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比她聪明。” 昭昭只安静的听着。 到了他这个年纪,总有说不完念不尽的往事,往事不可追,也不必讲给后来人听。 宣帝静默了片刻,方道:“你既然聪明,便猜猜看,朕为什么要同你说这些?” 昭昭低声应道:“母亲给臣女讲过许多长安的故事。” “也同臣女说过她年少时,您待她极好,比外祖母待她还要好。” “那时,您是世上最好的兄长。” “后来,您是大余的皇上,大余风雨飘摇之际,是您一手撑起大余的天地。” 宣帝嗤笑了一声,“小聪明可没用,你并没有回答朕的问题。” 昭昭抿了抿唇,才道:“您是想要教导臣女,帝王一诺千金,也可毁之,更别提臣女人微言轻。”这句话何其僭越。 宣帝叹了口气,握拳抵住了唇边咳嗽着,王楼想要上前,又被他用手势止住。 他笑了两声,像是肺上破了个大dòng似的,笑声里都带着风。 “聪慧过了头,也不是什么好事。” “毕竟,这世上的聪明人,可不止你一个。你会算计人心,难道旁人就不会算计你吗?” 昭昭微微捏紧了手。 她的小动作没能逃过宣帝的眼睛,宣帝想,到底还是太过年轻,再聪慧过人、热血果敢,还是不够镇定自若。可是,眼前的小姑娘,才十六岁,这是个多么年轻的生命,她的人生还很长。 “你可知道,你今日所作所为,朕此刻可以谋逆定你的罪,朕可以顺理成章的出兵凉州,夺回阿罗怙手上的兵权。阿罗部众,皆会因为你而丧命。” “你会成为阿罗部的罪人。” 昭昭猛地抬起头来,她的眼睛比今夜所有的星光加起来还要明亮,“那您会如此吗?” 宣帝看着她,眼中轻视渐渐散去,满是慈爱。 昭昭轻声道:“若是您想,您当年就会如此。” 她的声音飘渺远去,就像是顺着时光飘到了二十年前。 * 长寿宫的灯,长烛烧了大半,白女史拿着挑子轻轻的将灯芯挑起。 太后还未下榻,宫人也都恪守其责。 打更的梆子敲到了第三下,外头响起匆匆忙忙的脚步声。 “郡主被皇上关进了摘星阁。” 太后睁开眼,眼中是一片清明。 宫人还等着吩咐,太后缓缓开了口,“都去歇着吧,哀家也乏了。” 她担心的事情,到底不会再次发生。 * 阿罗郡主,生辰这日,皇上原是赏赐了无数珍品,又赐下封号,后头竟又将宫中那座jīng致华美的摘星阁赏给了她。 又让工部在长安修建郡主府邸,让她可以长居长安。 这件事传遍了整个皇宫,也传出朱雀门,满长安的人都说,阿罗郡主定是十分得皇上宠爱,这份殊荣连公主都不曾有。 有些人知晓,那一日阿罗昭昭在长乐宫跪了很久,却不知道她为何会跪。 皇上不说,旁人也就不敢提。 太后也不提,只是目光轻飘飘落在坦然面对她的外孙女身上时,有几分凛冽。 “姑娘家,胆子是大到想要捅破天不成?” 昭昭老实的垂下头,“外祖母教训的是。” 她认错的时候,向来是十分真心诚意,她也做好了被太后责罚或者是厌弃的准备。 太后没问那句,日后你还敢不敢。她心里头都已经有了答案。 “罢了。” “千秋宴前,你便在佛祖面前静心抄佛书,问问佛祖,你做错了什么。” 昭昭诧异的抬头,眼中迷茫一闪而过。 太后气笑了,“怎么,嫌罚的不够重。” 昭昭忙摇头,她可不爱抄佛书。却也不想在此刻顶撞长辈,“您教训的是。” “行了,回去收拾行李,今日你就动身去寺里,戒斋抄佛经。”太后此刻十分不想要看见她,话都没说两句,就将人给打发了。 昭昭屈膝告退,刚一出太后寝殿,便瞧见她的小婢女,肿着一双红眼看着她,要哭不哭的。 子桑采抽着鼻子红着眼眶,一边收拾着行李,一边忍不住道:“主子,婢子以为,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昭昭接过青眉递过来的膏药,挽起裤腿,挖了一块膏药在红肿的膝盖上揉散开来,手上刚使上劲儿,就疼的她微微皱了眉,却还要笑着安慰小婢女,“我这不是回来了吗?” 子桑采虽然委屈,却已经将行李收拾完,“主子,你明明说你只是去去就回的。” 青眉在一旁,目光中满是不赞同。 子桑采在她眼里实在不像个称职的婢女,太过天真,不够聪明,也不够冷静。 白女史挑开了门帘,走了进来,笑道:“外头马车已经备好了,郡主若是行李收拾好了,此刻就动身吧,免得待会儿落了雪,路上就不好走了。”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无广告、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