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宗师在现代

民国年间古玩修复高手雁游被害身死,重生现代,成为一名十六岁的普通少年。鉴宝修复的能力也神秘提高,一跃跻身宗师水准!华夏国八十年代末,古玩行百废待兴,商机无限,钱途无量。修复、鉴宝、风水、卜卦、医术……信手拈来。江湖切口、旧时门派、失落传承……了若指...

作家 微风唐唐 分類 耽美 | 49萬字 | 172章
第(59)章
    所以,正沉浸在新鲜感里的雁游并未发现,施林言笑晏晏的表象下,眼神隐隐带着某种心愿得偿的异样狂喜。

    第37章 "汉墓"现世

    一周过去,受了教官无数次训斥后,军训终于结束了。

    因为锻炼和伙食的双重功效,雁游又瘦了一圈。本就单薄的身材现在跟颗电线杆似的,浑身上下找不出半块多余的肉。幸好他骨架匀称,加之气质使然,清瘦至斯反倒愈显书香卷气,如同青竹卷册,无需展开,隐隐便有竹枝梅影的清致扑面而来。

    虽然被教官打击得不轻,雁游仍然觉得军训的超qiáng训练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力。不过,他更愿意另找别的办法磨练,一点儿也不想再继续。

    因为不愿自己láng狈的样子被人看到,几天前卫长华再次送日用品过来时,雁游就请他转代为转达,借口操练太累,不让任何人来探望。

    结果,等提着积攒了几天的换洗衣物回到炼铁厂宿舍,刚到楼下,他就被一片哀嚎声淹没了。

    "雁子,你咋整成这样了。"刚下班的常洪盛心疼死了:"你这是去学校还是去做苦力?瘦得都快脱形了。瞧你弱得,我回家和我妈说,让她给你熬点huáng豆炖猪蹄补补。"

    一直帮雁家监工、特地过来说明工程进展的朱道也是呲牙咧嘴:"雁哥,老师们也忒不地道了,明知你体格不行,还把你往死里操练。这才几天功夫啊,下巴就尖得能剔螺蛳壳了。回头可得多吃点肥肉补回来。"

    慕容灰更是悔不当初:"小雁,早知道我就找英老帮你请假了。"说完两只爪子从肩膀一直摸到腰,声称要量一量小雁到底瘦了多少。

    书生无视主人揩油的事实,幽幽怨怨地唱起了陕北小调,一句"妹妹你憔悴,哥哥心里疼",唱得尤为情深意切。

    雁游是个要qiáng的人,虽然知道朋友们都是好意,但仍架不住左一句弱,右一句不行,脸色越来越悻然。众人却一无所觉,依旧七嘴八舌地声讨老师,责怪他们不该把个文弱书生拎去折腾。

    正当雁游即将忍无可忍之际,罗奶奶擦着手及时现身,一句话解了围:"愣在底下做什么?快上来吃饭。阿雁哪,奶奶做了红烧肉和莲藕排骨,你多吃点儿。"

    还是奶奶好啊。雁游甩开没眼色的损友们,扶着奶奶上了楼。

    罗奶奶的菜虽不如雁游做的有特色,味道却着实不错。加上四个小伙儿正是胃口最好的时候,一番风卷残云,不到半个小时就把饭菜消灭得gāngān净净。

    收拾了餐桌洗过碗,几个人正饭饱神虚地捧着茶杯发呆时,又有客人来访,却是屠志。

    "宿舍里找不到你,原来是跑回家打牙祭来了。可惜我来晚一步,没尝到你家人的手艺。"

    开了句玩笑,屠志宣布道:"上个月在通市城郊山头,当地村民在采挖石料时无意挖出一座古墓。主墓尚未开启,根据陪墓里流出的器件,怀疑是座汉代的坟墓。而且按当地部门回传的照片来看,那规格估摸着至少是位王爷。我们向上级部门争取到了保护性挖掘的资格,现在先期筹备工作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下周由我和一位专攻汉代的老师带队,动身出发展开实地作业。我已征得英老的许可,你和我们一起去。"

    通市距四九城不远,当地稍大的政策方针都受到城里影响。加上这年头考古刚刚恢复些元气,尚自青huáng不接,要资金没资金,要人材没人材,还不存在后来"争功"的现象。北平大学既肯出头揽下这活儿,于情于理,都不会有人再来争夺。

    闻言,雁游一惊,为的却不是自己被"征用",而是那墓葬主人的身份:"王爷?什么王爷会被葬在通州?"

    四九城做为华夏首都,是从明代开始。追溯到汉时,这里相对来说还挺偏远的。而且一般王族死后都葬于王陵,除非犯有大罪才会被天子特诏不入王陵。但自认历史还不错的雁游,想来想去也记不起,汉朝有哪位王爷被葬到了通州。

    屠志说道:"这也是我们奇怪的地方。但目前还没有专家亲自到过现场,一切都只是凭当地部门的转述与照片,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也许其中存在谬误也不一定。一旦展开实地作业,相信很快就能解开疑惑。"

    雁游点了点头,这才想到自己的事儿:"屠老师,是不是在开学那天,英老就知道这件事了?"

    "当然。他老人家不但答应我这次可以带你外出作业,还承诺说你除了完成他要求的课业,我也可以随意教授你。这么一来,我虽然没担导师的名份,实际却也等于收你做了弟子。除了青铜器之外,我野外作业的经验在系里是最丰富的,接下来这四年你就慢慢学吧。一定要学好,可不许丢了我的脸!"

    说着说着,屠志渐渐敛去笑容,到末一句甚至有些严厉。

    若有不懂事的学生,可能会大呼吃不消。但雁游却知道学问不易,放在从前,怀身绝技的师傅们从不轻易收徒,多少人梦寐以求,却是打破头也学不到的。如今老师愿意主动教授自己,雁游自然求之不得。

    "屠老师,请您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来学习。"

    雁游没有花哨的豪言壮语,但话语里的坚定却是展露无疑。

    屠志满意地点了点头,叹道:"话说在前头了,以后你可别怪我bi你太狠。现在国内本专业的新人实在太少了,工作却又千头万绪,根本顾不过来。我今年也快四十了,再不培养几个接班人出来,等前辈们老了,我们也老了,将来还能指望谁?你是株好苗子,除了英老,其他老师对你也都抱了很大期望,希望你将来能更胜我们。"

    雁游亦是深知国内古物面临的困境:自从百来年前那段华夏最屈ru的历史以来,古物遭受空前劫难,破坏远远多于保护,而且受利益诱惑驱使,珍宝不断从境内流失。他自问救不了全部,但仍想倾尽力量,做好自己力所能及之事。

    "我将尽力而为,不辜负各位老师的期待。"

    屠志欣慰地笑了一笑,又jiāo待了雁游几句,便踏着夕色匆匆离去。这次出行考察的墓葬或许将是近年来最为惊人的发现,身为领队之一,他不敢有丝毫大意,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

    老师走后,刚才支着耳朵听了半天、却依旧似懂非懂的常洪盛与朱道,立即争相七嘴八舌地刨根问底。

    雁游起先还有问必答,等听小常一脸向往地问说他这一去会不会像汉马王堆那样挖出具女尸来,才省起这两人只是问着好玩,遂无奈地说道:"现在还什么都不知道,我也说不好。放心吧,要是真有了重大发现,一定会见报上收音机的。你守着新闻就好。"

    "好嘞,到时你可要开个后门,让我近距离参观参观。"

    得到雁游的保证,常洪盛乐滋滋地走了。这几天他也有在雁家的工地上帮忙,搬个砖头抬个水泥什么的,同朱道梁子他们早混熟了。受梁子影响,也开始迷上足球。今天正是他们足球队训练的日子,他可不想迟到。

    暂时无事,雁游本想去工地看看,却被朱道坚决阻止:"你累了好几天了,先歇一歇吧,尽着学校的事儿,这边jiāo给我们就好。难道你还信不过我和梁子?"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