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庶子为尊

重生之庶子为尊的关键字:重生之庶子为尊,紫色木屋,李墨染、1V1、HE、报仇李墨染,安国公府四公子,安国公姬妾所生,虽是庶子,但因长相好、天资聪明,极受安国公的宠爱,可他却对姐夫静王赵元贤情有独钟。为助静王夺储,他应了安国公和静王的计划,嫁入太子府窃取...

第13章
    “恩。”赵元崇也符合。

    “谢谢。”李墨染笑了,灿烂的笑容,笑颜如花。

    赵元崇和赵元贤看愣了,只怪这孩子长的太好。不似一般男童的俊俏,他的眉眼鼻唇,长的十分jīng致,恰似女子的美丽,但又不失男童的英气。这般长相,满京城的天潢贵胄中,也找不出第二人。

    李墨染拿着两人的便当,来到端礼的座位上:“端大哥,我们一起吃。”

    端礼眼睛一亮,太子和静王的便当食物丰富,点心jīng美,出自御膳房的点心,更不是一般人能吃到的,于是他高兴了:“好。”

    两人坐一起,你一口、我一口的吃了。

    端礼知墨染口味,但凡墨染喜欢的菜,他不会下筷,看到墨染脸上占了米饭,就顺手拿了,又无意识的塞进自己的嘴巴里,还一边嚷嚷:“比我家的厨子做的好吃。”

    “恩,如果能每天吃到就好了。”李墨染也符合。

    太子和静王对看一眼,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自己饿着肚子,成全了端礼不说,还给自己心里添堵,这是……多犯贱啊。

    第29章 图书阁楼

    上午文课之后,下午是武术课,大召国吸取了历来各国的弊端,文武皆看重。但李墨染和端礼是作为端磊的书童来的,并没有上武术课的资格。

    其实,端礼本来是国子监的学生,在其他班级是由那个资格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端磊却要把他和李墨染绑在一起。

    才高八斗的太傅自然也不放心把自己的孙子让别人教,既然成不了伴读,那就以其他的方式留在身边,自己教。

    但是,这下午的时间怎么打发?

    两个小人儿有自己的打算。

    武术课的时间到了,学堂里的人都去了武术场。而李墨染带着端礼却熟门熟路的来到图书阁。这地方李墨染当然熟悉,毕竟上辈子,他也是国子监的学生。

    又因才华好,这满京城国子监的天潢贵胄,谁不是以他为中心,只是后来以十五岁的年纪,成了太子侧妃,从此,那些朋友疏远了。

    再后来,他们这辈的基本站在静王身边,而他又是太子的人,谁还愿意跟他走在一起。后来他被休,太子退居越州,就算他来到了静王的身边,跟静王那些幕僚之间,终究是有隔阂。而赵元贤的身边已经有了谢安杰,对他只是利用而已,可笑他为了证明自己,一次次的帮赵元贤。

    “看到这座图书馆了吗?”京城国子监的图书馆,是整个大召国最大的图书馆,里面的书籍之齐全,自然不在话下。

    “看到了。”端礼回答。

    “沿着这座图书阁,跑半个时辰。”半个时辰等于一个小时,“练武者先要练好基础,耐力和身体尤其重要,先跑步暖和身体。……以后每天早上你来接我上学的时候,也需要跑着来到安国公府,再跑着来到国子监。”

    “好。”这便是当日在端府,李墨染跟端磊说的悄悄话,以后每日下午,空闲的时候他教他习武。

    所以端礼才愿意当什么书童的。

    李墨染跟着老国公习武,这是端礼亲眼所见的,但是李家枪不外传,端礼也只是看着眼馋,眼下李墨染愿意教他,他高兴极了。

    老国公的李家枪法,放眼这天下,虽没有夸张到无人能敌,但能敌者,也是寥寥可数。

    李墨染想过,上辈子端礼的武功好,习的应该是跟先皇后娘家,林家那边的武功有关。赵元崇派人教的吧。

    但是武虽然在乎jīng,绝学自然也不会嫌多的。

    “我去上面看书,时间到了叫我。”

    “好。”

    图书阁有专门的管理员,是个小官,拿着七品或者更少的俸禄,但职责轻松,又能看书,是个不错的活儿。

    只要有人进去便要登记,李墨染登记之后,就去了史书那,他想找汤国的历史来看,可是……看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李墨染又去找了管理小官:“沈先生,可否麻烦帮我拿一下汤国史记?”

    管理小官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白发白须,看上去颇为慈善。

    初听一声先生,沈令言惊讶极了。方才李墨染登记的时候,他有几分好奇,三岁能作诗、四岁通歌赋的天才儿童,能不好奇?而今这孩子规规矩矩的唤自己一声先生,又是礼貌懂事。更重要的是,沈令言在这里看了三十多年的书,第一次,有人唤自己先生,好奇之余,对李墨染更多的是好感。

    第30章 先生令言

    这个点,国子监的学生都在上课,李墨染找了靠窗的位置坐下,一边可以看书,一边可以督促外面跑步的端礼,一举两得。

    沈令言把一套六本《汤国史记》放到李墨染的面前,又在他的旁边跑了茶,拿了两个杯子,一个是自己的,一个给李墨染。

    “小小年纪怎对这沉闷的史记有兴趣了?”沈令言第一次,主动跟人说话了。

    “今早老师讲了汤国的故事,我更想看的仔细些,先生对汤国从富qiáng走向灭亡,有何看法?”李墨染问。

    随手翻着书,汤国史记是从开国皇帝起义开始讲起,里面有每一位开国元勋的出入,比户部更加清楚。

    只是一向没有人喜欢看。

    李墨染看书极快,看似不经意的翻看着,但真正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人,是存在的,比如他自己。

    沈令言瞳孔微缩,这孩子……是个有趣的人。

    “你怎么看?”

    “看似枢密院宦官引人发指,引起民愤,但外qiáng中gān,在中后期就开始了,后宫gān政,帝皇远贤臣亲小人,不顾民生,自古以来民重君轻,真正懂这个道理的帝皇,却极少。俗话说,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守住天下,却是困难。”

    四岁孩童,妙语连珠,沈令言却是相信了,传闻对这个孩子,并没有夸大,甚至三岁能作诗、四岁通歌赋,远远不能形容这个孩子的智慧。

    “既然知道,又何必问我?”沈令言反问,接着喝了一口茶,jīng神倍儿慡,有人一起看书的感觉,真好。

    偶尔,李墨染视线瞟向窗口,端礼看向他,咧开嘴微笑,然后更加卖力的跑。

    “先生这里可有兵法?”李墨染想了想问。

    “那个孩子想要当武将?”沈令言也是个妙人,李墨染一问,他心思就透明。

    “到不是。”李墨染没有承认,“他喜欢武学罢了。”

    待端礼跑了半个时辰进来的时候,沈令言又给他准备了一个杯子,几本传纪。虽不是兵法,但讲的却是历来各个朝代的名将传纪,当中不乏举世闻名的一些战役。

    “先生心思真通透。”端礼一看就知道不是个会看书的料。

    快要放学的时候,李墨染和端礼告辞了,生平第一次,端礼拿着书有些依依不舍。李墨染白了他一眼:“明日还来。”

    端礼乐了。

    沈令言也乐了。

    出了国子监,马车旁站着伺候李墨染的小厮元宝。元宝从李墨染一出生就伺候他了,是杨氏安排的人,不聪明,却是憨厚。不管上辈子杨氏对自己内心抱着什么态度,但台面上,却是好的,而且三个女儿也把他当成弟弟,教的也好。

    李修不能再有子嗣,李家后宅,可所谓非常安宁。

    “少爷。”元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这会儿国子监的学生都放学了,门口人来人往的,元宝这一跪,格外的引人注意。

    “起吧。”李墨染上了马车,“少爷我已经吃了便当。”知道这老实的下人在担心什么。

    端礼拍拍元宝的肩膀,也跟着跳上马车。

    凤宁宫。

    太后看着脸色偏白的赵元崇,把心儿都吓坏了:“这是怎么了?哪里病了,快传太医。”

    “皇祖母,孙儿无恙。”赵元崇这会儿纵使脸红,也红不起来,只是尴尬道,“孙儿是饿的。”

    “饿的?这是怎么回事?”

    第31章 贵妃算计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