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夫人与杀猪刀

预收《穿成大唐公主后的滋润日子》求收~爹娘过世,竹马退婚,亲戚想吃绝户,樊长玉为了五岁幼妹,决定招赘。她把主意打到了自己救回来的男人身上,对方遍体鳞伤,身无长物,只有一张脸能看。两人很快谈成条件:她收留男人养伤,对方假入赘帮她保住家产。家业稳固后,...

作家 团子来袭 分類 都市 | 124萬字 | 321章
第29章完结
    金老三赶紧又道:“不过这条街从前是没人来收保护费的,不然早知道樊大姑娘家的铺子在这里,我们哪还敢来……”


    樊长玉心头笼罩着一层迷雾,她突然问:“这条街什么时候开始收的?”


    金老三想了想说:“就上个月。”


    樊长玉眉头便皱得更深了些,她爹娘也是上个月遭了山贼去世的,这其中会有什么关联吗?


    但只是稍作联想便被她自己否决了,她爹行走江湖多年,又有一身好武艺,不至于在临安镇生活了十几年,才突然被人针对遭难。


    樊长玉收敛了思绪,依旧一脸凶相对着金老三一行人道:“堂堂七尺男儿,做什么不好,去干这些地痞流氓的营生!”


    “我们改!我们改!以后一定好好做人!”


    一群人一见她发火就抖得跟缩脖鹌鹑一样。


    樊长玉这才没再发作,今日的粗活累活都有人干了,她倒是难得清闲。


    樊氏卤肉的名声已经打了出去,今日她店里的生意比起昨日更好,还不到中午,从家里卤好了带来的肉今日现卤的都全卖完了,店里剩下的的卤蛋也卖了个精光,她还打发一个小混混去又买了一筐鸡蛋回来,也卖去了大半。


    三文钱就能买两个卤蛋,这个价实在是诱人。


    樊长玉粗略算了一下今日的进项,竟有四两多!


    临近肉铺里的屠户自然也有眼馋她生意的,但见金老三一群人都对她点头哈腰的,酸话都没敢多说一句。


    樊长玉赚了银子心情极好,再看金老三一行人时都觉着顺眼了许多,因着他们帮自己干了一上午的活儿,认错态度又良好,她还一人发了一颗卤蛋。


    被呼来喝去使唤了一上午的小混混们,一个个蔫得跟地里的小白菜似的,突然被发了颗热腾腾的卤蛋,明显都懵了。


    樊长玉继续拿一张凶脸对着他们:“吃完赶紧随我上王记对峙去!”


    闻了一上午卤肉香的小混混们,肚子里的馋虫早就翻了天了,此刻恨不得把蛋壳都给吞下去。


    吃完后一群人明显意犹未尽,小心翼翼问:“樊……樊大姑娘,以后咱们能来您店里做事吗?”


    樊长玉虎着脸想,这哪成,这一个个虎背熊腰的,全来她店里做事,能直接把她给吃穷了!


    她无情拒绝:“不能。”


    小混混们顿时也不敢再吭声,蔫头耷脑跟在她身后往王记去,不过因为长相凶,愣是没看出点丧气劲儿来。


    沿街的行人看到她们无不让路,这排场,任谁瞧见了都是一女恶霸带着手底下的混混们去找茬儿的架势。


    -


    临街一酒楼里,锦衣男子亲自起身向坐于对面的人斟上一盏茶,升腾起的白色雾气里,他广袖上的织锦绣纹也变得模糊不清起来:


    “徽州局势尚未稳定,侯爷蛰伏此地,亲信们不便前来,但赵某是个生意人,魏家的鹰犬查不到赵某头上,只要侯爷信得过赵某,赵某愿为侯爷肝脑涂地。”


    窗棂半开,坐在他对面的男人侧脸如玉雕一般,眉眼清隽,结了暗痂的修长手指在桌上轻扣着,漫不经心又带着几分叫人喘不过气的不怒自威。


    一双狭长的眼眸半眯看向窗外,似在欣赏沿街的雪景。


    锦衣男子见他迟迟他没应声,顺着他的目光往窗外看去,这才发现他看的似乎不是雪景,而是一名带着十几个混混走在街头的少女。


    锦衣男子又看了一眼谢征,眸色微动,笑道:“那便是侯爷娶的新夫人了吧?”


    第19章 没去抢钱


    朔风从窗口灌入,吹散了茶盏上方升腾的雾气,也叫对面男子那张清隽俊美的面孔愈发清晰地呈现出来,那双凉薄的凤眼锐利叫人不敢直视。


    “赵公子废这般力气见本侯,只为了说这些?”


    锦衣男子知晓谢征这句应当是在说他表忠肝脑涂地那番话,一时间也不知是不是自己谈及他夫人那句话犯了忌讳,忙道:“自然是不止的。”


    他随即递过来一个锦盒,见谢征没有亲自动手打开的意思,又将那锦盒打开了与他看,脸上是商人特有的笑容:“不知这够不够诚意?”


    谢征只淡淡扫了一眼:“黄白之物于我无用。”


    对方沉默了一息,忽而起身,向谢征行了个大礼:“赵询一介商流,自是入不得侯爷眼的,只是去年元宵,胞妹初次进京便在灯会上叫魏宣掳去,惨死于席帐……”


    他红了眼,几乎是涕泗横流:“此仇不报,我将来也无颜见泉下父母。”


    谢征的目光这才正眼落到了赵询身上,“你能寻到本侯,又知晓本侯与魏家父子反目,倒也有几分本事。”


    赵询忙道不敢,“赵家家业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正好遍及几大州府,跟官府有些来往,听到的风声就比旁人多些。魏宣接手了徽州以来,侯爷麾下诸多重将都叫他降了军职,贬去边陲之地,京城那边魏严手底下养的那一众文人,又在大肆编写声讨侯爷的文章,才叫在下察觉了端倪。”


    “在下料想侯爷是遇了难,一直让底下人暗中搜寻侯爷的踪迹,可惜未果。正巧前些日子,蓟州主城抓捕了大量流民,还有专程从徽州过来的官兵拿着画像似在那些流民中找什么人,在下使了些法子,才从那些徽州官兵手上弄到了一副画像,观其画中人,英姿勃发,猜测他们所寻的,便是侯爷了。”


    赵询说到此处,面露欣喜之色:“也是苍天怜我,赵家书肆里近日收了一批时文,书肆掌柜赞扬其中一篇实乃金玉之章,在下读后只觉字字珠玑,本以是哪位寒门才子所作,想结识一番,这才特地上门拜访,哪料竟是侯爷在此地!”


    谢征修长的指节依旧在红木矮几上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扣着,并不作声,指尖和木案相接敲出的“笃笃”声叫人心底发慌。


    赵询这一番恳切说辞,算是把他找到自己的缘由说清楚了。


    谢征在写时文时,就刻意规避过自己的字迹,他能找过来,听上去似乎当真是巧合了。


    他久久不出言,对方似乎也有了些惴惴不安,不过倒是沉得住气,没再多言什么。


    看上去是个能做事的。


    谢征眼皮半抬,终于开了口:“把你锦盒中这些银票,在开春前换成二十万石粮食。”


    赵询得了他这句话,面上先是诧异,随即才露出喜色,他方才说黄白之物于他无用,如今让他把银票换成粮食,便是给他指了一条明路。


    只是朝中征粮一般在秋季,米商们买粮也是在那时候,毕竟正是秋收的季节,百姓不缺粮,粮价也便宜。


    如今正值腊月底,余粮百姓手中肯定是有的,这时候买比秋收时贵上几厘,倒也不妨事。


    但西北本就不是富粮之地,在开春前买足了二十万石,距离明年秋收又还早着,这地方若是再起什么兵戈,驻地军队想要就地征粮,可就征不上来了。


    思及这一层,赵询只觉心惊肉跳,忙拱手道:“赵询一定不负侯爷所托!”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