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又去看了府城小报,小报每周出一次,一次也就薄薄三页纸。 里面大都是不同人投稿,讲述上周发生的趣事。 至于最后一页,则完全空白,不知道是刻意做成这样,还是因为缺少信息。 黎锦看完了自己想了解的内容,对小二说:“在下黎锦,请问掌柜可在?” 小二惊讶:“你就是黎锦!” 黎锦沉默一下,很诧异自己居然有这等知名度。 小二接着说:“上上月的府城小报里有这个名字,我记得的,好象是府试案首!” 黎锦:“……” 小二也知道自己太过激动了,他挠挠头,不好意思道:“我自己就是考不过县试,才来书肆当值的,所以可佩服那些能考中的,他们的名字也都能记住。 前年府试的案首叫韩哲,大前年的叫……” 他说了一会儿,感觉自己跑题了,赶紧补充:“您刚刚是要找掌柜吗?我这就上楼去叫。” 黎锦涵养很好的挺到最后,道:“劳烦了。” 掌柜的一听来人是黎锦,直接把人请到了二楼,看着黎锦从竹篮里掏出三本书,上面题了著者黎锦,校对万云。 万云,就是万教谕的名字。 掌柜的主要跟黎锦商量银子的事情,他说:“一册书售价三百文,大人说过要全府城投放,至少得有上千套,三千册。 印刷费用较贵,原本若是卖的少,就雇人抄书。但一千册往上,那就是印刷较为划算了。” “排版印刷的事情我让大师傅估价,最晚下旬会有结果,黎童生不妨留个住址,估好了价格后,我让小二找你。” 黎锦写下自己的地址,说:“白日我都在书院,但家里有人,若是我不在,小二可以留口信,我会尽快赶来。” “好。” 黎锦走后,掌柜的没让小二帮忙,而是自己把《农桑算经》三册书收起来。 这可是知府大人的吩咐,他还是自己来办比较稳妥。 小二见掌柜的下楼,笑着问:“老爷,那人真的是案首黎锦?” “你当他骗你不成?” 小二急忙摇头:“没没没,我这不是担心同名同姓么。” “这名字倒鲜少有撞的,你若是怀疑,怎么不亲自问他?” 小二说:“我也不是怀疑,就是案首他跟我说话态度很好,还跟我说‘劳烦’,我就很受宠若惊了。” 掌柜的看着黎锦远走的背影,耳边是小二的话‘黎案首跟我见过的其他读书人都不一样,那气质和态度,我得记一辈子’。 黎锦完全不知道因为小二的话,自己在掌柜的面前刷了一层好感度。 之后他跟掌柜的说想给府城小报投稿,掌柜的直接就同意了,那一口答应的速度让黎锦很是震惊,他准备好的说辞和银子都没送得出去,这就是后话了。 = 黎锦走在路上,则默默的开始算钱。 三百文一册,第一次印刷一千套,三千册,那就是九百两银子! 除去排版印刷和纸张的费用,至少也能盈余七百两。自己分得四成,那就是接近三百两银子。 府城一套府邸才不过三十八两银子! 纵然淡定如黎锦,此刻也有些晕晕乎乎。 不过那钱还没到他手上,等到了后才能给夫郎和孩子买些好东西。 黎锦从没想过会有这么高的润笔费。因为能自主印刷书籍的书肆都是官家的,他们对一般的投稿都直接买断。 那意思就是第一笔给了钱,之后不管赚了还是赔了,都跟著者没有一丝关系。 只有十分有名气的著者,比如小二说的三娘,才有资格跟书肆提出分成的要求。 但知府大人显然十分照顾黎锦,或者说很看重他的潜质,直截了当的给他分成。 这也跟那天的情况有很大关系,整个宁兴书院,乃至整个府城,居然没人按照他的要求给算经做注解。 虽然黎锦的这个做法依然与他要求不符,毕竟黎锦这样的编纂速度太慢了,两个月才能写出一本注解。 但这种编纂方式却完美的农桑算经的内容呈现出来。 也消除了知府大人的火气,所以他才直接开口给分成。 真是实力、态度和运气,缺一不可。 很快就到了八月初十,小二来找黎锦的时候,他正抱着小包子在院子里摘花。 没让小包子吃,而是给他教:“摘了好看的花,是不是该送给阿爹?” 秦慕文正在给小包子缝棉衣,这年纪的小孩子,几个月就是一个身量,得缝大一点,才能多穿一年。 他没听到黎锦跟小包子说的话,骤然收到小包子藕节一样手臂递过来的花,抬头就是夫君笑看他的模样。 小包子:“伐(花),啊嗲!” 秦慕文看着他的夫君背着光,单衣下身体稍显清瘦,看起来像个文弱书生。但在床上,才知道这人的手臂和身体是多么有力气。 他接过花,小包子小鹿一样的眼眸眨啊眨,视线紧随着那几朵小花花。 秦慕文笑着把花花还给小包子。 小包子虽然可怜巴巴,但却没有接,黎锦笑道:“这是他送给阿爹的花。” 第88章 小包子如今已经已经一岁零两个月,会说些简单的话,甚至能大概理解大人话中的含义。 此刻,他把自己很喜欢的花送给阿爹,虽然心里舍不得,但听到爹爹的话,他还是懂事的说:“伐,啊嗲!” 秦慕文心里感动,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小包子又说话了:“啊嗲!落(乐)!” 最后这句话还是黎锦代替小包子说完的:“生辰吉乐,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