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一阵翻江倒海,对魏忠贤的身份左右揣摩了一阵之后。 魏宁还是将心思转回到了当前这件事情上来。 思量再三,魏宁缓缓摇头。 “九爷,这件事情说的就有些太大了,我可不敢冒如此风险。” “科举舞弊可是重中之重,一旦抓到就终身禁考,这代价我可承受不起。” “而且实话对您说,除非今年的题目难到所有人都动不了笔,否则我也没必要作弊。” “我的本事您还不知道吗,不至于如此的。” 对于自己儿子的优秀程度,魏忠贤当然心里有数。 就咱魏家麒麟儿,如此天之骄子一般的人物。 那可是天上少有,地上绝无,几百年才难得一出的钟灵毓秀之辈,真正的天才,生而知之者。 他这个当父亲的,从来都不怀疑自己儿子的优秀。 更别说先前接连经历了杨涟奏疏,和江南税案两件大事。 但是说句心里话。 大明王朝的科举考的是八股文,是对那些古文经义的解释和再创作。 儿子他固然优秀,脑海中装的都是知识,满腹经纶,能力出众,对于朝堂政治极有天赋。 但这毕竟和八股文有很大不同,有学识不等于会考试,懂知识也并非懂八股文。 八股文章一板一眼,从命题到收题都必须按照规章制式来,这真不是有天赋就能搞定的。 多少人皓首穷经一辈子,都没能够把八股文吃透。 而魏宁如今年纪尚轻,这才十六七岁的青年才俊,不见得能够对八股文有多么深刻的理解和学习。 所以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魏忠贤才会提出让魏宁做弊。 …… 见魏宁有些惶恐的选择拒绝,魏忠贤语重心长的说道。 “掌柜的,你也不必惊慌,九爷我向来是言出必行。” “要是做不到的事情,我绝对不会开口向别人承诺,我说有关系能够保你通过会试考试,那就一定差不了。” “你也别忙着拒绝,你看我费了这么大的人情,花了不少钱,才想尽办法把你送到了会试考场上。” “要是出了点什么岔子,那先前的努力可不就白费了吗?” “你就当是稳妥起见,做一手这样的准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说到这里,魏忠贤看了看魏宁的脸色,见他还是一副犹豫着要拒绝的模样。 魏忠贤干脆说道:“掌柜的,要不这样吧。” “你只管先去考试,等到了考场上,根据题目的难易你再做出决断。” “要是题目颇有难度,你感觉不会的东西略多,那你就听我的。” “在考卷的最后一题,留下“会试高中”四个字。” 魏忠贤好说歹说,一番劝说之下,才总算是让魏宁答应了此事。 不过魏宁已经打定了主意,到时候凭自己真本事考就是了。 作弊风险实在太大,虽然他已经怀疑九爷不是什么普通人,但感觉能量应该也不至于大到影响科举考试。 要是风险没有把控好的话,那自己面临的可就是终身禁考,这代价太大了。 与其如此,那还不如靠自己的本事放手一搏,认认真真考。 反正他又不是不会。 而在得到了魏宁肯定的回应之后,魏忠贤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掌柜的,还有半个月就是正式考试的时候了,接下来这些日子我也不打扰你了。” “这茶馆我看不用每天开门,回家好好休息,专心准备就行。” “千万记得,不行的话就在考卷上留记号!” 说完之后,魏忠贤朝魏宁拱了拱手,随后就告辞离开了茶馆。 …… 在考试即将到来这种紧张的氛围之下,半个月的时间是过得很快的。 随着大量考生齐聚京城,每三年一度的会试考试,也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这是无数考生学子心中向往的盛典,没有家世背景的他们,只能凭借着科举考试,才有入朝为官的那么一线希望。 为了改变命运,成为人上人,多少人耗尽一生的心血,就是为了考取一个功名。 而在大量的考生里,魏宁也是其中踌躇满志的一员,甚至他比别人更加充满信心。 考试当天,魏宁按照规定的时间来到考场,在例行搜身检查之后,在几名士兵的带领下来,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会试需要考整整三天,这三天的时间考生是不允许中途离场的,吃喝拉撒都要在考场解决…… 钟鸣三声,在考场的主考官焚香祷告,祭拜圣人之后。 也就正式宣布考试开始了。 魏宁看着发到自己手上的考卷,脸上渐渐的露出了喜色。 如他所料,不难! 最重要的八股文章,所选用的古文经译段落,和分析的方向,魏宁早就有所研究。 凭借着这篇文章,他就有自信拿下这次会试考试的高分。 当然,这只是对魏宁而言不算难,考场上其他人可是抓耳挠腮,呜呼哀哉的声音一片一片。 白纸平铺,毛笔点墨。 胸中酝酿半晌之后,魏宁随即开始了大笔挥毫。 随着一个个文字落于纸上,一篇文章缓缓成型,一股豪气也从他胸腔里冲天而起。 科举考试,入朝为官。 我魏宁,来了! 改写人生的登天梯,拯救大明王朝的机会,此刻就在自己笔下。 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