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差不多了吧,也要住几天才知道缺什么。”凌寒说着,在手机上给伍文芝女士发了消息报平安。 “帆姐知道你来海城了,说哪天攒个局聚一聚。” “行。” 凌寒从到开始,除开吃饭、睡觉的时间全在收拾,直到第二天晚上终于把自己的小窝布置整理好。 她挑了几个角落拍照片,发到朋友圈,配文:一个新的开始。 很快,引来点赞和评论,其中当属“18路终点站”的兄弟姐妹最活跃—— 徐老师:买房了? 帆姐:到海城了?聚起来! 方知言:你来海城了? 帆姐回复方知言:你不知道? 徐老师回复帆姐:凌寒来海城买房了? 凌寒回复帆姐:好! 凌寒回复徐老师:……穷,买不起…… 凌寒回复方知言:是的。 …… 凌寒刚挨个儿回复完评论,方知言的微信消息就跳出来。 “是以后都在海城了吗?” “嗯。” “你住哪里?夏老师那儿?” “跟她一个小区,方便工作。” “有机会一起吃饭。” 方知言家在海城,凌寒是知道的。既然自己决定长居此处,自然要建立新的朋友圈子,那么,跟方知言当朋友来往,她没有任何拒绝的道理。 “好。”她回复他,她只是纳闷,他应该很忙,怎么会回复得这么快,于是她问,“你最近没有进组?” 方知言:“还没开机,在琢磨剧本,做准备工作。” 方知言又追一条消息来问她的境况:“你呢?最近忙吗?” 凌寒:“忙搬家呀。” 方知言:“需要帮忙吗?” 凌寒:“不用了,都收拾好了。” 凌寒发完这条信息,去浴室洗澡,等她窝到chuáng上刷手机时才看到方知言先前发了一条语音。她点开来听,方知言的声音在耳边,静静的沉沉的—— “想见你一面好难呀。” (二十二) 帆姐做事向来雷厉风行,说聚会就立刻着手安排,协调了大家的时间,最后订在八月的第二周,地点就在她家。 夏观观估计当天免不了要喝酒,跟凌寒打车去的。到了之后,凌寒即刻捧出从遥城带来的伴手礼送给帆姐。正巧徐立冬进门,开玩笑找她要。 凌寒早有准备,不慌不忙递到他面前。 “哟,看来是人手一份呀。”徐立冬赞她一句大方周到,继而张望两眼,问,“知言还没到?” “他有个拍摄,晚点到。”帆姐拿了手机,看最新的留言,“说在路上了。” 帆姐老公招呼他们坐下聊,端了切好的水果上桌。 夏观观嘴最甜:“谢谢姐夫。” 惹得帆姐笑着拍她。 帆姐老公姓汪,某公司高管,跟帆姐是发小。夫妻二人工作忙、出差多,今天难得都有空,一起招待朋友,特别开心。 观观和凌寒不想gān坐着,帮帆姐准备涮火锅的食材,择洗切摆,边做边聊天。厨房是开放式的,跟岛台、餐厅相连,徐立冬和老汪坐在餐桌边,一起扯闲篇儿。 帆姐主动说起了《18路终点站》的项目进度,观观和徐立冬毕竟在行业内,很快接上话题推进下去。凌寒听他们说,偶尔问一两个问题,了解了很多关于电影、电视剧行业的内容。 一个小时后,方知言到了,他带来两瓶上了年份的红酒和适合女士的果汁气泡酒。另外,他还给每人准备了小礼物,女士是高定丝巾,男士是品牌手工皮带。 徐立冬打趣道:“你和凌寒这么周到,显得我很不懂事啊。” 凌寒围着火锅摆了两盘菜,作势望窗外:“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吗?您居然反省起自己来了。” 她穿最简单的短袖体恤配牛仔裤,鹅huáng色格外衬她,平添了几分往日里难得一见的清新俏皮。 方知言洗了手,也过来帮忙。 帆姐拦下他:“马上菜就摆齐了,你先坐下吧。” 方知言看看,确实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老汪提前开了酒醒着,徐立冬在每个座位前摆好了酒杯,帆姐拿来各种调料,凌寒在洗筷子。 还没有人落座,方知言站着,撑着面前的椅背,再侧头看一眼凌寒。 夏观观去沙发拿了手机过来,正好瞧见这一眼,心下有了盘算。 帆姐和老汪并排,徐老师挨着老汪,观观自然坐到帆姐另一侧。一张长桌,只剩下帆姐和老汪对面的座位留给凌寒和方知言, 凌寒愣了一秒,没想太多,无所谓地坐下。方知言装作没看见夏观观朝他眨眼睛,施施然在凌寒的左边坐下。 “帆姐,你在朋友圈发的婚礼照片是谭远的吗?”观观涮着牛肉,问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