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明预备天子

:老朱同志开局一个碗,打下一片江山,随后便抱着朴素的思想,尽心尽力地培养继承人,文官武官都使劲往太子手里塞,大事小事都指点一番,太子越得人心他就越高兴。只可惜朱标同学在历史上英年早逝,老朱同志彻底开启杀神模式,为了朱标同学的儿子朱允炆顺利继位杀了一...

作家 一只贝壳 分類 都市 | 101萬字 | 536章
第15章
    朱元璋和马秀英早早就坐在厅里等着,桌上摆着饭菜,用白笼纱罩子盖着,他们一回来,就开饭。

    沐英留在帅府吃过晚饭,傍晚时回去军营。

    沐英走了以后,朱标就把湖里的事告诉了朱元璋和马秀英,两人听了神色不定,心里却放心一些。

    他们两个又不笨,一个饱读诗书,一个历经风雨,明白自己的儿子是真的有常人不能理解的天赋和神异,连着遇到这么多妖怪没有出事,不仅不出事,还被尊敬,约莫不会被报复。

    只是朱元璋还是决定,在找到高人之前,朱标夜里都得和他睡,用那自己没听说过的人气和煞气帮儿子镇着妖怪。

    一晚过去,好眠无梦。

    朱标在睡回笼觉,老朱同志起得早,留下他一个人,可以展成大字形占据这张木chuáng。

    到了快巳时的时候,也就是快到九点时,朱元璋从前厅议事回来,手里抱着一大摞东西,迈着大步走进书房放下,又从书房里出来,进了卧室,掀开被子,把朱标提了出来。

    朱标打个哈欠:“爹?”

    “咱给你带回来几本书。”朱元璋坐在chuáng头,手里卷着几本书,“你抽空让你娘给你念念,这都是爹吩咐下去,从那些土财主啊士族手里搜刮来的。”

    朱标还睁不开眼睛,眯出一条缝来恍惚着去看被塞进怀里的书。总共三本,一本《淮南子》,一本《山海经》,还有一本《太平广记》,都是很常见又基础的书本。

    《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和门客们一起写的,写道家,也写yīn阳家等思想。《山海经》是上古奇书不必再说,《太平广记》则是宋朝十四人受宋太宗的命令撰写的,里面什么都记点儿,写神写仙写鬼,更像是个故事书。

    老朱同志泥腿子出身,跟着打天下的也都是泥腿子兄弟,家里没什么文化底蕴,翻出族谱来,祖上三代都不一定有认字的,屋子里更是一片纸也找不着,想弄书,还真的要靠战后搜刮捡漏。

    “这书厚得很,咱往书房放了许多,你拿着的都是第一册 ,看完了记得再去取后面的。”

    “爹,这书有用吗?”朱标坐在chuáng上抱着被子,彻底清醒过来,翻了几页,看见许多奇怪的异shòu图画。

    “你问咱,咱问谁去?”朱元璋道,“百室说有用,先看看吧,比没有要qiáng。”

    老朱同志这是涉及到了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开始徒手摸索了,现在恰逢乱世,得道高人大多避世修行,藏于深山老林,一时都摸不到踪影,加上这是异族入华,在外面入世做官的都没有几个,简直连根高人毛都摸不着。

    朱标问道:“爹,你长这么大,难道没有见过妖鬼?”

    “有。”朱元璋应道,“但是没见过大的。”

    “大的?”

    “大妖怪哪里那么好找。咱有点眉目的都是小的,靠你爷爷说给咱听的。”朱元璋道,“比如什么,huáng牛死前给主家留了金银,狐狸要被剥皮时流眼泪,或者撞见恶鬼,小孩儿给水鬼拖进河里淹死了等等的杂事。”

    “爹你都见过?”

    “差不多。”老朱同志一边开始给朱标套衣服,一边继续道,“比如——饥荒的时候,你爷爷就给我托梦了。”

    “啊?”

    “他叫咱去当和尚,混口饭吃,以后要是有机会,就还俗参军,给自己拼个前程。”

    “那爷爷真的是很有先见之明!”朱标竖起一个大拇指点赞。

    “还有一次,咱在寺庙里守灯火的时候,见着主持的佛珠在案前乱蹦,和鸟似的。”

    这时候朱标的衣服也穿好了,赶紧下地问道:“爹,你的意思是不管什么东西都能成jīng?”

    朱元璋道:“那倒也不是,物件用久了,沾了人气,就容易成jīng。”

    朱标立刻道:“爹!我记得你和我说你要过饭,是不是!”

    朱元璋一愣,一巴掌扇在朱标后脑勺上,笑骂道:“小兔崽子,那叫化缘,懂不懂?化缘。”

    “哦。”朱标装作很乖的样子点点头,追问道,“爹,你的碗呢,要,化缘的碗还在不在?”

    朱元璋又愣住,张开嘴又闭上,好不容易想起来:“在是在,约莫是你娘收着……”

    朱标道:“我这就把它拿过来!”

    “等等,拿过来gān嘛?”

    “沾您的人气儿啊。”

    开玩笑,开局一个碗的碗,怎么可能会没有成jīng的道理,等老朱同志成了皇帝以后,怎么也是一个了不得的法宝。

    同理还有那结局一根绳的绳,现在这绳一定不会有了,但它若是存在,朱标认为那种结束一位天子性命、结束一个王朝气运的绳子,一定是对国宝具才是。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