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会两下子的,可谁知一个公司老总都比自己厉害,很受打击的说。wanzhengshu.com “陈老板不要太客气。”苏最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弄得陈通害怕一躲,一看苏最并没有用力,然后是好长时间的尴尬 (未完待续……) 第153章 12寸晶圆 次日,半导体工厂。工程师已经将中央变压器接好,每个车间都能就近接到这样的电源。就算苏最公务再忙,也必须抽空过来,因为要测试机器。 “投砂!” “生碳!” “通电!” 熔炼锅炉前,苏最有条不紊的下达了一个个指令。高温熔炉才能将矿物质融化,里面的温度是2000c,足以将大不部分矿石融化。 砂是石英砂,石英砂并不罕见,平时放鱼缸里的就是。但它在半导体行业中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能够提炼硅,而硅在半导体的行业中,占了90%以上的使用比率,比如处理器。 碳不起眼,但只有它和石英砂中的二氧化硅在高温高之下融合,最后才能够生成硅。 这台机器非常先进,带有一个显示屏,半智能控制,只要设定对应的参数,投入相对的原材料,最后就能够得出想要的东西。 而且运行很快,紧紧是半个多小时,随着轻轻的一声滴响。锅炉渐渐停止运行。 但机器还在运转,又等了十多分钟,产品才通过传送口输送出来。看见传送带在转动,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心中全是期待。 “哒!” 轻轻一个响声,第一块乌黑色的硅锭被送了出来,但后面还有,圆柱形状,看得让人喜欢。 “不对呀!这也太多了吧?”工人看着源源不断的有硅锭被输送出来,有些吃惊。 “中芯两吨同样纯度的石英砂,怕是也提炼不到这么多吧?而且看上去纯度极高,不像是初次提炼的。”另一个经验老道的工人也很吃惊, 刘大成也发现了不对,忙对旁边的工程师吩咐:“拿一块送去检测。” 苏最扶额,貌似还是太流弊的,早知道这样。他应该先自己测试一趟,把机器调试好了再通知他们,如今他只希望别太过惊人。 “苏总、刘工,这硅锭的纯度是99.9999999%,满足电子级硅纯度。”去而复返的工程师上气不接下气道。 一听这个数据,场中所有懂行的人都把眼珠瞪了出来,唯独苏最一脸莫名,但大概也知道这个数据有些流弊,总之听上去很厉害的样子。 扶额,不动声色的让小超人调查。不等他们他们开口就先一步解释道:“这台机器已经将后面几个提炼步骤融合,能够节省时间。” “原来是这样。” “好流弊……” 确实好流弊,正常情况下,第一次提炼的硅只有98%的纯度,然后还要进行后续n次提炼。 听上去很高大上,中国现状却存在一个残酷的现实。 中国工业落后,商业化提炼到98%的纯度难度不大,但这只是冶金级硅,不符合微电子器件的要求。那怎么办?我们根本没有这项被欧美日垄断的技术。 于是用1美元每公斤的价格卖给德国、美国和日本,人家提纯之后,以50—80美元的价格买回来…… 这之中的损失,听上去让人心中发寒。但你没办法,0.0001的纯度差距都是巨大的,差一点都会让器件成品质量下降。 中科院曾发布公告,称国内工业与西方国家某些领域相差100年。 看着这台仪器。刘大成等工程师非但不开心,只感觉气馁。他们本以为差距100年是中科院在危言耸听,但现在一瞧。真的相差一百年。 更可恶的是,西方这些器械有钱也不卖,用来当他们的战略资源,只要这些技术掌握手中,他们就永远不怕被你中国超越。 苏最实在没有料到,仅仅是第一个锅炉就把大家镇住了,心中暗暗自责,也好在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加上这台机器机身巨大,几个步骤的仪器拼接这个说法也解释得通。 第二个车间还是个熔炉,目的是为了让硅‘生长’。 然后是切割、研磨、抛光……数十上百个步骤,极为繁琐。 仅仅是测试一遍机器,就用了好几天的时间,一个原因是生产线还没形成,另外是大家不熟悉这些仪器,而苏最也只能笨手笨脚的让小超人来教,一来二去的就耽误了不少时间,每天都扑到工厂里,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不知毁了多少硅晶,不知多少次忐忑,不知出了多少的汗水,总之苏最这半吊子的水平都快要疯了,大脑膨胀着。 但当第一块12寸、20nm制程的晶圆成品从仪器传送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忍不住在无尘车间欢呼雀跃起来。 成功了!这是所有人都没能想到的。 最终端半导体的投资也不算少,前前后后投了好几亿进去,这还不包括更为贵重的仪器。但在晶圆制造厂中,这几亿投资简直不起眼,工厂里的人心中都没谱,一直忐忑着工作。 但现在看见这片制作精品,水平高端的晶圆片,他们简直难抑心中的激动,甚至忍不住欢呼出声。相信,如果最终端对外宣布成功做出了12寸的晶圆,业界肯定也是震动。 “这玩意如果就这样卖出去,能值多少钱?”苏最双手捧着晶圆片,感觉精密,也感觉漂亮。 确实很漂亮,甚至能当艺术品,往家里客厅一摆,很有格调,甚至有人将晶圆加工之后当首饰,高端大气上档次。 “这样一块晶圆能加工成好几百个芯片,价格在1000美元之上。”刘大成对这个很是熟悉。 “1000美元……我们这条线每月能做多少张?”苏最又问。 “机械很先进,而且还省去了不少步骤,等工人们熟练之后每月产十万张应该不成问题。”刘大成算计道,这个数目还是比较保守的。 “也就是说,我们每月的营销额能够达到一亿美金?”苏最有些吃惊,这比他预计的要多。 “……理论上这样说没错。”刘大成委婉的表示:“但需要用订单。” 如果没有人下单,你就是每月做一百万张出来也没用。而且公司的支出很大,仅仅是工钱、电费之类,每月就需要好几千万养着,找不到订单指定亏本。事实上,全球晶圆厂这些年因为升级换代,倒闭得厉害,也就只有几家玩得不错,英特尔、三星、台积电三足鼎立,中芯……压根不入流 (未完待续……) 第154章 犹豫不决 “订单。”苏最摇头,这玩意可不好弄。老实说,进入这个行当的时候他懂的不多,现在有了半吊子水平后,才发现这个行当的困难。 20纳米或者更小制程的工艺很厉害,但大多芯片还没支持,也就只有苹果、英特尔、高通这些顶级设计公司做了出来,也只有他们的财力才玩得起。 但英特尔自家就有晶圆代工工厂,你再厉害也接不到他们的单子;苹果公司则交给了三星和台积电来做,听说16nm制程的a9都已经和台积电签了合同;高通主要是台积电代工,三星也有,以及一些台岛的晶圆企业,听说中芯也和他们搭上了关系。 上面这些厉害的不好接,再看差一些的。amd自己的晶圆厂虽然卖了出去,但芯片代工有固定的企业;联发科的是台积电,以及一些台商代工企业……总之最终端要抢到这些份额,真不容易。 好吧,目光放回到国内的半导体ic设计公司。 华为海思这些年依靠华为母公司发展不错,但他们的低端处理器由中芯代工,比如说摄像头和机顶盒之类的视频处理芯片;高端的处理器麒麟系列则是由台积电代工…… 如果最终端真要做晶圆代工,挖台积电的墙角倒是不错的。而且海思也已经设计出16纳米的芯片,估计下半年就会面世,以台积电的垃圾产能,加上跪舔苹果的性子,主攻苹果a9,未必能满足华为。 而且,小道消息称,台积电高端工艺的产能非常垃圾,又跪舔苹果,经常惹得高通、英达伟不开心。最终端去抢一些份额回来。也不是不可以的。 但代工并非苏最的初衷。 “自己做设计,做自己的产品,真不好发展?”苏最对刘大成他们问。 “苏总指的大概是芯片设计,这个东西千万别急着投产,哪怕有技术。桌面……也就是电脑处理器英特尔占了80%以上的份额,amd靠价格战吃些残羹剩饭。” “而手机处理器高通一家独大,苹果自家有处理器,除此之外还有三星、联发科、海思等,我们是新生公司,贸贸然的全身投入显然是挤不进去的。不是说我们公司的技术不行。只是消费者不认可,客户也不敢下单,短期内恐怕会处于亏损状态,对公司发展不利。我还是提议先做晶圆代工,等生产线成熟了后,我们再慢慢做自己的产品。”刘大成低声道,边上的人也点头认可。 市场份额已经被这些巨头霸占,你一个新生公司要插足进去非常困难。远的不说,就说家门口的海思麒麟处理器。性能虽不及高通旗舰产品,但也是不错,然而若不依靠华为终端,自产自售。根本发展不起来,因为没人用。高端用高通,低端联发科,这已经是深入人心的信念。短时间不可逆转。 又比如说英特尔和amd,提到英特尔就觉得高大上,而amd则是靠价格抢到一些市场的低端货色。低端处理器售量还不错,高端的连英特尔都没正眼看它一下。加上销售模式奇葩,被人戏称是‘农企’,简直悲哀。 至于中国的‘龙芯’,别说给外国人用,就连自家人看到这两个字都是嫌弃的表情。龙芯不能用吗?当然是可以的,但来回折腾十几年,却始终只是个笑话。 每次碰见龙芯的新闻,下面的评论都指定一片呵呵的声音。 悲哀。 “最后是专利的问题,我们起步太晚,许多地方都必须购买别人的专利,绕不过去。这不是短期内就能够完成的,要是遇到了官司,以公司现在的能力也斗不过那些巨头。”刘大成最后补充。 “嗯,现在不急下定论,你们先熟悉一下生产线,然后做几个处理器什么的出来玩玩。”苏最点头,然后从兜里取出一个u盘递给刘大成递过去。 “这是……”刘大成接过。 “几个处理器的设计方案,拿去玩,也熟练各种机器。”苏最随口道,把东西交给刘大成就离开工厂,顺手把那封装好的晶圆片带走。最终端半导体的第一片晶圆,很有纪念价值,他是打算用来收藏了,说不准十年八年后还能拍卖出一个高价。 当然,前提是最终端半导体能够发展,并且壮大,不然送出去也没人要。 “处理器设计方案?”刘大成一阵莫名,然后找到电脑插进去,一看u盘里面的文件险些昏厥过去。 苹果a8、高通810、英特尔系列、amd系列……制造和设计方面的信息都包括在内。 不会是偷来的吧? 虽然都是一些老资料,这些设计外泄对方也不会有损失,毕竟专利都已经被申请注册,外人不能使用,但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够拿到的。 而且这些设计非常复杂,就算有了仪器,有了设计,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做出来的,刘大成顿时感觉压力山大。 但好在没有必要研究它的工作原理之类,这些只不过是成品图,吃透设计之后照着做就可以。不然,别说最终端这半吊子水平的,就算交给中科院也是白瞎,核心技术不是那么容易破解的。 …… 回到最终端大厦,苏最还是一头雾水,到底是做自己的产品,又还是先给人代工? 代工市场也是不错的,他查了一下,去年全球晶圆代工销售额差不多500亿美元,倒也是一块肥肉,连英特尔都放下身段给人代工,他能有什么可嫌弃的?而且能够跟台积电抢些生意,也是极好的。 台积电是弯弯的龙头企业,想要把它击垮不大可能,但抢些生意还是可以的嘛!每次想到台积电,苏最都想起上次旅游时遇见的那些心高气傲的同胞们。 “章妍,公司维搏的账号密码是多少?”苏最冲章妍问,他记得公司不久前认证了几个媒体号,还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得到了一百多万的粉丝。这是一个和粉丝直接沟通的平台,不管是骂是夸,都能及时在这里知道用户喜欢什么,或者是讨厌什么。 “苏总要不要开通自己的账号?”章妍提议,连她都已经认证,粉丝也有过百万,甚至比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