。在欧洲不管我是什么身份,一颗小小的子弹就能要了我的命,所以我才想投身军界。还望皙子兄将来有机会,帮我进言几句。”

    杨度笑道:“秀盛是想做一地之督军?”

    王茂如点头道:“自然,封侯拜将,我所愿尔。但也没有太过奢想担任督军一职,只要能做一地民政使,便是我王秀盛没白落叶归根,大老远回国发展。”

    杨度笑道:“如是大总统成了中华皇帝,秀盛老弟,你的愿望定然实现。”

    王茂如哈哈大笑,杨度也笑了起来。

    杨度道:“秀盛老弟你是知道,筹安会几人在政府中都是能说得上话的,不如也算上你了吧。”

    王茂如道:“秀盛还是年轻,不知皙子兄是否听到,江朝宗准备动我一事?”

    杨度点头,道:“这件事儿略有耳闻,前段时间本来定下江朝宗担任宣武将军,但是大总统却因为你在剿灭白朗立了首功,因老段的力挺,破例封你为尚武将军。倒是因为你,江朝宗的宣武将军没封成,你说江朝宗能不怨恨你?”

    王茂如苦笑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